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乙醇燃料:在进退两难中寻求突围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摘要:”2006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紧急通知,对国内一些地方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燃料明确表态不予支持。数年前因消化陈化粮而一度受到追捧的生物乙醇燃料,因陈化粮的消失殆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遇。原料来源成难题我国的乙醇汽油,是由玉米等原料制成的乙醇同汽油掺烧的一种替代燃料。2000年11月,国务院......

点击显示 收起

  “立即暂停核准和备案玉米加工项目,并对在建和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2006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紧急通知,对国内一些地方盲目发展玉米加工乙醇燃料明确表态不予支持。数年前因消化陈化粮而一度受到追捧的生物乙醇燃料,因陈化粮的消失殆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遇。



  原料来源成难题

  我国的乙醇汽油,是由玉米等原料制成的乙醇同汽油掺烧的一种替代燃料。2000年11月,国务院审慎决策,在吉林省吉林市建设60万吨/年的乙醇燃料工程;2001年6月,车用乙醇汽油开始在河南试用;2004年10月,乙醇汽油的市场推广在辽宁全省铺开;2006年10月,国家在生物乙醇燃料“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新增能源的使用量要超过300万吨,最终要形成东北、西南、华南等乙醇燃料主产区。相关规划显示,到2020年,国内每年生产生物燃油将达到1900万吨,其中生物乙醇1000万吨,生物柴油900万吨。

  最近,欧盟支持的中国生物乙醇推广项目日前也在南阳正式启动。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内惟一正在进行的乙醇燃料车辆试验项目。南阳市作为该项目的参与城市之一,将在4年内陆续建立一个由100辆灵活燃料车组成的地方车队,考察灵活燃料车的技术性能、实际应用和使用者的接受程度。建立由4辆E95(即乙醇含量为95%的乙醇燃料)乙醇燃料公共汽车组成的公共汽车队,对公共汽车的技术性能、能源效率和乘客的接受程度进行评估。建立一个提供E95和E85的加油站。

  截至目前,乙醇燃料的试点范围已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等9个省、27个地市。作为生物能源的杰出代表,乙醇燃料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库存的近1亿吨陈化粮作为乙醇的原料来源,目前已经用完,乙醇生产开始转向采用新粮作为原料。一位企业负责人介绍,生产1吨乙醇,通常要用3.2—3.5吨粮食,生产过程中还需消耗2—3.5吨煤,从总的能源消耗来看,用粮食生产乙醇燃料并无优势可言。为了使乙醇燃料能顺利推广,国家规定,车用乙醇汽油与同标号的普通汽油同升同价,并给予适当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政策优惠,2006年该项补贴额为每吨2054元。有关人士预测,倘若在“十一五”期间以每年发展600万吨生物乙醇计算,每年的财政补贴将超过百亿。“即便如此,企业每生产1吨乙醇燃料也要亏损1000多元。”一位专家说,车用乙醇燃料要在市场中生存,必须切实把成本降下来,依靠国家的补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发展出路待探索

  为了节约能源而耗费大量粮食去提取乙醇,这似乎是一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于是,不少科研专家和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用非粮作物生产乙醇”。

  2006年8月底,河南天冠集团年产3万吨的生物柴油项目开始建设,该项目生产线主要采用当地的棉籽、油菜籽为原料。安徽丰原集团最近也成功突破了用秸秆生产乙醇燃料的关键技术,目前实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将建成年产300吨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中试项目。由于秸秆的价格只有玉米的几分之一,生产成本将大为降低。有人预言,用这种最经济的原料将生产出中国最需要的“新汽油”。此外,国内第一个用木薯生产、年产40万吨乙醇燃料项目在广西开工,从而实现了国内清洁汽油生产以非粮作物为原料的首次突破,据介绍,木薯有成本低廉的特点:加工1吨乙醇燃料,用玉米需要2970元;用木薯仅需要2450元。

  有专家指出,以非粮作物为原料是乙醇生产的一条出路,但这条出路未必就是捷径,要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国甘蔗种植面积比较狭窄,主要是为糖业服务,而在四川等地,红薯依然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粮食,要扩大种植规模满足工业化需求,至少需要二、三年时间。另外,从技术条件看,利用木薯等粮食替代品生产乙醇,储存和运输都会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原料短缺和运输成本偏高,都成为推广的阻力。

  不过,一直以来,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是乙醇燃料赖以生存和改良的强心剂。国家发改委官员在北京举行的2006年国家生物燃料会议上曾表示,在坚持能源与粮食双赢,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国家会采取一些财税扶持政策,支持一部分粮食转化为乙醇燃料,到“十一五”末,计划使乙醇汽油消费量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比例由现在不足20%上升到50%以上。

  此外,乙醇燃料还有一个不为业外人士所了解的生产特性:其生产过程也会产生优质高蛋白饲料。一些专家认为,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把用来直接做饲料的粮食资源先生产乙醇燃料,然后使副产物再回到饲料市场。这样,饲料的蛋白总量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而乙醇燃料的生产成本也将因此被转化成一部分利润,社会资源得到综合利用,符合新型工业化原则的要求。
作者: 2007-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