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犬瘟热病毒感染毛皮动物的致病动物模型首次建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摘要:本报讯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获悉,该所特种动物疫病防控创新团队赵建军等首次建立了犬瘟热病毒(CDV)感染毛皮动物(狐狸、貉和水貂)的致病动物模型,并揭示了CDV对3种动物致病性差异的机制。据悉,CDV可感染犬科和鼬科的多种肉食动物,造成宿主强烈免疫抑制和较高死亡率。近年来,随着我国毛皮动物养殖......

点击显示 收起

 

本报讯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获悉,该所“特种动物疫病防控”创新团队赵建军等首次建立了犬瘟热病毒(CDV)感染毛皮动物(狐狸、貉和水貂)的致病动物模型,并揭示了CDV对3种动物致病性差异的机制。

据悉,CDV可感染犬科和鼬科的多种肉食动物,造成宿主强烈免疫抑制和较高死亡率。近年来,随着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犬瘟热一直是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头号杀手”。为建立CDV对狐狸、貉和水貂的致病动物模型用于犬瘟热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评价以及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该研究通过CDV人工感染该3种易感动物,创新性地建立了评价病毒毒力和宿主免疫抑制的相关指标并对感染动物进行实时监测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DV对该3种动物致病性(毒力和免疫抑制)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此外,通过对感染动物体内天然免疫、细胞和体液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分析表明,CDV对3种不同动物致病性差异与感染动物细胞因子的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揭示了CDV对该3种动物致病性差异的机制。

在该致病动物模型基础上,该团队对2012年以来流行于我国毛皮动物中的CDV变异株进行了致病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CDV变异株对毛皮动物(尤其水貂)具有更强致病性,即在我国毛皮动物中产生了高致病性CDV变异株。为阐明CDV变异株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增强的机制,由赵建军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犬瘟热病毒变异株对水貂致病性增强的分子机制”于2015年成功获得立项。

(陈曦 恩和)

《中国科学报》 (2015-12-16 第6版 科研)

作者: 陈曦 恩和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