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继承名医经验 提高辨治水平——第二届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全国学术交流大会观点撷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李平(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柴黄益肾方可改善慢性肾炎病理改变我们总结时振声教授和一些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经验,结合对柴苓汤实验研究成果,筛选出黄芪、穿山龙、柴胡等七味中药组成柴黄益肾方,对利用氨基核苷嘌呤霉素(PAN)诱导的大鼠肾病综合征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模型,进行了药效学......

点击显示 收起

   李 平(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

  柴黄益肾方可改善慢性肾炎病理改变

  我们总结时振声教授和一些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经验,结合对柴苓汤实验研究成果,筛选出黄芪、穿山龙、柴胡等七味中药组成柴黄益肾方,对利用氨基核苷嘌呤霉素(PAN)诱导的大鼠肾病综合征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模型,进行了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发现该模型早期出现大量蛋白尿、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血浆白蛋白降低。病理检查表现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硬化及肾小管间质轻度纤维化,与人类肾小球疾病的病理改变类似。实验结果显示柴黄益肾方提取物的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其蛋白尿的大量排泄,抑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的下降和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大幅度上升,以及改善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改变。给药23周后,在柴黄益肾方提取物治疗的各个剂量组中,大鼠肾组织PAS和Masson染色未见到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而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可见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

  李 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吕仁和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经验丰富

  吕仁和教授认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首先是各种原因导致肾元亏虚,其次是感受风湿热邪气所致,其中尤以风邪为其他外邪致病的先导。其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肾元亏虚,标实为风湿热等外邪侵袭。应根据不同阶段,分三期论治。

  1.虚损期: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初期,强调病因治疗。以祛风、散风、灭风为主。治以散风解毒,祛风清热,活血灭风为法,重用清热解毒药物。多用四妙丸、三仁汤加清热解毒,祛风化湿的药物。常用黄柏、薏苡仁、苍术、川牛膝、当归、川芎、荆芥、防风、蝉衣、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猪苓等。

  2.虚劳期: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中期,强调保护肾脏,通活冲任督带诸脉。重点在于保护肾脏。多用二至丸合水陆二仙胶、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加活血化瘀药物。常用旱莲草、女贞子、熟地、山药、枸杞子、川牛膝、山茱萸、泽泻、茯苓、丹参、桃仁、红花、水蛭、地龙、蜈蚣等。

  3.虚衰期: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晚期,此期除保护肾脏功能外,还要重点保护心脏。用药多在虚劳期基础上加用太子参、五味子、麦冬、丹参、车前子、泽泻、泽兰等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利水功用的药物。

  张佩青(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张琪教授治疗肾性水肿常用经方

  加味麻辛附子桂甘姜枣汤:桂枝15g,甘草l0g,附子15g,麻黄10g,细辛5g,生姜15g。

  功效宣肺温肾利水。适用于既有肺气失宣之风水,又具有肾阳衰微、开合失司之水气内停之水肿证。麻黄入手太阴经,宣肺利水,附子温肾阳以复其开合之功能,细辛入少阴温肾除水,三药共用可温发里阳;桂甘姜枣振奋卫阳;麻桂皆足太阳膀胱经之药,膀胱气化失司,得麻桂则小便通利。诸药相协,可以通彻表里使阳气通行,阴凝解散,水饮自消。本方关键在于麻黄、附子合用,既宣肺祛风邪,又温肾阳,为本方主药。

  如水肿重者,可加椒目入肺脾膀胱经,助行水消水之功;如水肿顽固,或反复发作者可加益母草活血利水;如高度水肿不得卧时,可加入葶苈子、冬瓜皮、西瓜皮等以助其利水;如水肿经治缓解而又遇感染,伴有扁桃体肿大充血,水肿加重者,为邪热侵肺,宜加入麦门冬、黄芩、山豆根、知母等清咽利肺之品。

  加味真武汤:附子25~30g,茯苓30g,白术25g,白芍25g,干晒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5g,益母草30g,红花15g,桃仁15g,生姜15g,甘草15g。

