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人物

潘爱华:打造北大未名 拥有十几家参控股企业

来源:搜狐健康
摘要:潘爱华,现任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董事长。一个拥有双博士学位的北大教授,一个既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科学家又具有科学家头脑的企业家,掌控北大未名集团17年来,使一个资产不到40万元的小公司,裂变发展为拥有十几家参控股企业,涉足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服务、生物智能等多个行业,资产达十几亿元的中国极具影响力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潘爱华,现任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董事长。一个拥有双博士学位的北大教授,一个既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科学家又具有科学家头脑的企业家,掌控北大未名集团17年来,使一个资产不到40万元的小公司,裂变发展为拥有十几家参控股企业,涉足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服务、生物智能等多个行业,资产达十几亿元的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现代生物产业集团。



  潘爱华介绍:男,苗族,1958年10月出生,湖南省通道县人,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北京市场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现任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生物经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北大未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未名天人中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未名凯拓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未名博思生物智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未名福源基因药物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时代里程生物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产业促进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实施方案论证委员会成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发改委《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评审专家、国家“863”计划农业与生物技术领域项目评审专家、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核酸和多肽药物的规模化制备技术”项目负责人(2006-2010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相关论文二十余篇,1993-1996年任北京大学生物技术系副主任。



  科研成就:



  (1)科学研究



  1991年担任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金属硫蛋白的蛋白质工程”项目课题组长,实现了人肝金属硫蛋白及突变体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获得镉抗性较对照高十倍以上的转基因烟草,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1992年获国家科委“863”计划先进工作者称号,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深圳市首届彭年科技奖一等奖并获50万元奖金;2000年获深圳市“第三届青年科技奖金奖”;2003年担任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生物技术产品数据分析和处理”项目课题组长;2007担任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重点项目“核酸和多肽药物的规模化制备技术”首席专家。



  (2)创新理论



  凭借着对全球经济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把握,应用医学和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社会和经济问题,形成了全新的思想体系及创新理论:①统一论:宇宙的中心法则;②三元论;③社会基因学说;④经济基因学说;⑤生物经济理论;⑥无形资产有形化的循环;⑦经济的生物重组;⑧开环状链式操作;⑨管理学信息不对称理论;⑩股市的医学模型等。并于2003年11月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题为《DNA双螺旋将把人类带入生物学世纪》的科学论文〔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9卷,第6期。〕



  (3)战略研究



  2003年作为中国生物产业战略研究小组核心成员之一,担任国家发改委“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生物产业企业案例研究报告”课题组组长;同年担任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产品数据分析和处理”课题组组长,并在科技部的统一领导下,牵头组织撰写了近百万字的《中国生物产业调研报告》于2004年9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国家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在给该书作序中写道:“该书改变了我国生物产业没有全面系统权威数据的历史,为政府制定客观、科学和有前瞻性的生物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宏观战略布局提供了客观和准确的基础资料,也是企业的发展、科研开发和规划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企业经营业绩



  (1)创办中国最大的现代生物企业集团——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成功经营中国第一家现代生物制药企业——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3)用短短的6年时间成功打造中国最大和最具增长潜力的疫苗企业——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4)创建中国最大规模的神经系统药物生产基地——厦门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5)成功打造中国降血脂药物第一品牌——“血脂康”(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典型事迹



  创新企业管理



  潘爱华不仅担任集团公司的董事长,还兼任着多家子公司的董事长,工作十分繁忙。他通过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如提出“管理学信息不对称”理论,明确“在过程中寻找机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创新中获得效益”的发展思路,坚持“规范、有序、严格、高效”的管理方针,秉承“正直、大度、勤奋、高效”的用人原则,建立“人格健康化、岗位职业化、管理规范化”的管理目标,不仅促进了企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且还使企业的利益获得最大化。    



  早些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侯云德教授研制出α1b型干扰素,这种干扰素是中国人治疗乙肝的首选药和丙肝的唯一有效药。为开发这一品种,国家投资成立了生物制品公司,希望在基因工程制药领域,将这个我国唯一自主开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向市场。但由于生物制药产业的技术开发费用高,周期长,加之企业管理机制不活,导致企业负债累累,难以为继。



  危难之际,潘爱华出任总经理。他在企业定位、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市场拓展、企业形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改革,使企业很快就走出了困境,生产能力由20多万支提高到120万支,一举从外国同类产品中夺回了近1/3的市场。然后用不到两年时间使企业的利润急剧增长了十多倍,使公司“起死回生”,开创了中国基因药物产业化与市场化成功的先河。



