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资本&财经

并购冲击医药零售市场 武林药店再传被并购传闻

来源:杭州网-每日商报
摘要:武林药店再传被并购传闻,总经理梅水英再度成为焦点。梅水英并不忌讳并购二字,在她眼里,这次并购要是成真,就意味着能为武林药店找到一个好平台,她原先的200多名员工也就拥有了一个好归宿。如果成真,这个从1987就打响的药店品牌,会在它的名字前加上其他的名字,迎来新主人,梅水英则能彻底休息。并购冲击波下的杭州......

点击显示 收起

  武林药店再传被并购传闻,总经理梅水英再度成为焦点。

  早在2008年,她就已经历过一次并购风波。今年67岁的她,如今会用什么样的心情应对传闻?要是一般的花甲老人,想必都在家里含饴弄孙了,然而作为一名女企业家,她背负的东西更多。

  梅水英并不忌讳并购二字,在她眼里,这次并购要是成真,就意味着能为武林药店找到一个好平台,她原先的200多名员工也就拥有了一个好归宿。如果成真,这个从1987就打响的药店品牌,会在它的名字前加上其他的名字,迎来新主人,梅水英则能彻底休息。

  3.并购冲击波下的杭州医药零售市场

  老百姓大药房浙江公司企划部邵部长认为,不管是谁并购武林药店,目前杭州医药零售市场的格局都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武林药店的40家门店如何重组整合还需要一个过程,再说这种业态仍然还是连锁经营业态,也是杭州医药零售市场的主力业态。

  杭州是浙江省连锁药店最多的城市。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杭州市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已达49家,连锁门店1658个。杭州市的药品零售连锁率为50.14%,其中杭州市区的药品零售连锁率达69.58%。门店数超过100家的有像杭州海王星辰健康药房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有业内人士称,一旦门店数超过100家,对于连锁企业而言意味着巨大的销售网络优势。而哪一家企业并购武林药店的话,就意味在原有基数上能迅速增加40家门店。要是企业基数大于60家门店的话,这将刷新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

  浙江天天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良透露,天天好每年要新增门店70-80家,尽管企业在快速成长,但他也一直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他认为“连锁”引入到药品零售业已有十多年,连锁企业的发展必然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如果有好机会,我们也会考虑并购。”对于武林药店的并购传闻,陈金良认为谁是主角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行业开始提升了。

  “过去,夫妻开个药店,进点货卖点药,这种单体模式的药店将难以生存。”陈金良直指杭州的高租金和人工成本是很多药店难以生存的根本原因,他认为只有规模化发展的企业才能找到新的市场增长点。就算是连锁药店,面对激烈的市场也必须各具特色,如杭州海王星辰健康药房有限公司的门店大多在杭城社区,目标群体是社区百姓;杭州同医药店连锁有限公司等开设的门店大多在农村及城乡接合部,目标群体是外来务工人员;老百姓大药房、天天好大药房这样的连锁企业以“大卖场”的形式出现,大多经营面积大,同区域门店不多,品种较多,价格相对较低,企业经营的目标群体是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

  谁将并购武林药店?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商业片总经理万玲玲称,武林药店具有非常好的优良传统,非常优秀,华东医药珍视其在杭城几十年来所积淀的口碑效应及品牌价值。

  在谈及何时并购及并购后的最新动向时,万玲玲也没有正面回答,只说“谜底很快会揭晓。”

  2.2008年的并购风波 因何未果?

  两年后坊间盛传海王星辰在并购武林药房,本报也曾在2008年9月10日对此进行过深度报道。

  当时的传闻,连并购的价格都说得有板有眼,说是海王星辰4400万元并购武林药房,不过更多的人关注梅水英为何会要放弃武林药店。有人推测,是因梅水英年龄大了要退休,也有人认为是零售行业路途坎坷导致,武林药店既非如老百姓、天天好这样的大卖场形式,也不是海王星辰般的小型便利式连锁药店,中小型规模及定位导致经营压力更大。由于并购一事始终没有尘埃落定,大家又开始猜测没有成功的原因。人们猜测得最多的是,双方是否在保留“武林药店”的品牌上存在分歧。

  为探究当时的并购风波真相,本报记者连线海王星辰总部,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公司即将公布季报,现在处于静默期,无法接受媒体采访。梅水英对那次风波的看法则是:“我们的确跟海王星辰就并购合作事项有过接触,由于很多细节需进一步详谈,进展比较缓慢。”梅水英强调,当时谈的并购价格也并非传闻的那个数字,后来金融危机一来,并购事件就此搁浅。

  梅水英寻找合作伙伴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

  几年前,她的儿子自行创业,从事的是与医药没有关系的行业,这更加坚定了她加速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的决心。“有人说,如果武林药店被并购了,就是等于被人"吃"了,我不是这样看的,我觉得是给武林药店找到了一个新平台。”梅水英提到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古话,她认为单一的药店零售平台已面临发展瓶颈,但如果可以与拥有医药批发企业与零售药店企业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合作,无疑能让“武林药店”焕发新活力。

  “拥有医药批发企业与零售药店企业上下游关系的企业”,是不是这一次并购传闻的另一个主角?

  这又是谁呢?

  前几天,有人在武林药店总部下面的一楼药店买药时发现,购药小票上公司的名头已由“杭州武林药店有限公司”变成了“杭州华东武林大药房有限公司”。它是否就是指“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梅水英笑了笑说,“很快会有答案。”

  武林药店总经理梅水英

  1.这家老牌药店五年前就在找合作伙伴了

  “武林药店创始于1923年,前身是培元堂,后迁址至武林门,改名为武林药店。1987年因规模小从当时的杭州医药站(目前的华东医药)下放到下城区。到区里后,公司经历多次变革。”梅水英细细地说着武林药店的前世今生,她不需要看任何书面资料,这些都记在她的心里1995年实行股份合作制、1997年组建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走上零售连锁之路、2001年彻底改制,成为民营企业。

  “武林药店拿过很多第一。”梅水英说,武林药店是全省第一家实行电脑化管理的药店,名列第一批通过GSP认证的药店名录,在药店内率先开辟药妆专区……如今,武林药店已拥有40家门店,2010年销售额9100多万,拥有“武林”、“培元堂”、“许广和”等多个注册商标。

  当各种平价大药房、连锁药房等品牌医药零售大鳄进军杭州市场时,梅水英意识到,像武林药店这样缺少生产企业支撑仅有单一零售平台的药店,已经遇到发展瓶颈了,必须寻找新出路。

  为此,梅水英从2006年开始就先后和屈臣氏、舒普马及上海的几大品牌企业进行交流洽谈,期间还曾实地考察。

  “有些企业做得很好,但不适合武林药店。”梅水英说,在寻找新的战略合作伙伴时,价码和价位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双方的思路和理念。

作者: 2011-5-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