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新药业董事长郝非非在接受和讯网访谈时表示,医药业缩小和世界医药水平差距的三条路径,
中药走出去我们就是领先的,化药方面和跨国公司合作,在生物技术等新领域我们想法迎头赶上,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中国医药业可与世界医药水平接轨,缩小差距。
和讯网:各位和讯网友大家好!我们是在天津达沃斯现场为您现场播报,今天很荣幸邀请到中新药业董事长郝非非先生,郝总您好!
郝非非:您好!
和讯网:这次达沃斯主要议题之一是“经济发展与国民健康”,您作为
医药企业董事长应该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您的观点是什么?
郝非非:这次我参加这个会议重点关注的“创新”和“绿色技术”。
这次会议上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创新不等同于创业,但是创业必须有创新,如果创业里面没有创新的内容,这个创业成功不了,也长远 不了。我们翻译到日常说的话,就是企业只作简单的低水平的重复,企业就做不好;要想做好就要有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创业要有创新,这个 议题非常好,这两天我跟踪这个议题比较多。
在我来之前参加的会议,那里正在讨论研发的创新和人力资源的创新。
另外,我关注“绿色技术”。现在在产业发展,整个国家在谈节能减排。我们作为一个健康产业,在这方面更应该走在前列。本身就是健 康产业,不能以污染环境作为代价发展。我们也很关注这个议题。
节能减排如何节,如何减,不能是停产不发展了,还是要加快发展。但是如何节能减排,其实应该有新的技术把能耗降下来,使用新技术 把污染降下来,使用新技术来节能减排,而不是通过停止发展节能减排。所以,这次我特别关注这方面的议题。
和讯网:发展与环保的双赢。现在我国正在进行医药改革,对于药材来说也是面临新的发展机会,您如何看待中国目前医药改革的成效?
郝非非:中国的医药改革应该是一条比较长的道路。我们看国际上医疗体制改革也不是一年、半年的事。美国到今天仍然在讨论医疗改革 。中国想在短时间内通过一次性改革解决全部问题,其实不现实。但是这种改革终归要推进。
现在我们医药企业处在背景环境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下的改革。比如说医药分家问题是否会推出,什么时候推出;药品降价问题,严格说这 是一种政府行为。医药产业定位为竞争性产业,那就是应该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调节,而不是政府干预手段调节,但是目前的现状又使得政府不 得不采取政府手段干预降价,我们处在新老交替体制改革时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措施。在我们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这种改革应该能够尽快实施, 会逐渐步入正规。
作为企业发展,一方面要紧跟政策形势,领会党和国家的意图,适应环境。另一方面要从目前的角度做好发展,分散风险,降低风险。
和讯网:全球医药和药品市场中大多数被欧美企业,包括中国高端药品市场也被欧美企业占领,您怎么看待我们和欧美的差距?如果中国 的药企想进入这些市场要做哪些努力?
郝非非:中国的医药(我说的是化药)和国际上存在着差距。首先专利产品和研发基本都在国外,中国基本上是以仿制为主的,除了个 别品种之外,我们大部分是仿制,这样就有了差距。另外,
制剂技术我们也在学习当中。
过去曾经讨论过医药企业如何赶上世界水平,当时就曾经提出过“抓住此次生物技术革命机遇,迎头赶上世界医药水平”,但是现在看起 来进展的不是特别顺利,国际上在生物医药研究方面进展非常快,我们也下大精力,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做,但是目前来看成效还没有体现出来 。
作为一家医药企业如何缩小和国际上的差距,像我们中新药业有几方面的工作要做。第一,尽快推动中药国际化,或者是中新药业自身走 向国际市场,这是我国独有的。民族的也是国际的,在这方面走向国际化,其实我们是领先的。从这个角度,我们拉近和世界医药的差距。
第二,和国际上一些医药企业、跨国公司进行联合,通过这种联合缩小我们之间的差距,甚至说拿来主义。在这块中新药业也做了这方面 的努力,可以说我们和JSK、葛兰素史克,美国百特和以色列特瓦都建立了合资企业,还和韩国的新风、日本的企业建立了合资企业,这样也推 动了我们国际化进程,也缩短了和他们的差距,这个技术进来以后,都共有了。
第三,在生物技术和一些领域迎头赶上。这方面我们也有一个成功的尝试,就是我们建立的中新科技生物制药,这个企业是生产生物快速 诊断试剂的,从建立伊始重点关注国际市场,取得了成效。目前这个企业一共有4大系列20个品种都通过了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 本等西方认证,而且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指定供应商。截止到今年8月30日,已经有480万人份的
艾滋病快速诊断检测试剂发往非洲,这就 是由联合国
采购的。从这方面,我们就属于迎头赶上。
其实就是按照这样三个方面,民族的推出去我们就是领先的,化药方面和他们合作,缩小双方的差距,在一些新领域我们想法迎头赶上,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世界医药接轨,缩小差距。
和讯网:刚才您谈到了民族中药走向世界,本次达沃斯也把中药发展作为一个主要的议题。在中医药方面,中新药业的研究投入和推出以 后的市场前景,您有什么看法?它也担负了把中医技术推向世界的责任吧。
郝非非:中医药现在在国际上
出口,真正的瓶颈在于中医理论不被西方社会接受。中医药的效果西方社会是普遍认可的,只是这个理论不 接受。他们承认吃了这个东西有用,但是怎么有用的,认为中医理论说的那套东西子虚乌有。这样存在了一些文化上的差异。
现在我们什么都说创新,中医理论也应该创新。中医理论我们不能老说张仲景、孙思邈这些的,也应该在继承上发扬有所创新,应该和一 些现代的东西进行结合,这样才会加快我们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医药走向市场,让中医药这一瑰宝为全人类服务。
和讯网:中新药业在这方面有哪些投入?
我们从中药现代化的角度,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我们产品质量进行控制,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科学仪器来证明我们药品的有效性,因 为过去的有效性都是说的,现在用仪器来证明。比如说中药降压药,吃完以后就能降压,中药降脂吃完以后就能降血脂,这些数据摆出来以后 西方还是认可的。
和讯网:我们要用西方的方式来验证我们的成果。
郝非非:用科学的仪器和手段来证明我们的有效性。
和讯网: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本次访谈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谢谢郝总做客和讯网。
作者:
20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