  为了纪念完成这个国内“001号”基因药物的开发成功,他给α1b型干扰素取了SINOGEN(中国基因)的名字,音译为赛若金。凭借着只有国外同类产品1/10的价格,1999年,赛若金就抢回了中国干扰素市场的60%的份额。不久,国家“863”第一个产业化基地落户到该企业。今天,已有超过百万的患者从中受益,赛若金已为中国老百姓累计节约了上百亿元的治疗费用。



  2000年,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共同组建了由北大未名控股的凯拓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暨国家作物分子中心。这是一支以企业形式出现的“作物分子研究国家队”。潘爱华打破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条块分割,充分发挥我国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整合国内外优秀的研究人员,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水稻高产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等研发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作物分子设计平台、构建了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近10万个)水稻突变体库、建立了规模化转基因技术平台。利用这些技术可有针对性地改良作物性状,克服常规杂交育种的随机性,提高育种效率,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的转变。



  2007年12月3日,美国杜邦公司与北大未名共同组建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在北京成立,消息传出,当天杜邦股票逆势上涨2.5%。未名与杜邦的合作,是为了让这些代表国家水平的农业生物技术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研发中心的建立和有效运作,是一种全新创新机制的尝试。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将聚集更多的资金、人才,产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成果。



  创新科研模式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提升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潘爱华先后打造了北大生物城、厦门生物园、广州生物港三大研发基地,构建了生物药物、生物疫苗、作物分子设计、生物智能、生物经济等多个研发平台,建立了“小机构大网络”的创新研发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世界上第一个神经创伤的治疗性药物——“神经生长因子”  完成临床试验并已大规模生产,  结束了世界范围内神经损伤无治疗性药物的历史;成功地研制出世界第一支SARS疫苗并获批进入Ⅰ期临床,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一支也是唯一的进入临床试验的SARS疫苗;成功地研制了中国第一个人用流感疫苗,已完成临床试验,并获得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特别批准生产,成为我国启动药品特别审批程序后的第一个特批药品,目前已完成了国家下达的2009年度300万支人禽流感疫苗的生产和储备任务;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的现代中药——“九味柔肝颗粒”  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肝纤维化最有效的药物;设立了世界首个“生物经济孵化器”和“广州流溪湾国际生物经济中心”,已初步建立了生物经济理论体系,创立了经济生物重组模式,初步探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产业的发展思路。



  一项项技术创新,一批批创新成果,不仅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后劲,而且还提高了企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国外同行多次到集团考察交流、洽谈合作;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贺国强、王歧山、回良玉、吴仪、陈至立等先后到集团视察,对集团的技术创新予以充分肯定,给潘爱华和科技人员以极大的鼓励。



  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还需要不断创新研发模式,唯此,才可以加快创新速度,提高创新效果。



  2003年,是一个令许多中国人难以忘却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横扫中国。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潘爱华,面对疫情,心急如焚,他主动向国家有关部门请缨,承接紧急研制SARS疫苗的重任。他带领科技人员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创新科研机制,打破传统科研模式,改变过去由单一科学家率领一个课题组进行一个系统研究的做法。整合科研力量,采用“多个研究项目并行”、“研究与生产并行”、“生产与检定并行”等措施,同时进行多个体系的研究,从而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6个月时间便完成了临床前的研究。从当年5月9日该课题被科技部列为国家“863”重大计划项目,到  次年12月5日Ⅰ期临床试验结束,短短20个月时间,全球第一支SARS疫苗就获得I期临床试验的成功。



  2004年,高致病性H5N1病毒引起亚洲8个国家禽流感。当疫情还未形成浪袭全国之势,作为生物方面的专家,潘爱华就思考着,如果能快速足量提供疫苗,就可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潘爱华做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决策,迅速启动禽流感疫苗的研究。



  他借助SARS疫苗研究平台,组织科研人员攻关,不断创新研究模式,提高研究效果,使我国第一支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发获得成功。2008年4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宣布,我国第一支人用H5N1禽流感疫苗——大流行流感疫苗获批生产,这标志着我国已具备该疫苗技术储备能力。该疫苗的研发成功,可以使我国在流感大流行疫情暴发时,政府有能力依靠自己研发成果控制疫情,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同时,该项目创造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生物技术的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009年5月起,由美国、墨西哥等地率先发现并流行起来的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各地蔓延,随后,由于疫情的不断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面对又一次人类传染病疫情的到来,潘爱华以及他的团队,又一次快速反应,迅速启动研制大流行流感(甲型H1N1)疫苗的工作,目前,该疫苗的研制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预计首批产品将于2009年8月投入市场,北京市为保证市民身体健康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顺利举行,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储备方案和接种计划,并已与未名集团下属的北京科兴公司签定了采购合同,分三批采购500万人份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



