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企业观察

外资疫苗商尝试本土化转型

来源:辽宁日报
摘要:在甲感疫情爆发之际,外资药企对中国疫苗市场的关注度也在迅速提升。目前,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制药公司、总部设在英国的葛兰素史克(GSK)、法国赛诺菲巴斯德等世界三大疫苗生产商已齐聚中国,并且正实现着从过去进口疫苗商的定位到本土化生产和制造的转型。这让原本对外资有各种准入限制的疫苗产业来说,已是风生水起。这......

点击显示 收起

  在甲感疫情爆发之际,外资药企对中国疫苗市场的关注度也在迅速提升。



  目前,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制药公司、总部设在英国的葛兰素史克(GSK)、法国赛诺菲巴斯德等世界三大疫苗生产商已齐聚中国,并且正实现着从过去进口疫苗商的定位到本土化生产和制造的转型。



  这让原本对外资有各种准入限制的疫苗产业来说,已是风生水起。这背后,正在被搅动的奶酪,存在于特殊的政府疫苗收购体系和市场体系之间的缺口。



  外资并购为批文而来



  11月3日,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制药公司,以8.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浙江天元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85%的股权。值得注意的是,后者是国家指定的8家甲感疫苗生产企业之一。目前已经接到工信部订单880万人份,供应量在8家企业中排名前三。



  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全球疫苗巨头诺华筹划已久。浙江天元生物药业股份公司执行董事应利澄告诉记者,早在去年年底,诺华已经多次对浙江天元进行了考察,有意合作,“应该说收购一事并非受到甲感疫情爆发的刺激”。



  诺华是全球第五大疫苗生产商和第二大流感疫苗的生产商,但其在中国的疫苗事业却处在起步阶段。诺华这次大动作的背景,是其他巨头在中国的大举扩张。



  去年年底,GSK宣布和深圳海王英特龙  (Neptunus)合作成立一家合资企业,研发、生产、销售人用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等。这不仅是GSK在国内的第一个疫苗生产基地,也是GSK在全球首次创办疫苗类合资企业。



  在这一合作中,葛兰素史克集团将向合资企业投资2100万英镑,获得40%的股权。该项目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500万人份季节性流感疫苗和超过1亿人份的大流感疫苗。GSK由此迈出中国疫苗本土化生产的第一步。



  今年10月,GSK再度出手,与江苏沃森公司组建合资企业,研发并生产面向中国市场的小儿疫苗。



  几乎与此同时,GSK在全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法国赛诺菲巴斯德,已经先行一步,斥资近7亿元在深圳投建年产2500万剂疫苗的生产基地。



  无论合作还是并购,这实际上是外资曲线进入中国的策略。



  应利澄对记者表示,“其实我们的技术和资金都不及诺华。中国疫苗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现有批文是最受外资看中的。  ”



  如依靠诺华自己建厂和新药审批,新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需要3至5年的时间,但直接收购国内企业可以免去复杂的新药审批流程。这就是诺华们借收购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逻辑。



  市场准入政策或松动



  业内预测,全球疫苗销售额将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整个制药行业年4.4%的增长预期。预计到2011年,全球疫苗销售额将从目前的130亿美元增长到300亿美元。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新兴市场,则是外资药企争夺战场的不二选择。



  中国的疫苗市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计划免疫疫苗,由政府采购供应;第二类是自愿接种疫苗,既包括非计划免疫疫苗,也包括那些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但由消费者自费购买的疫苗。



  “由于疫苗大规模在老百姓身上接种,属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过去国家对于外资进入这一块的准入相当严格。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



  因此,计划内免疫品种基本上都被列入国家“限制外商投资范围”,国内主要由中生集团旗下的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供应,国家财政拨款集中招标采购,GSK这样的跨国药企并没进入计划免疫疫苗的招标体系,这些跨国企业也多在相对高端的自愿接种疫苗市场竞争。



  但从去年开始,上述限制已经有所松动,卡介苗和脊灰疫苗首次出现在国家“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中,这让外资药企嗅到了机会。



  葛兰素史克中国区媒介经理徐筱坊告诉记者,该公司位于泰州的合资工厂将合作生产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  (该疫苗属于国家计划接种疫苗)及其他儿童疫苗。



  记者发现,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属国家计划免疫疫苗,属限制外商投资领域。这或意味着,国家对外资在生产疫苗上的限制,可能因外资的曲线进入模式,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自费疫苗市场前景可观



  在中国疫苗市场体系中,政府采购和低价格,一直让外资药企无从下手。



  目前,外资疫苗高昂的进口价格,使其无法在中国大规模推广。



  “以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为例,目前中国政府采购价格仅为每支20多元,而一支进口同类疫苗价格往往高达400—500元。”国金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黄挺表示。



  业界普遍认为,外资进入后会对整个中国疫苗行业产生两种影响,一方面会促进国内企业的加速升级。另一方面,外资将不可避免地抢占一部分市场份额。



  “我认为外资入局后,将有助于和国内厂商一起把国内疫苗市场培育成熟,尤其是在一些高端的自费疫苗上。  ”郭凡礼表示。



  以流感疫苗为例,因为需自费接种,中国过去在这一品种上的接种率一直不到3%,而在流感疫苗免费接种的美国,这一比例高达27%。这意味着,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的趋势下,这一块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在此次甲感疫情蔓延之下,原本需自费的甲感疫苗,国家拨出财政专款,对甲感疫苗统一收购、统一配送,不允许私人购买,且免费接种。



  本次甲感后,老百姓已明显增强了接种流感疫苗的积极性。业内人士也表示,中国的自费疫苗市场规模大约有20亿至30亿元。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