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中医论治疲劳4法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近20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强度或长时间运动致疲劳时出现的许多病理性改变,可能是由于运动应激引起的生理变化。现代中医认为,疲劳为一个病名,有其病因病机,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必须重视的新病种,归于亚健康范畴,涉及五脏六腑,主要以脾、肝、肾为主。可以通过中医辨证组方调治。笔者依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疲劳......

点击显示 收起

  近20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强度或长时间运动致疲劳时出现的许多病理性改变,可能是由于运动应激引起的生理变化。若这种情况长期存在而得不到纠正调补,将导致疾病的发生,故属亚健康状态范踌。现代中医认为,疲劳为一个病名,有其病因病机,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必须重视的新病种,归于亚健康范畴,涉及五脏六腑,主要以脾、肝、肾为主。可以通过中医辨证组方调治。以达到预防、治疗、控制的目的。

  笔者依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疲劳为元气耗伤之虚证与心理变化(或不畅)双重因素所致。治疗上不仅要补虚扶正,也应祛疲安神。一方面,补虚固元,滋养机体,虚得补,正则旺,疲劳自除;另一方面,调畅心志,舒心畅意,神得安,主治脾伤疲劳证。

  脾伤疲劳证多因饥饱失常,酒食过度,或忧愁思虑过多。或工作繁重杂乱,应酬频繁,形体劳役所致。青少年则可因用脑过度,思虑伤脾所致。本证因脾伤中亏,肢体乏养。可见怠惰嗜卧,四肢乏力不收,大便泄泻,懒于言语,恶食纳少,舌苔薄白腻,或厚腻,或舌质偏淡。脉缓而大或浮,或细,或濡诸症。

  方宜参苓白术散加减。药取西洋参或党参、炒白术、茯苓、炙黄芪、山药、砂仁、青皮、陈皮、木香、鸡内金、莱菔子、紫苏梗、藿香、甘草等。方中西洋参或党参、炒白术、茯苓、炙黄芪、山药益气健脾,砂仁、青皮、陈皮、木香行气调中运脾,紫苏梗、藿香化湿醒脾,鸡内金、莱菔子消食理脾。甘草益气和中。诸药共奏益气健脾、祛疲养神之功。

  从肝治。养阴黍肝,祛疲曩神。主治肝伤疲劳证

  肝伤疲劳证多因酒食应酬过多,或工作压力大,或喜怒不节。谋虑过度,或疲劳过度,情绪心理的改变超过肝的调节能力所致。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云:“肝者罢极之本”,明确指出肝脏功能失调是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肝藏血,主疏泄,肝能藏魂,魂与神密切相关,可影响心理活动,神经活动过度会影响肝,从而降低肌肉活动能力。肝主筋,筋是连属关节,“诸筋者是属于节。”筋是肌肉发力引起肌体运动,“筋,肉动也。”本证因肝伤阴亏。肢体不濡,可见疲倦乏力,肢软少动,运动减少,或有低热口干,五心烦热,或目赤易怒等,舌质偏红或苔薄少,脉细弦或滑。养肝是消除疲劳及养生的最佳选择。方宜自拟十味养肝方。药取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玄参、茯苓、泽泻、酸枣仁、柴胡、赤芍、红花、炙甘草等。方中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玄参滋阴养肝:茯苓、泽泻祛湿健脾养肝,并取茯苓生肝化湿之功,泽泻利水泄热之效;酸枣仁养阴安神;柴胡舒肝气,为引经药;赤芍、红花活血柔肝,取红花养血柔肝,赤芍凉血软肝;炙甘草甘平调补,缓和药性,调和诸药。若酒伤者,增葛花、枳木具子解酒醒脾。诸药共奏养阴柔肝,祛疲醒神之功。

  从心治,养心宁心,祛疲益神,主治心伤疲劳症

  心伤疲劳证多因谋虑过肢体无主。可见面色不华,疲劳而不耐劳累,休息后疲乏有所缓解,甚则心悸、多梦。舌苔薄白或边尖略红,脉细弦或滑。方宜自拟连珠安神汤。药取黄连、百合、珍珠母、龙骨、紫贝齿、酸枣仁、合欢皮、茯神、郁金、柴胡、川芎、丹参、炙甘草等。方中黄连、百合清心安神,珍珠母、龙骨、紫贝齿镇心安神,酸枣仁养心安神,合欢皮解郁安神,茯神健脾安神,郁金化痰解郁。柴胡舒肝解郁,川芎、丹参活血畅心,炙甘草宁心安神。调和诸药。诸药共奏养心宁心、祛疲益神之功。

  从肾治,强肾固精,祛疲提神。主治肾伤疲劳证

  肾伤疲劳证多因素体禀受不足或久劳久病,身心疲惫所致。本证因肾伤阴亏,肢体无养。可见肢体酸懒、耳鸣、精神昏愦、记忆力减退、或有腰膝酸软,足跟酸痛。舌质偏淡、苔薄少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或濡细。

  方宜六味地黄丸加减,药取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熟地黄、何首乌、续断、百合、山药、丹参、泽泻、茯苓、炙甘草。方中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滋养肾阴。熟地黄、何首乌滋阴养血、补精益髓,山药、茯苓益气养阴,调补脾肾,百合清心安神,丹参活血养血。泽泻利水渗湿,泄下焦之热。调和肾之阴阳。炙甘草平补阴阳,调和诸药。诸药共奏强肾固精、祛疲提神之功。若阴虚及阳,阳虚明显,增肉苁蓉、巴戟天、仙茅、淫羊藿调补肾阳,甚或增肉桂、附子温补肾阳。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