  功效温阳活血。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以水肿为主者。附子为温助肾阳之品;参、术、苓、草益气健脾;白芍、五味子、麦门冬敛阴滋阴;参、附、术为温热燥药,故伍以敛阴滋阴之剂,相辅顾护阴液,防其热燥耗阴。高度水肿血液循环受阻,现代医学谓之高凝,故用益母草、桃仁、红花活血利水改善血凝,水除气血通畅则全身功能得以恢复。益母草有活血利水之功需重用方效,张琪教授常用30~50g。附子具有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功能,仲景之真武汤、附子汤、四逆汤等皆重用附子以温补肾阳,主治亡阳厥逆,通过附子的回阳效能,改善心肾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消除水肿,恢复心肾功能。除肾阳虚水肿外亦可治疗心功不全之水肿。但附子有毒不宜生用,其有效成分乌头碱宜久煎,一般先煮1小时,再入他药为佳。

  加味牡砺泽泻饮:牡蛎2g,泽泻20g,葶苈子15g,商陆15g,海藻30g,花粉15g,常山15g,车前子15g(布包)g,五加皮15g。

  功效清利湿热,散结逐饮。用于湿热壅滞于下焦,气化失常,水湿泛滥之证。牡砺咸而走肾,与渗利药同用,则下走水道,软坚而泻水、海藻咸能润下,使水邪从小便而去,二药配合软坚散结行水,清利湿热;常山、葶苈子、商陆逐水饮、化痰浊;尤以花粉配牡蛎、泽泻,既可养阴清热散结,又能利水逐饮,更能益胃生津,能防止商陆、常山攻逐过甚而伤阴液,使水去而津不伤。又能协助牡蛎软化水结,以奏利尿消肿之功。

  花粉瞿麦汤:天花粉20g,瞿麦20g,附子片15g,山药20g,泽泻20g,茯苓20g,麦冬20g,知母15g,桂枝15g,黄芪30g,甘草15g。

  功效温肾健脾,清肺利水。针对肺脾肾功能失调,肾阳衰微,水气不行,脾虚则运化功能受阻以使水湿不得运行而停蓄;肺中燥热之上热下寒,寒热交错之证而设。最适用于慢性肾病水肿,属上热下寒者。本方系由栝蒌瞿麦丸加味而成。原方由瓜蒌根、瞿麦、附子、山药、茯苓组成,有清上之燥热,温下之虚寒,助气化利小便之功效。加麦冬、知母以助花粉清热生津之力,肺热清则清肃下行;加泽泻以助茯苓利水祛湿,加桂枝助附子温通肾阳,肾阳充则恢复其开阖功能,共奏温阳化气行水之功;黄芪、山药、茯苓、泽泻益气健脾利湿,脾气健则运化功能复常,水湿得以正常输布自无停蓄为患;附子、桂枝温肾阳,肾阳充则自可恢复其开阖功能。诸药合用,寒温并施,清上温下补中,使肺脾肾功能协调。

  杨洪涛(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

  用附子的指征以舌脉最为关键

  仲景用附子的指征主要是“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强调了脉、神两点,此为附子应用纲领。本人用附子治疗肾病的体会是:

  1.肾病患者常见“附子证、附子脉、附子舌象”

  ①附子证:神疲,面色白,精神萎靡,嗜卧欲寐,畏寒,四肢厥冷,尤其下半身、膝以下清冷;尿清,便溏等。②附子脉:脉微弱,沉伏,细弱,或脉突然浮大而空软无力。其中两尺脉沉细无力为应用附子的鉴定要点。③附子舌象:凡舌淡胖苔薄白或水滑或白腻,边有齿痕,或舌虽暗但舌质较嫩,即舌无热象者,均为附子的使用指征。

