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胆石病从淤论治及其理论基础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
摘要:胆石病依其临床表现,可归于中医学中肝胀胆胀肋痛和黄疸等病范畴。后世医家多从气郁,湿热论治胆石病。作者根椐近年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以及我科朱培庭教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淤血在胆石病形成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阴虚血淤胆石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朱培庭等曾总结了274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的辨证规律,发现属肝阴不......

点击显示 收起

胆石病依其临床表现,可归于中医学中“肝胀”“胆胀”“肋痛”和“黄疸”等病范畴。有关中医胆病的记载首见于《灵枢.经脉》中,有“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心胁痛”的记载,《灵枢·胀论》中也有“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的记载。《金匮要略》中有黄疸的专章论述,提出了多种治法,为后世对本病的认识与治疗奠定了基础。后世医家多从气郁,湿热论治胆石病。作者根椐近年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以及我科朱培庭教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淤血在胆石病形成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l  气阻血淤

气属阳,血属阴,气与血相依相成。气病可以影响及血,如气滞而血淤,气衰而血少,气逆而血乱,气虚而血失统摄。血病可以影响及气,如血淤而气滞,血虚而气少,血脱则气随血去。气病日久必及于血,血病日久必及于气,所以病程久者,常为气血俱病。

当结石较大或表面粗糙,易使黏膜损伤,引起炎症,充血,水肿,结石停留在胆囊壶腹部可引起梗阻,黏连产生胀痛,可见结石一旦形成,必然导致痉挛损伤、梗阻等病理改变,导致炎症、充血、水肿而产生胀痛、绞痛、黄疸。中医理论认为“气无处不有,布满全身”,结石引起的梗阻、黏连、水肿必然阻滞局部气机的升降出入,形成气滞,气滞则血淤。

2  湿淤互结

中医理论认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脾胃损伤,使湿热停积于肝胆,淤久不行,湿热煎熬,日久成石。《灵枢百病始生篇》云:“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成矣。”

湿与淤关系密切。清·唐容川《血证论》中云:“夫水火气血,固是对子,然亦互相维系,故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当人体三焦气机升降失调,水液运行受阻时,湿浊即可生成。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重浊,影响血之畅行,血行不畅,或湿滞伤络,可滞而成淤,或因脾虚湿阻,脾运障碍,气虚不能摄血,离经之血成淤出现因湿致淤症状,而淤血又可影响水液的代谢,导致因淤致湿的症状,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由此,湿阻与淤血的并存和互为因果,是胆结石和胆囊炎的重要成因。

3  阴虚血淤

胆石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朱培庭等曾总结了274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的辨证规律,发现属肝阴不足者有152例,占55.74%。而且,50岁以上年龄组中,肝阴不足型所占比例达72.73%。

阴虚是血淤的重要原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六十,阴凄,气大衰”即说明人体之阴液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会逐渐出现衰少之象。朱丹溪《格致余论》说:“人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表明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精血消耗、阴液不足之象。阴精衰惫,破坏了人体阴阳协调的生理平衡,出现了阴气少而阳气多,虚火亢奋的病理状态。阴虚生内热,虚火耗灼津血,血在火热的煎熬下变得浓稠,失去流行通畅之性,形成血淤。

4  现代医学对血淤致石的研究

自1969年Okamoto首次从人胆囊胆汁中提纯出纤溶酶原激活物胆激酶后,1997年Scott—Coombes DM 又报道,在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的胆囊胆汁中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O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O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l和2(PAl01,PAl02)存在,其中tOPA,uOPA与非胆石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PAl01,PAl02却明显高于正影胆汁。秦永林等在研究中通过对胆汁中抗凝血酶、纤溶酶活性、A20抗纤溶酶活性、 PAl01和DO二聚体等指标的研究发现,胆石患者胆囊胆汁处于一种“高凝”和相对低纤溶状态,随后又发现在成石胆汁中含有大量的组织因子(TF)和低水平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组织因子是凝血过程的重要启动因子,“高凝”状态可导致纤维蛋白的产生,而胆汁中高水平的PAl01,PAl02将会影响到交联纤维蛋白的清除。纤维蛋白原是凝血系统的一“中心”蛋白质,是一大分子糖蛋白,它能显著增加所处液态环境的黏滞性。胆石组胆汁纤维蛋白原明显增高,导致胆汁流动滞缓、浓缩,为结石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5  治疗原则

5.1  气阻血淤型右胁肋疼痛时作,疼痛呈胀闷窜痛,疼痛因情绪变化而增减,喜叹息或嗳气,腹胀,饮食减少,女性常伴乳房胀痛或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平或弦。一般病情较轻,治以疏肝解郁,伍以少量活血药。方药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9 g,陈皮9 g,川芎9 g,香附6 g,枳壳6 g,赤芍6 g,丹皮6 g,甘草3 g.

