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中医药行业

中医医院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对现代科技革命的践行

来源:《中国中医药科技》
摘要: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在全世界的兴起,特别是新世纪的来临,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医医院也同样面临着信息时代的巨大挑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已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医疗办公效率,中医医院只有改变传统封闭的办院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点击显示 收起

    现代科技革命是一场影响深远的信息革命,这是区别于以往任何一场科技革命的标志。现代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信息革命,或者说是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不是减轻人的体力负担,而是人脑的延伸,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地球村、信息高速公路等新名词的出现无不说明这场革命是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的信息革命。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在全世界的兴起,特别是新世纪的来临,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医医院也同样面临着信息时代的巨大挑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已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医疗办公效率,中医医院只有改变传统封闭的办院模式,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建设现代化中医医院,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求生存,谋发展。因此,中医医院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对现代科技革命的践行。

  1中医医院的管理现状

    目前,大多数中医医院的管理相对落后,这种情况与中医药医疗机构发展历史有关。解放前,中医药事业处境艰难。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支持下,中医药事业才得到迅速发展。1957年建立教学科研机构,继而建立中医医院。中医医院建院初期,基本沿用了西医院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尚无自己的建设思想与管理思路。相当一部分中医医院条件较差,管理不规范。1978年后是我国中医医疗机构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大部分中医院(县一级)是1979年以后建立的。因为建设与管理滞后,中西医院的差距较大;1997年全国平均每院固定资产西医院是中医院的3.6倍,设备总值是中医院的4.5倍。在人力资源上中医医院也不占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中医药人员仅占卫生系统技术队伍的10%。虽然有相当一部分中医医院有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但是由于资源、管理基础差,底子薄,高级人才匮乏,因而难以胜任医疗多样性的要求。不少中医医院缺乏信息化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医医疗的发展步伐。所以,加强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是目前紧迫的任务。

  2目前中医医院实行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医院信息管理标准化程度低,基础数据库不规范,软件开发缺乏标准,适合医院业务流程的软件不多要实现医院、管理信息化,标准化是前提。但由于目前医院管理模式不规范、不统一,采用经验管理方法,对标准化认识不够,造成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主要原因为:医学本身具有多学科、多专业性,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有不同的管理规范和操作常规,而中医学信息涉及面广、内容多、各信息之间互相联系、交错复杂,缺乏系统性,没有属于中医自己的一整套标准体系;传统医疗强调辨证施治,医疗对象的个体差异大,医生针对每种证候都有个别的处理办法,且医生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及习惯各不相同,往往凭经验办事,缺乏统一的标准;每个医务人员对标准的认识和掌握不同,如对中药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中医病历的管理等没有严格地按标准执行;近年来,在国内已有许多软件公司开发了很多重复和不匹配的且相当不切合医学实际的软件,但在中医药开发、应用及管理方面的软件却寥寥无几,没有标准可依。因此,建立中医信息标准化和实现标准化管理是中医药信息质量的核心问题,也是难点问题。  

2.2中医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科学的指导,医院管理模式尚不规范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管理模式、医护人员的配合、计算机技术、软硬件的选择等因素。有些医院在开展这项工作之初,由于认识不统一,导致医护人员抵触情绪大,工作难以开展。造成这一现状与医院缺乏科学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基础差别较大,导致医院管理模式不统一,有相当一部分中医医院甚至沿用长期形成的经验管理方法,对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在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往往出现医院管理者要求的软件是按照不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开发的,从而导致软件通用性差,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

3加强中医医院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西方发达国家医院管理信息化已经普及,在欧洲某地方医院,开放病床2500张,启动工作站7000余台,20个中心服务器,260余个部门级服务器。美国在80年代中期,就实现了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人工智能和图书情报检索在内的大规模一体化医学信息管理系统。哈佛大学是仅有460张床位的教学医院,就拥有终端4500台。

    70年代末期计算机就进入了我国医疗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信息系统建设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然而相比于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医疗部门的进展相对缓慢。不过,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国内许多医院正在向数字化转变。截至到2002年上半年,我国1.7万所医院中,有60.1%的医院已建或正在建设HIS,与全球信息化趋  势同步发展。与之相对应,医院的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根本转变。国家卫生部于2002年5月修订的《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基本功能规范》标志着医院将走向全面信息化。医院工作、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的最主要特征。目前,我国仅有不足1/3的医院初步建成信息化系统,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就更少。

