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环保技术

李十中:治理雾霾从打造“绿色油田”开始

来源:中新社
摘要:清华大学核研院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十中指出,治理雾霾应从重视发展生物燃料,打造“绿色油田”开始。李十中在沙龙上介绍,有数据显示,1998年北京市拥有机动车辆131万,PM10和PM2。”李十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传统能源价格不断攀升和全球气候变化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影响,世界各国对生物燃料的发展愈发重视......

点击显示 收起

北京等多个城市今年以来的雾霾天气,令人对汽车尾气的危害有了更深的认识。清华大学核研院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十中指出,治理雾霾应从重视发展生物燃料,打造“绿色油田”开始。

一场主题为“雾霾与能源解决方案――用生物燃料替代石油”的沙龙16日在中华全国工业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主办下召开。

李十中在沙龙上介绍,有数据显示,1998年北京市拥有机动车辆131万,PM10和PM2.5分别是3359吨和2694吨。2012年,北京市机动车数量上升至520万辆,PM10和PM2.5分别达到13435吨和10776吨。

“生物燃料替代石油应该成为国家的优先战略。”李十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传统能源价格不断攀升和全球气候变化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影响,世界各国对生物燃料的发展愈发重视起来,其中以巴西、美国等国的发展尤为突出。目前,美国和巴西分别是世界第一、第二的生物燃料生产国。

李十中举例,美国2008年进口石油达62%,2012年,进口石油占比降到41%,主要原因就是靠本国生物制造的4000万吨乙醇。2012年,巴西甘蔗乙醇也替代了51%的汽油,乙醇和甘蔗发电占巴西全国能源的17.8%。人口众多的印度也计划2020年生产500亿升(3900万吨)乙醇以替代86%的进口石油。

在中国,20世纪末为消化陈化粮和为丰产的玉米寻找新出路,开始推广燃料乙醇。为促进生物燃料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研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木薯、甜高粱等淀粉或糖质非粮作物以及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2012年,中国以陈化粮和木薯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年产量超过200万吨。

李十中介绍,清华大学已研发通过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制作乙醇的技术,一吨鲜高粱杆儿可以生产108公斤乙醇,一亩地产五吨杆儿,一季就可以生产乙醇500公斤,“这样‘绿色油田’就出来了。”

对于电动车的发展,李十中认为,电动车用的是煤电,能源转化效率不可能是100%,可能增加一些供电省份的电煤消耗和颗粒物排放。另外,根据2010年对美国、英国、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5国电动车减排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电动车只有在使用可再生电力的新西兰能够减排污染,而在其余4国则比普通汽车排放更多的污染物。

有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生物燃料销售额952亿美元,风能是738亿美元,光伏发电是797亿美元。李十中认为,使用可再生的生物燃料是从根本上改善空气质量的切实可行措施。

作者: 2013-8-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