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传媒

做个乐观的传媒人

来源:www.yyjjb.com.cn
摘要:本人从事医药行业新闻工作时间不长,刚开始时不时会萌生一些悲观情绪:在这么一个专业领域里,一年、两年……就发现医疗体制改革折腾来折腾去却没多大长进,关于医院的负面报道几乎天天见诸各种媒体,越来越透明的信息让你觉得对这个行业越来越绝望。报道正面新闻吧,则经常会怀疑自己的新闻价值判断力:这件事在医院里算......

点击显示 收起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这是《南方周末》1999年的新年献辞,也是我见过的最煽情和性感的广告语。它让我想到媒体工作使命的同时,也突然思考起另外一个问题:假如媒体工作者自己也悲观了怎么办? 
     
    本人从事医药行业新闻工作时间不长,刚开始时不时会萌生一些悲观情绪:在这么一个专业领域里,一年、两年……就发现医疗体制改革折腾来折腾去却没多大长进,关于医院的负面报道几乎天天见诸各种媒体,越来越透明的信息让你觉得对这个行业越来越绝望。报道正面新闻吧,则经常会怀疑自己的新闻价值判断力:这件事在医院里算是新闻吗?会不会给读者以软文的嫌疑?这个选题的意义到底何在?我相信,一些老记者有时可能也会出现“采访疲劳”,对什么都兴趣索然,一副形而上的怀疑模样;这就好像人到了某一阶段就会不自觉地思考起人生的意义一样。 
     
    后来,随着采编经验和理性思考的增多,我的这些悲观、怀疑的情绪逐渐淡化。我开始明白:记者只是新闻记录者,不是思想导师,至于新闻事件会引发什么样的反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并不是记者报道的结果。而且还发现,只要细心观察,很多东西都是有新闻价值的,即使没有想像中那样宏大。 
     
    以前采写医院新闻时,就觉得可写的地方不多,医院不都是一样的吗?千篇一律的管理、服务模式。但当我亲身到几家医院采访、体验后发现,很多医院确实有自己的特色,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有感觉到,但和其他医院一比较,它的特色、优点马上就显现了,这些都需要记者去挖掘。就像大街上在你眼前随便走过的一个沉默寡言、形容萎琐的平凡人,绝不能低估他,也许他就是下一个凡高或卡夫卡。我们判断一个人、一件事物有时往往习惯参照表面的假相。对于医院这样庞大、复杂的机构,不深入进去了解每一个细节很难窥其本质,一个医院的管理、服务的高低优劣,就因这一个个细微之处而显现出来。 
     
    而对于负面报道,尽管容易惹麻烦,但媒体向来还是乐此不疲。我认为,不是媒体就喜欢揭人伤疤,而是想通过负面报道得出一些重要的、有益的信息。英国学者罗素认为,人们在知道珍贵的思想之前,经历了长期的互相仇杀与敌视,因为派别之间谁也无法消灭对方,才接受了平等、宽容等这些对双方都有益的思想。所以说,有益的思想就是要从错误的行为中才能总结出来。 
     
    采访本身、采访报道的结果其实并无实质的意义,也许一篇新闻见报后两天就陷入时间的淖泥,被人当垃圾处理。我们在意的应该是采访的过程,要赋予它你希望实现的意义和乐趣。就像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一样,最后的结果都是死亡;爱情也没有永恒的旋律,也许明天你就会失恋。惟有生命的过程是让人感到充实和真切的。采访也是这样,记者总是会为联系上某个重要采访对象而欢欣鼓舞,为写稿时的激情勃发而心潮荡漾,你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也在采访过程中不断得以改进,这正是采访过程的乐趣。而文章见报后,你体会的那种成就感反而显得微弱了许多。 
     
    现在不少人都特别喜欢怀旧,我觉得这是一种悲观情绪的表现,是大家对当下精神世界和幸福感受的严重缺失,所以才格外留恋童年的纯真,幻想光阴的故事。然而,新闻工作者只能向前看,我们每天都要挖空心思寻找新鲜的东西呈现给读者。因此,要时刻记住媒体的尊严和职责,记者没有悲观的权利。 
     
    也正因如此,与那些数不清的单调乏味的工作相比,传媒职业显得自由许多——思想自由、心灵自由。所以,记者朋友,没事偷着乐吧! 
     
传媒关注版     
     
     
     
    医药经济报2005年 第112期  
     
     
     
   
 
作者: 本报记者 张永超 2005-9-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