  运用附子的指征以舌脉最为关键,经附子治疗的患者舌脉征象大部分符合上述舌脉象,欲用本品,应以此为辨。

  2. 使用附子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常用配伍

  ①附子与干姜:在重用附子方中必配伍干姜,因干姜既可消除附子的毒性,又可增加其温阳散寒之效。②附子与肉桂:附子与肉桂配伍可用于肾脏虚寒见腰际痛楚,两足萎软,形寒乏力等症。两者均为辛热药,有温补肾阳的作用,都能治阴寒之症。附子祛寒可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走而不守。而肉桂祛寒偏于局部,尤其下腹冷痛,非用肉桂不止,但回阳救逆,则非用附子不效。③附子与桂枝:附子与桂枝配伍既可温经固表,又生肾气。肾以肾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金匮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中,意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④附子与甘草:附子走而不守,温阳之力强,适当配伍甘草可以缓附子燥烈之性。⑤附子与白术:术附合用,既能温壮脾肾之阳气以祛水邪,更能增强温煦经脉之力以除湿痛。对慢性肾脏病出现全身浮肿时,具有很好的疗效。⑥附子与生地、麦冬:生地、麦冬清热养阴生津,与附子相配可以减低附子辛温燥烈之性而造成的咽干口燥、鼻干涩等伤津耗液之证。⑦附子与磁石:运用附子至30g以上时,每每配用磁石30g。磁石具有潜阳之功,附子为温阳要药。两者相配,磁石可以监制附子辛燥升浮之弊。这种温潜结合的配伍方法,为祝味菊之温阳潜镇法的代表。

  3.临证发微

  ①有效指征:四末发凉、腰酸冷痛、出汗、夜尿频多、腹泻等阳虚症状得到改善甚至消失。其中最主要的是舌脉的改变。舌淡胖质嫩苔薄白或白腻或水滑渐转为正常舌象,双尺脉逐渐有力。②远期疗效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改善了患者的体质,阳虚体质得到改善,增强了抗病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二是疾病的复发率明显降低。③腹泻的处理:患者素有寒湿之邪困郁体内,郁阻阳气,阳气无力抗争则不表现腹泻。使用附子后振奋了机体的阳气,阳气鼓动与寒湿之邪抗争于胃肠,则出现腹泻。故腹泻是附子鼓动阳气驱寒湿之邪外出的表现。患者服用一段时间附子后腹泻好转,说明体内寒湿之邪得以驱除,其阳虚症状也有所改善。 

  4.注意事项

  一般用量在15~70g。初诊辨证属附子证,开始剂量予10~20g。若没有口干咽燥,舌体口周麻木感等,可加用5~10g,直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极量:即最佳治疗量。不同患者极量不同。当患者在某剂量出现口干咽燥,舌体口周麻木,甚至有心率减慢等中毒表现时,则此前最贴近中毒量的就应是该患者的极量。

  煎服法:用量在30g以下时,一般先煎煮半小时即可;40~70g时煎煮时间应在50~60分钟以上,以不麻口为度。

  邓跃毅(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

  Megsin基因E1-5'UTR区A267G

  与IgA肾病阴虚证相关

  不同的个体患同一种疾病时,所表现的证具有个体差异性,而且同一患者在患病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证也是不同的。证不仅与致病因素的性质、强弱有关,也与患者个体的体质因素有关。体质是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之一,又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而疾病最初所表现出的证型往往与患者的体质最为相关。基因组学认为基因表达的差异及基因序列的多态性决定了个体的差异。此外,由于基因的研究忽略了器官组织的解剖定位,强调的是生物化学的某一环节的改变和疾病过程的内在联系,所以基因与中医体质、证型有很多的切合点。

  megsin基因的编码产物megsin特异性地沉积于系膜区,研究表明其与IgA系膜区增生密切相关。而且,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这两个证型,根据以往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提示在肾脏病理中主要对应于增生型。所以,此基因可能与上述2类中医证型相关。

  Megsin基因E1-5'UTR区A267G是该基因的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此SNP的不同表型将会影响megsin蛋白水平的表达量。有研究已证实megsin基因E1-5'UTR区A267G中GA和AA基因型是IgA肾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即GA和AA基因型能较GG基因型引起更多的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我们在此基础上,发现megsin基因E1-5'UTR区A267G中GG型在气阴两虚证中所占的比例较高,而AA型与GA型在肝肾阴虚证中所占的比例较高。提示megsin基因E1-5'UTR区A267G可能可以作为区分原发性IgA肾病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的物质基础之一。

  孙 伟(江苏省中医院):

