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要闻

美的诉求孕育新兴整形产业

来源:网络
摘要:国内皮肤填充剂市场正在涌动着一场技术开发、申报批件的竞争,“标签外使用”产品、私带入境产品正在培育着这个市场。不久我们将会看到,技术的进步、生活的富裕、观念的转变,将推动着整形美容业这一产业的诞生。近年来,国外微创整形美容皮肤填充剂消费市场随着材料和注射技术的进步,正以空前的速度快速扩张。整形美......

点击显示 收起

    国内皮肤填充剂市场正在涌动着一场技术开发、申报批件的竞争,“标签外使用”产品、私带入境产品正在培育着这个市场。不久我们将会看到,技术的进步、生活的富裕、观念的转变,将推动着整形美容业这一产业的诞生。对此,国内医药、卫生监管部门更须前瞻性地在各个环节做好一切规范,使这个新生的“婴儿”从诞生起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富有生机的成长环境!

    近年来,国外微创整形美容皮肤填充剂消费市场随着材料和注射技术的进步,正以空前的速度快速扩张。整形美容消费市场对新型皮肤填充剂的需求孕育着这一新兴产业,制造商们也顺流而上,快速集聚于该行业,分享着其市场的高额回报。目前全球整个市场有不下30家制造商提供约75个品牌的皮肤填充剂产品。在美国,目前通过FDA批准用于整形美容的皮肤填充剂仅10个,属胶原类的5个品种,透明质酸类的5个品种(见表1),主要由Inamed(已被美国Allergan公司兼并)和Medicis两个公司控制着整个市场。预计2007年大约有8家制造商近20个皮肤填充剂品种将通过美国FDA的核准。

    2005年全球皮肤填充剂市场超过了4.42亿美元,与2000年比增长超过了200%。在未来5年内,皮肤填充剂在美国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5%,全球将超过20%。透明质酸类皮肤填充剂的需求增长速度非常快,并且已经作为皮肤填充的“金标准”。全球的销售额从2004年的4000万美元发展到2005年已经超过了3亿美元,发展势头迅猛至极。美国整形美容外科协会统计:2006年透明质酸皮肤填充剂治疗总费用达到了8.48亿美元。

    世界皮肤填充剂市场已成熟

    2005年,世界整个整形美容皮肤填充剂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5年全球皮肤填充剂市场销售额达到了4.4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200%。近年来非侵入性微创整形美容超过了手术整形美容的发展,随着产品的不断出新,整个市场的发展没有减速迹象。预计到2011年,在美国本土皮肤填充剂每年仍将以平均25%的速度快速发展,在世界其他地区将以20%的速度发展,而世界整个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约15亿美元。其中透明质酸类填充剂将占到整个市场约60%~70%的份额,销售额达到约10亿美元左右。2007年,由于更多的皮肤填充剂将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预计整个市场皮肤填充剂数量将达到20个左右,将有约8家公司参与市场的竞争。

    “由于整形美容皮肤填充剂的不断出新、新患者的不断认同和加入,整个整形美容皮肤填充剂的市场正在快速地增长和流行普及。”这是美国整形美容协会对2006年市场十大预测中提及到的。回过头来看,市场确实如预测所料!

    美国走在前面

    美国整形美容行业组织——美国整形美容外科协会在2006年度美国医学整形美容行业的年度统计报告中显示:2006年度全美共实施了1145万人次医学整形美容治疗,其中手术性治疗192万例,非手术性治疗为953万例。

    非手术性治疗中排名前5位分别是:肉毒杆菌毒素注射(318.2万例)、透明质酸类填充剂注射(159.4万例)、激光除毛术(147.5万例)、微晶磨皮术(99.3万例)、激光皮肤磨削术(57.5万例)。透明质酸类填充剂注射占年度全美医学整形美容治疗总人次的13.90%,排在第2位;占非手术性治疗总人次的16.71%,同样排在第2位。

    在美国,透明质酸类填充剂注射诊疗费用每次为500美元左右,2006年的每次诊疗费用平均在532美元。2006年全美整形美容透明质酸类填充剂注射总费用已达8.4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4.60%。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国内还没有国产的皮肤填充剂产品,现有市场上的品种主要来自进口,产品有:法国PROCYTECH S.A.R.L 公司的OUTLINE&EVOLUTION(欧特莱&伊维兰)可注射合成凝胶,由北京优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理。荷兰汉福国际有限公司(Hafod Bioscience B.V)“爱贝芙”整形用胶原和PMMA皮下植入物。这两种皮肤填充剂都属于长效类。透明质酸类皮肤填充剂可以说市场上还没有产品面世。

