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原料药

应重视固体制剂用辅料研发

来源:中国医药报
摘要:近年来,国内固体制剂用辅料的研发和生产进展迅速,品种少、附加值低、技术差的状态逐步得到改变,除了“老三样”——淀粉、糊精与糖粉以外,一些新型药用辅料,如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洛烷酮(PVP)、纤维素醚衍生物和新型变性淀粉等,在我国制剂行业中得到大量应用。在肯定......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国内固体制剂用辅料的研发和生产进展迅速,品种少、附加值低、技术差的状态逐步得到改变,除了“老三样”——淀粉、糊精与糖粉以外,一些新型药用辅料,如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洛烷酮(PVP)、纤维素醚衍生物和新型变性淀粉等,在我国制剂行业中得到大量应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部分专家指出,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固体制剂用辅料的专业化水平及产品质量仍存在一定差距,今后应加大研发力度,并重点关注中药固体制剂用辅料新品种、新型号的研发。

  常用的固体制剂有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在药物制剂中约占70%。因此固体制剂用辅料在制药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药科大学吴正红教授介绍说,根据在固体制剂中的不同功能,辅料大致可分为填充剂、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流剂、润湿剂、泡腾剂、着色剂、甜味剂、芳香剂、防腐剂、分散剂、成膜剂、增塑剂、致孔剂、遮光剂、阻滞剂等。另外,还有用于各类剂型及制剂的辅料,如缓控释制剂、微囊、微球、包含物等材料,以及薄膜包衣材料、药物载体材料、固体分散载体材料、表面活性剂、速释制剂材料、凝胶材料、透皮吸收材料、黏膜制剂材料等。

  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质量部部长章家伟表示,我国辅料行业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中小制药企业现在仍然以20世纪50年代的传统老药用辅料来生产现代所需制剂,其生产出的产品难以达到现代制剂的质量要求。如生产口服固体制剂时,仍然千篇一律地使用淀粉、糊精、糖粉、滑石粉等传统辅料,致使生产出的片剂达不到新的质量要求,甚至产品的外观、质量差异、硬度、含量均匀度、崩解时限、溶出度等质量指标常不合格。有的片剂的生物利用度仅仅达到50%左右。

  “近年来,国内固体制剂用辅料发展迅猛,新品种、新型号层出不穷。”吴正红指出,目前,国内除能生产淀粉、糖粉、糊精、乳糖、硬脂酸镁等传统产品外,还能生产如微晶纤维素、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系列、羧甲基淀粉钠、预胶化淀粉、玉米朊、泊洛沙姆系列产品、蔗糖脂肪酸酯、卡波普、海藻酸钠、β-环糊精、十六烷醇、十八烷醇、食用色素、甜菊甙、二氧化钛、硫酸钙等多种新型辅料。

  吴正红表示,当前,欧美辅料市场较成熟,其辅料生产已走向生产专业化、品种系列化和应用科学化,并重点发展具有更高功效和更多功能的辅料。近10年来,国外新开发的辅料已达到数百种,其中片剂辅料70余种,包衣材料20余种,新剂型、新系统及其他制剂用辅料100多种,其中大多数是对原有辅料进行物理修饰得到的新的品种级规格。而我国辅料行业仍以生产普通辅料满足市场基本需求为目的,专业化辅料市场发育不足,同欧美同类产品相比较,其产品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目前来说,开发新的固体制剂用辅料可以从研究预混辅料等方面着手。”浙江大学药学院高建青博士认为,首先是开发新的化学物质或对原有辅料进行化学修饰;其次是对原有辅料进行物理修饰,如预胶化淀粉、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此外,还可研究预混复合辅料(简称预混辅料)。

  高建青强调,应重点研发中药固体制剂辅料。在中药固体制剂中,通常存在的问题是,因中药剂量大,与必需的辅料所制成品规格过量,不符合要求,需选择优良的辅料来减少辅料用量。另外,由于中药吸湿性强、可压性差,如何用较少的辅料解决其吸湿性、可压性等,亦是研究的重点。以中药片剂为例,淀粉、糊精和糖粉“老三样”的使用率较高,对新辅料的认知、接受和使用程度,中药制剂落后于西药制剂。由于“老三样”较差的流动性、可压性、黏合性和崩解性,限制了中药片剂质量的提高和改进,很难解决中药片剂生产中存在的松片、裂片、崩解、黏冲,稳定性放置过程中发生的片剂软化、吸潮,冰片和挥发油挥发导致的含量降低等问题。同时,“老三样”在功能性方面的局限也限制着中药新剂型的创新与开发。质量得不到提高的产品加剧药品低价的无序竞争,反过来又限制着制药企业应用新的辅料和工艺来提高制剂质量。所以,今后应该重视固体制剂用辅料新品种的研发,并把中药固体制剂用辅料的研发放到突出位置。



作者: 2008-8-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