  益肾灵可显著改善肾功能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病理以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临床以慢性进行性肾衰竭为主要特点,发病中主要环节是肾间质内细胞外基质(ECM)蓄积。目前认为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与ECM合成与降解失衡相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促进肾脏固有细胞增加ECM合成及分泌,也能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活性,从而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及ECM降解。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TGF-β1下游细胞因子,能在TGF-β1诱导下生成,并专门介导TGF-β1的促ECM合成效应。在调控ECM降解上纤溶酶、MMP和TIMP-1很重要,纤溶酶能直接降解ECM并激活MMP而促进ECM降解,而TIMP-1能抑制MMP活性,故而发挥抑制ECM降解效应。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和CTGFmRNA表达上调,而应用益肾灵干预后显著下降。肾组织TIMP-1的mRNA表达结果也相类似。提示益肾灵可能通过下调促ECM合成因子(TGF-β1和CTGF)及抗ECM降解因子(TIMP-1)在肾脏的表达,而减轻肾间质内ECM蓄积及纤维化。总之,应用益肾灵早期对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动物模型,能显著减轻肾间质ECM蓄积及纤维化,改善肾功能。

  李顺民(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

  黄芩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

  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许多实验和临床资料均提示糖尿病往往存在炎细胞浸润和细胞因子、炎症介质水平上升。糖尿病大鼠肾脏内炎症细胞浸润增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上调,表明糖尿病大鼠肾脏内确实存在炎症反应的激活。

  黄芩是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黄芩素(BAI)是其提取的有效成份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抑制炎症反应是其主要作用之一,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抗菌消炎和抗感染。我们发现黄芩素在降低糖尿病大鼠蛋白尿的同时,系膜基质增多及基底膜增厚也明显改善,肾脏内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表明黄芩素可以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内炎症反应。

  黄芩素主要通过抗组胺释放,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血管通透性来发挥其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肾小球内炎症介质ICAM-1和E-selectin的表达,改善肾脏病理变化,减少蛋白尿的生成,进而减轻肾脏损伤,保护肾脏。表明黄芩素可能通过减轻肾脏内炎症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魏连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肾衰养真胶囊可改善CRF营养不良

  引起慢性肾衰竭(CRF)营养不良的病因学复杂,近年发现调节食欲的神经多肽激素的变化与CRF营养不良食欲减退之间可能有关。下丘脑是调节食欲的中枢,内存着复杂的“食欲调节网络”(ARN)。ARN通过各种食欲调节因子(包括食欲促进因子和食欲抑制因子)的信号传递作用,对食欲进行调节。下丘脑神经肽Y(NPY)是ARN中主要的食欲促进因子,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OMC)是一类神经肽的前体分子,经转录后加工后形成的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是ARN中主要的食欲抑制因子。肾衰养真胶囊可使CRF营养不良模型大鼠摄食量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步上升,体重增加,上调其下丘脑NPYmRNA表达量,下调其下丘脑POMCmRNA表达量。提示肾衰养真胶囊可能是通过上调下丘脑食欲促进因子NPYmRNA表达和下调下丘脑食欲抑制因子POMCmRNA表达,从而起到促进摄食,增加能量物质的摄入,改善CRF营养不良的作用。

  王耀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药治疗CKD有优势

  慢性肾脏疾病(CKD)常逐渐进展为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导致慢性肾衰竭。早期表现可为肾组织局部炎症,随后出现肾脏固有细胞的表型转化,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细胞外基质成分分泌及降解异常,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或肾间质纤维化。疾病过程中伴随的高血压、蛋白尿、高血糖和高脂血症等血流动力学或代谢异常也加重肾脏损伤,进一步促进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CKD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防治纤维化作用、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优势。

  近年来,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使我们有可能以全新思路去认识中药多环节的细胞内作用及其对肾脏纤维化的调控机理。综合特定中药对慢性肾脏病临床、体内、体外研究的全面作用,深入研究其影响致病关键环节的机理,并采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其有效成分或成分群,将有可能从新的视角阐明中药复方制剂多靶点药理作用的本质,有助于开发出具有抗肾脏纤维化的新型药物。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