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研究揭示大熊猫私密社交生活

来源:中国科学报
摘要:本报讯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大熊猫也是如此。研究表明,大熊猫比人们认为的更爱社交,它们有时会在一起闲逛数周。至今为止,人们对野生大熊猫知之甚少,因为它们不仅数量稀少,而且生活在人迹难至的森林中。2010年和2011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VanessaHull和同事获准在中国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5只大熊猫戴上了GPS跟......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讯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大熊猫也是如此。研究表明,大熊猫比人们认为的更爱社交,它们有时会在一起闲逛数周。

至今为止,人们对野生大熊猫知之甚少,因为它们不仅数量稀少,而且生活在人迹难至的森林中。2010年和2011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Vanessa Hull和同事获准在中国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给5只大熊猫戴上了GPS跟踪项圈。这些项圈每隔4小时就会传输每只大熊猫的位置,研究人员连续监测了两年。

该团队发现,一些熊猫的“私人领地”会发生重叠,而有些时候两只熊猫会连续数周近距离相处。“有时,两只熊猫的距离在10~20米之间,这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直接接触。”Hull说。而且这种行为发生在秋季,而大熊猫是在春季交配,因此这可能并非交配行为。然而,无人知晓熊猫的这种近距离接触行为是否代表着某种人类难以辨别的社会交际行为的表现,或者熊猫是否不大在意另一只同类的靠近。结果很明显,它们就像邻居那样。“熊猫似乎很乐意看到附近有其他同类。”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Stuart Pimm说,“它们并没有四处发号施令,宣布专有领地属权。”

该研究团队还发现,熊猫会在几个核心区徘徊,可能是跟着它们唯一的食物竹子的生长地点活动。“它们有点儿喜欢吃光附近的竹子,然后继续去别的地方吃。”Hull说。(红枫)

《中国科学报》 (2015-03-31 第2版 国际)

作者: 红枫 2015-4-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