  潘爱华以全新的科研模式,带领北京科兴公司几次出击参与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不仅使公司的研发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04年,当公司的SARS疫苗研发成功时,北京科兴在美国上市的股票大幅上涨。2008年,北京科兴公司实现利税1.8亿元,人均达42万元,今年,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创新经济理论



  潘爱华凭借着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实践而砥砺出的智慧,潜心研究经济理论,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经过十余年的探讨、实践和发展,总结出了一系列发展生物产业的经验,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生物产业发展的道路。集团自成立以来,已经创造了超过10亿元的利税。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出版的介绍中国生物技术和产业20年所取得的成就一书中,北大未名的业绩占据了重要位置。因为它带给中国生物产业的不仅仅是实践中骄人的业绩,还有一系列生物经济创新理论。



  1995年,潘爱华最早提出了“生物经济”的概念,并定义为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他同时预言2020年世界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2000年,美国《时代周刊》发表文章提出,到2020年生物经济将取代信息经济。



  席卷全球的知识经济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运行的格局,知识经济的巨大魔力引起潘爱华极大的探究兴趣。他认为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他总结并提出了包括6个方面内容的企业创新体系,即: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他认为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关键,没有创新的观念就没有创新的实践。



  体制创新是一切创新的保证,是管理创新的源泉,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的前提。在知识经济时代,体制创新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利于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本。潘爱华所领导的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集生产、销售、科研于一体,为我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科技创新体制,建立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龙头,以研发为支撑,以效益为目标,与现代经济发展相符的技术创新体制提供了借鉴。



  技术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最基本形态,也是人类历史最重要的创新形式。它的重大意义在于能把个人的创新聚集成社会的创新,并进一步推动社会创新。



  潘爱华认为产品需要不断创新。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一种产品是永久性的,产品的形式和内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只有产品的不断创新,才能保证生产和经营的持续发展。在产品创新的推动下,潘爱华巧妙地利用一个产品启动一个市场,利用一个市场发展一个企业,利用一个企业创建一个基地,利用一个基地推动一个产业。在短短数年间,北大未名集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市场创新是一系列创新的归宿。市场是客观的,又是人为的。去适应市场那只是一种被动的经济行为,创造市场才能夺得市场的主动权。潘爱华打造的市场营销“2ll工程”、“以学术推广带动商业推广”的营销理念,均为中国营销史上的创举。



  管理创新是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重要保障。没有管理上的创新,其他的创新就得不到支持和保证。当管理上实现了创新,企业的活力才可能激发出来,人的潜力,尤其是智力才有可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知识也才有可能转化为生产力.



  潘爱华凭借自己长期对生物经济学的研究,结合北大未名集团在发展中历经数次重组,不断发展壮大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企业内在的经济发展规律,科学地、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经济的生物重组理论”。他认为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处于一种重组的过程中。经济(资本)的重组形式可以分成四个类型,即数学重组、物理重组、化学重组和生物重组。数学重组只是简单的数量增减,物理重组是物理形态的变化,化学重组是利用多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完全不同的第三种新的化合物,生物重组是按照DNA重组原理进行的重组。在资产或资源的四种重组类型中,生物重组是最为高级和最有生命力的一种重组形式。



  他还提出了“经济基因学说”、“无形资产有形化的循环”、“开环状链式操作”、“管理学信息不对称理论”、“股市的医学模型”等创新理论。特别是经过长期潜心研究,于2003年11月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题为《DNA双螺旋将把人类带入生物学世纪》的科学论文。他断言,生命科学将成为带头学科,以生命科学为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思路和方法,有可能给其他学科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如果将其应用于数学、物理学和化学,可产生数学生物学、物理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也可将它应用到自然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



  潘爱华对经济理论的分析多于一般同行。他认为创新总是意味着风险,投入新兴产业总要比成熟的传统产业多一份勇气。靠着这份创新的勇气和智慧,这些年北大未名涉足多方面的研究,每年的研发投入多达5000万元,已申请及获得国内外专利近50项,创造了生物产业众多的第一。



  北大未名成长的17年中,有过许多选择的机会,但潘爱华始终把眼睛盯在“生物经济”上,一心一意要在这个高新技术领域争得一席之地,他始终坚信:2020年,人类将进入生物经济时代,生物经济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了新的机遇。把握机遇,中国必将大有作为。以孜孜不倦的创新实践,北大未名正努力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机制重组并购,以现有企业为基础,组建五大产业集团:疫苗集团、中医药集团、生物制药集团、生物服务集团和现代农业集团,加速推进现有研发、临床项目及其产业化推进。以“科教兴国,产业报国、健康强国”为理念,以发展民族生物产业为己任,以建立完善的生物经济体系为手段,把北大未名打造成为“决胜生物经济时代的中国旗舰”。
作者: 2009-9-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