    以黑龙江省为例,除我院及几所大型中医医院正在建设HIS外,没有一家已建成的信息化中医医院,而西医医院信息化的步伐则很快。如果不加快建设步伐,会造成更大差距。随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患者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就诊,竞争体制会使一部分中医医院在竞争中得到锤炼和提高,另一部分中医医院则会被市场无情淘汰。提高管理水平,对中医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非常必要。

    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中医医院通过发展,医院建设初具规模,经济实力得到加强,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成长,具备了实行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医医院实行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可能。

4中医医院实行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中医医院实行信息化管理将全面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的管理成本与医疗成本,为患者就医提供便利,从而为医院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1  实施量化管理  管理也是生产力,医院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医疗、护理、医技、药剂、设备、科研、教学、行政、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这需要理顺各种关系,使各部门的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医院网络可以及时、快捷、准确地给管理决策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情况资料,大幅度提高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从而使医疗行政决策更符合本医院实际,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医疗质量,使医院建设不断完善与发展。

4.2以病人为中心  病人从开始的门诊、急诊挂号、检查、划价、收费、取药、治疗、住院、出院等流程,可全部由计算机来完成,保证不多收,不少收,不乱收,避免了各类显性或隐性漏洞。中医医院除有西药处方、中成药处方外,还有饮片处方。药物品种多,单位计量不同,药价经常调整,划价速度慢,准确性差,而运用计算机进行中药饮片的划价,可大大提高准确率,还可以采用“协定处方”的自动载入技术,提高划价速度,实现划价收费一条龙服务,缩短前台业务处理时间,加大患者账单的透明度。这样不仅维护了医院和病人的利益,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也提高了医院的信誉度。

4.3远程医疗通过远程医疗网络联络院外知名专家进行异地会诊、手术观摩与指导、医学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上级医院的示范指导作用,吸取院外的先进管理和医疗科研经验,提高本单位的医疗护理、科研技术水平。同时,还可以满足社会与病人的需求,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解决疑难病,减少转院病人数量,提高医疗水平,使医院医疗质量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4.4信息共享  中-医医院的蓬勃发展需要丰富的信息支撑。中医具有浩瀚的医籍文献资源,现存古代医籍就有8000余种,记载着数千年来的医学理论与实践经验。有专家认为,建立中医数据库,与中医医院实现系统共享,将对中医临床产生深远影响,大大提高中医师的医疗水平。登录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医护人员获得最新科技信息、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主要手段,对于研制、开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科研立项如能充分利用相关信息,就能准确地把握国内外科研动态与技术发展现状,不仅能避免重复研究生产,而且能提高科研起点。同时,能在国际范围内开展广泛的信息交流,进行形式各异的合作,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与进步。

4.5建立电子病历系统把病人的完整信息从过去用手工通过不同部门去分别搜集,变为建立一个病人完整的医疗记录,包括病人每次就诊的病情自诉、检查报告等。病人看病不需要携带病历,只需提供自己的姓名、病历号或其他信息,医生即可查阅病人各个时期的病情、在各个科室的诊断、用药史等各种医疗数据或专项检查报告,便于分析病情,对症治疗,使病人得到有效的治疗和保健。中医医院的患者具有慢性病多、治疗时间长、复诊率高的特点,且患者对处方内容叙述不清,医生通过电子病历即可得到患者所有信息,可靠性强,使辨证连续化,便于治疗。

4.6数字化医疗设备集成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服务性机构,医疗服务过程高度依赖信息。医生对病人诊断治疗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和知识进行决策和执行的过程。医院有各种现代化医疗设备,如cT、MPd、CR,生化分析仪、监护设备等,这些设备有的就是一套信息系统。这些设备所产生的信息是病人医疗信息的重要来源。把这些设备或系统的信息集成,以网络联接各种设备和相关科室,利用大容量磁、光存储技术。以数字化的方法存储、管理,自动把信息送到各有关科室,具有影像质量高,存储、传输和复制无失真,传送迅速,资料可共享

作者: 王学军 2007-10-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