    从研发角度来看,由于透明质酸在国内生产和应用已趋成熟,国内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已形成将透明质酸应用于整形美容产品的竞争力量,产品上市只是时间问题;从市场角度来看,国内整形美容行业对注射用透明质酸填充剂已处于萌动状态,由于国外产品的进入,一些权威整形美容机构已开始对国外产品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国内企业开发的产品有的也已处于注册临床试验阶段。由此,我们可以非常乐观地预计,透明质酸产品在除皱整形美容领域的应用有着很好的潜在市场。

    透明质酸唱主角

    透明质酸(Haluronic acid、Hyaluronan、 HA):又名玻璃酸,是一种直链高分子多糖,其作为一种多功能基质,可广泛分布于人体各部位,作为结缔组织的一种基质,具有润滑、保水、改变物质在皮肤中的扩散速度,维持动脉壁的正常通透性,调节细胞周围离子的流动和浓度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人类皮肤成熟和老化过程也随着透明质酸的含量和新陈代谢而变化,它可以改善皮肤营养代谢,使皮肤柔嫩、光滑、去皱、增加弹性、防止衰老,在保湿的同时又是良好的透皮吸收促进剂。

    天然透明质酸在组织中的半衰期仅为1~2天,这作为有效的皮肤填充剂在皮肤内保留1~2天是不够的,需要更长的维持时间。而通过交联的透明质酸具有更大、更稳定的分子,同时具有相同的生物相容性、粘弹性,在组织中的维持的时间更长,交联透明质酸皮肤填充剂的特性在临床上有特殊的意义。

    瑞斯蒂蕾恩(Restylane,注射用皮肤填充剂):是目前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整形美容除皱的主要产品。生产企业为瑞典 Q-Med Scadinavia,Inc公司。

    1996年9月瑞斯蒂蕾恩获欧盟批准首次上市。之后分别在加拿大、巴西、匈牙利、俄罗斯、澳大利亚、秘鲁、波兰和南朝鲜等70多个国家上市;2003年在印度和中国台湾上市;2003年12月获FDA批准首次作为整形美容除皱产品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并占有世界皮肤填充剂市场40%~70%的份额。Q-Med 公司将北美的市场开拓销售授权给了美国Medicis公司。2005年,Q-Med公司的瑞斯蒂蕾恩系列的销售额达到了7.13亿瑞典克朗,占公司总销售额的73%,同比增长9%,营业收入2.52亿瑞典克朗,营业利润率35%。该公司开发的透明质酸特有“纳莎”技术专利至2015年到期。“纳莎”主要用于整形美容和医学治疗。

    皓靓芙(Hylaform,注射用皮肤填充剂): 生产企业为美国Genzyme Corperation公司。

    1995年,皓靓芙通过欧盟批准首次进入欧洲市场。1997年以后分别在加拿大、智利、以色列、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土耳其、中国香港和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注册;2004年4月22日,美国FDA批准皓靓芙作为整形美容除皱产品上市。

    链接

    透明质酸

 

    应用技术发展概况

    1934年Karl Meyer 和John Palmer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得到一种未知化学物质,由于该物质中含有糖醛酸(Uronic acid),因此将该物质命名为Hyaluronic Acid,即透明质酸。

    1942年透明质酸第一次开始商业应用。Endre Batazs 申请了一项特许,用透明质酸取代蛋白在面包房产品中应用。在随后的50年中他一直致力于透明质酸的研究,申请了大量关于透明质酸应用新发现的专利。

    1964年TC Laurent用双环氧化物作为交联剂合成了第一个交联透明质酸。

    1980-1990年代,透明质酸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扩大到很多领域,包括治疗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妇科临床、眼外科的白内障手术、组织扩充等。

    1996年瑞士Q-Med公司在欧洲上市瑞斯蒂莱恩(透明质酸),作为皮肤填充剂应用于整形美容行业。

    2000年赵晓斌发明了透明质酸多重交联的技术。法国LEA Derm公司第一次上市透明质酸均质凝胶。

    2004年Mentor公司在经过10年研究开发试验后,产品Puragen通过CE认证进入市场,这是应用了第四代透明质酸技术的双交联透明质酸。(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建民)

 

(转载自《医药经济报》)

作者: 2007-5-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