5.2  湿淤互结阻型胁肋胀痛,胁下痞块,拒按,身目发黄,发热,纳呆呕恶,小便黄,便溏或大便秘结。舌质暗或见淤痕,苔黄厚腻,脉滑数。一般病程较久,病势缠绵。治以利胆化湿,祛淤活血。方药以大柴胡汤合血府逐淤汤加减:柴胡12 g,黄芩9 g,茵陈18 g,山栀子9 g,生大黄(后下)6 g,赤芍9 g,红花6 g,三棱9 g,地龙6 g,半夏9 g,生姜15 g,炙枳实9 g,大枣9 g。5.3  阴虚血淤型右胁隐痛,遇劳加重,头晕眼花,目眩,两目干涩,视力减退,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月经量少或色淡。舌红少苔或光剥苔,有淤斑,脉弦细或细数。治以养阴柔肝,疏肝利胆。方药以一贯煎合膈下逐淤汤或三甲汤加减:北沙参、麦冬、当归各9 g,生地黄18~30 g,枸杞子9—18 g,川楝子5 g,蒲黄9 g,灵脂9 g。

6  验案

女,47岁初诊:2005-09-29。

主诉:上腹部胀痛频繁疼痛加重一月。现病史:肝内及胆囊泥沙样结石史13年,疼痛发作频繁,严重时右上腹部胀痛难忍,发热,黄疸,须经住院用大剂量抗生素和扩胆管药方能缓解症状,痛苦异常。近1个月发作加剧,来我院就诊。刻诊:精神萎靡,形体消瘦,巩膜黄染,微畏寒发热,手足心热,寐差,右上腹胀痛连及背部,面部色斑明显,舌红少苔,脉细涩。B超:肝总管、左右肝管扩张,左右肝叶近门脉处强回声,呈云雾状;胆囊肿大,囊内回声增强;胆管及胆总管有强回声带。诊断为弥漫型肝内泥沙样结石,胆囊结石(泥沙型)。CT:肝总管及左右肝管呈囊状扩张,分支及末梢有扩张现象,肝实质密度增高,左肝外叶轻度萎缩。

西医诊断:肝内泥沙样结石,轻度肝硬化

中医诊断:腹痛(肝阴不足,胆气郁结)。

治则:活血通络,养阴疏肝。

处方:三甲散化裁:鳖甲30 g,炮山甲12 g,地鳖虫lO g,地龙30 g,鸡内金30 g,诞胡索12 g,五灵脂15 g(包),生地黄15 g,赤芍药30 g,金钱草20 g,黄芩12 g,柴胡12 g,自芍药12 g,炙甘草4 g。

 2诊(2005—10一06),患者用药后上腹部及背部胀痛大减,精神好转。续服7剂。3诊(2005—10一13),黄疸减退,手足心热亦减,纳食好转。B超(对照初诊):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扩张、.回声明显减轻。提示肝及胆囊内泥沙样结石有大量排出。处理以原方去柴胡、黄芩,加陈皮6 g,谷芽、麦芽各12 g。10剂。续服上方1年后,胆石淤积明显减少,脸上色斑已除。

按: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多因湿热久蕴肝胆,肝失疏泄,脉络淤滞,胆汁淤积所致,病久则耗阴血。治宜化淤通络,养阴疏肝。三甲散为吴又可方,由鳖甲、龟甲、穿山甲、地鳖虫、生牡蛎、僵蚕、白芍药、当归、甘草组成,用于“诊治客邪胶固血脉所至,肢体时疼,胸胁锥痛,脉数身热等证。”(《瘟疫论》卷二)鳖甲味成性平,为益阴除热散结要药;炮甲性走窜,主通络,消肿排毒;地鳖虫味咸性寒,化淤散结。本方取异类灵动之三甲同用,其养阴软坚、化淤散结之功非草木药石所能达。

作者: 裴新军 梁晓强 张静拮 2008-1-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