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环保技术

新发现一种对空气中CO2浓度上升敏感的酶

来源:生命经纬
摘要:植物通过叶子表面微小的呼吸孔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植物每吸收一分子的二氧化碳,植物自身都会从呼吸孔中蒸发掉大量的(约95%)水分子。如果环境中CO2的量很充足,那么水分的蒸发量将会下降,一直以来研究人员都不清楚其中的奥秘。最近一项12月13日《NatureCellBiology》杂志的研究报告,生物学家发现模式植......

点击显示 收起

植物通过叶子表面微小的呼吸孔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但是植物每吸收一分子的二氧化碳,植物自身都会从呼吸孔中蒸发掉大量的(约95%)水分子。如果环境中CO2的量很充足,那么水分的蒸发量将会下降,一直以来研究人员都不清楚其中的奥秘。

最近一项12月13日《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的研究报告,生物学家发现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中存在着一类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s),有助于植物在二氧化碳较高的环境中更有效地利用水分。

据Julian  Schroeder介绍,许多植物对CO2的反应非常弱,因此,即使现在大气中的CO2水平要比工业革命以前高得多,并且CO2含量还在增加,植物也并未充分利用这些含量升高的CO2。

这项由Schroeder主持的课题组发现碳酸酐酶能够和CO2反应,从而使被打开的气孔附近的细胞关闭。碳酸酐酶能使CO2转变成为碳酸氢盐和质子。植物若是缺失碳酸酐酶相应的基因,那么即使空气中CO2的浓度上升,植物也不能有效的利用CO2。

虽然在多种植物细胞中都发现了碳酸酐酶,但该课题组表明,碳酸酐酶能够直接作用于能控制每一个呼吸孔开闭的保卫细胞(guard  cells)。研究人员还发现,保卫细胞中如果导入多余的碳酸酐酶基因,将能使植物更有效的利用水分。(高芳)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