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分析与评论

贵州药业亟待上台阶

来源:医药网
摘要:贵州中药资源品种达4290种,中药蕴藏总量6500万吨。药企风起云涌自上世纪90年代发端伊始,迄今贵州已有医药生产企业156家,其中民营企业占72。随着大量民间资本的集聚,2004年该省药业总产值达63。制药企业上缴的税收成为一些地方财税收入的一大支柱,全省医药工业产值年增幅保持在25%以上。...

点击显示 收起

    有句老话说:“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

 

    贵州中药资源品种达4290种,中药蕴藏总量6500万吨。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重要中药品种中,该省有326种,占89.8%。

 

    药企风起云涌

 

    自上世纪90年代发端伊始,迄今贵州已有医药生产企业156家,其中民营企业占72.56%,经济规模占行业90%以上。要发财、办药厂,有观察家将近年出现的此种现象谑称为该省继七八十年代发“酒疯”(即大办酒厂)之后的又一轮热潮投资——发“药疯”。随着大量民间资本的集聚,2004年该省药业总产值达63.07亿元,比10年前增长了约60倍,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制药企业上缴的税收成为一些地方财税收入的一大支柱,全省医药工业产值年增幅保持在25%以上。

 

    目前,贵州已建成修文扎佐和龙里谷脚两个国家级医药工业园区,相继建成33个示范基地和29个中药、民族药科研机构。与此同时,贵州有154个民族药(苗药)顺利通过地标升国标,这些品种独家生产可达14年,成为吸引外商投资药业的一个重要砝码。

 

    贵州已将医药工业作为重点突破方向,并拟定了2015年总产值突破260亿元,5至8个企业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成为全国医药知名品牌的远景规划。

 

    瓶颈亟待打破

 

    就在制药企业风起云涌之际,黔药产业规模偏小的弊端开始显现,规模小、数量多、重复多,科技含量低、产能低、管理水平低,知名品牌少,成为发展瓶颈。

 

    全省目前共有123家药企385条生产线通过了GM P认证,许多企业斥巨资完成GM P改造后,生产环境和硬件设施大为改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提高,但原创性新产品研发及原产品二次开发难以跟进,运营成本高,负债率相对较高,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新药开发难、人才断层、信息闭塞等问题接踵而至。

 

    贵州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边曙光告诉记者,随着后GM P时代的来临,药品生产价值链上的各环节促使产品成本逐年攀升,整个医药行业的价格和政策限制对药企发展构成制约;一方面同质化迫使企业努力寻求开发新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GM P改造的大量消耗使绝大多数企业资金紧缺,导致新产品研发资金捉襟见肘,产品储备不足,后劲乏力。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局局长董穗生认为,“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思想观念以及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董介绍,通过GM P认证的企业中,大多宁当“一分钱”老板,资产重组、兼并联合的案例非常少。

 

    打造企业航母

 

    做大做强,提升制药企业抗风险能力,是黔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务。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冉懋建议,应引导与鼓励骨干企业采取资产重组、项目联结、委托加工、分组核算等方式,努力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密集、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优势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引导中小型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产业群体。

 

    贵州药企的现状也引起了行政当局的高度重视,贵州省财政设立了每年1000万元的研究开发专项资金及1500万元的技改资金,支持企业研发新药和进行GMP改造。同时,捆绑省发改委、科技厅、农办等部门建设资金,形成集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资金、扶贫贷款资金、产业化项目资金,企业自筹资金、银行贷款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与此同时,在股份制改造,收购、兼并和重组的过程中,一批优势企业脱颖而出。贵州益佰制药在沪上市,贵州汉方制药在香港成功上市,贵州神奇制药在沪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借壳上市。贵州信邦药业、威门制药、新天药业通过中国证监会上市辅导验收。全国百强中药工业企业中,贵州有5家,28家企业销售收入进入500强,成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龙头,“黔药”品牌效应逐渐凸现。

 

    与此同时,药企生产技术由原来只能生产丸、散、膏、丹四大传统剂型,发展到能生产滴丸、片剂、注射剂、胶囊剂、冲剂、口服液、泡沫剂等27个剂型;饮片生产企业从无到有,生产品种已达百个以上。单品年产值超亿元的产品达6个,超5000万元的有6个,两家企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贵州益佰制药股份公司总经理叶湘武断言,抓住中药、民族药具有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低廉和价格优势,上下游产业链一旦相连,贵州医药发展会迈向一个新台阶。

 

(转载自《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200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