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亚健康的中医防治与发展中医药特色的疗养医学

来源:《中医药信息》
摘要: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统一体,健康是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生理、心理、伦理、社会适应性多方面的健康。亚健康状态是人体由阴平阳秘到阴阳失调初始阶段的动态过程,从健康到疾病的过渡状态,即所谓未病状态,也就是中医未病学中的前病态或潜病态。中医......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统一体,健康是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生理、心理、伦理、社会适应性多方面的健康。人体阴阳气血平衡,脏腑功能协调,气血充盈调畅是健康的根本保障。亚健康状态是人体由“阴平阳秘”到“阴阳失调”初始阶段的动态过程,从健康到疾病的过渡状态,即所谓“未病”状态,也就是中医“未病学”中的前病态或潜病态。中医学和疗养医学中蕴含了丰富的防治亚健康的理论与经验,发掘与运用了中医学及疗养医学理论和方法,对于亚健康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

1中医预防亚健康的机制

1.1“天人合一”顺应四时和谐共生机制

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和谐的模式。“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内环境同时又是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所构成的大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环境因素时时刻刻作用于人体。人与环境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则能够保持精神舒畅和身体健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如果在环境恶劣和紧张状态,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被打破,则会通过人体精神而影响脏腑气机,导致亚健康甚或疾病。

1.2道法自然恬淡虚无的生态养生机制

道家的创世哲学及“道法自然”、“形神合一”的思想对中医学的养生观产生了深厚的影响。道家认为:道先天地而生,是自然无为的。因为天道无法改变,人道只好效法它、遵循它;反对人为干扰、征服和破坏。庄子继承并发挥了老子的无为思想,认为“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庄子·至乐篇》)。这种思想表现在中医养生观中即为“恬淡虚无”、“守静”、“保精”、“和气”等思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3“形与神俱”形神内守的强神健体机制

中医从唯物论观点出发,提出了“形与神俱”论。《内经》认为,只有“形与神俱”,才能维持人体健康。形与神既对立又统一。形体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前提和载体,神依附于形而存在,主宰着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及气血的运行。只有达到“形神合一”,人体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同时,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也是靠神来实现的。人的生理、心理、躯体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形神一体”、“心身一体”。健康是生理、心理、伦理和社会适应性多方面同时健康的结果,这也正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

1.4调适劳逸动静结合的运动保健机制

中医认为生病起于过用。劳和逸太过均能损伤脏腑精气,削弱脏腑的抗病能力。《素问·富明五气论》所言之“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属于过劳;而“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则属于过逸。《内经》记载:“上古之人……起居有常,不妄坐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不知其道者,“……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说明了调适劳逸、动静结合、规律生活对延年益寿的意义。躯体慢性疲劳是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近年来,中年知识分子体质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长期工作,过度疲劳造成的,若不能及时缓解,则积劳成疾,可导致过劳死。

1.5调理饮食重视体质的科学营养机制

脾胃乃有形之体,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通过饮食调养可以起到健脾养胃、调和阴阳、补益气血、调养脏腑等作用。饮食调节包括避免饮食失调和食疗两个方面。饮食调养应遵循“饮食有节”、“谨和五味”的原则。人体必需均衡地摄入各种营养成份,“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素问·五脏生成篇》)。可见,偏嗜一味,久之则会造成疾病。当今,随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反而出现了大量瘦弱和肥胖的亚健康人群,这与人们的饮食、起居密切相关。

1.6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医学机制

“治未病”思想源于《内经》,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疾病思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以及“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素问·人正神明论》)就是提示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预防医学思想。“治未病”包括防治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未病”,也包括疾病发展过程中和愈后的身体及心理上的变化。疾病一旦发生或进入亚健康状态,则要尽早诊治,把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

2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调治与疗养方法

2.1亚健康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调治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可将亚健康证型分为虚实两类。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相应的治法和方药,取得了切实有效的治疗效果。

2.1.1亚健康虚证及其调治

    常见的亚健康虚证有9个证型,其临床表现、调治方法及方药如下:

    阴虚火旺型: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形体消瘦、盗汗、心悸失眠、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方用六味地黄丸或大补阴丸。

    气血亏虚型:临床表现为心慌气短,不耐劳作,倦怠乏力,自汗出,面色萎黄或苍白少华,舌质淡,脉细无力;治宜补脾养心,益气养血;方用人参归脾汤或归芍六君子汤。

    脾虚湿盛痰浊内生型:临床表现为胸脘痞闷、四肢困倦、恶心纳差、食少便溏、头昏如蒙、苔白厚腻、脉濡或滑;治宜健脾祛湿;方用二陈汤、香砂六君子汤。

    痰湿化热型:临床表现为心烦呕恶、痰粘色黄、心悸失眠、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化痰清热;方用黄连温胆汤。

    脾肾阳虚:临床表现为困倦乏力,四肢无力,少气懒言,精神倦怠,形寒肢冷,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治宜温补命门之火;方用附子理中汤、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心脾两虚: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多梦易醒、倦怠乏力、气短自汗、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或结代;治宜补益气血、镇静安神;方用归脾汤、养心汤或炙甘草汤。

    肝肾阴虚型: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五心烦热;治宜补益肝肾;方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心胆气虚型: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神疲乏力、少寐多梦、脉动数或虚弦;治宜补心气壮胆志;方用安神定志丸。   

肺气亏虚型:临床表现为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或时发咳嗽、舌淡脉弱;治宜补益肺气;方用补肺汤、玉屏风散。

2.1.2亚健康实证及其调治

    常见的亚健康实证的l临床表现、调治方法及方药如下:

    瘀血内阻型:临床表现为肩背及周身肌肉、关节酸痛,女性可有月经不调,舌有瘀斑,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少府逐瘀汤。

    湿热内蕴型:临床表现为胸脘满闷,身重困倦,头重如裹,心烦呕恶,小便短赤,大便粘腻不爽,舌苔黄腻,脉细;治宜健脾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心火旺盛型:临床表现为心烦失眠,烦躁易怒,恶梦多,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或尿血,舌尖红,苔黄,脉数;治宜清泻心火;方用泻心汤、导赤散。

    肝胃不合型:临床表现为食后或大怒后,胸胁痞满,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嗳气不舒,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而干,脉弦;治宜疏肝解郁,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肝气郁结、肝郁化火型:临床表现为情绪抑郁,焦虑不安,心烦失眠,胸闷不舒;治宜疏肝解郁;方用逍遥丸、丹桅逍遥散、四逆散。

2.2疗养医学方法调治亚健康

    疗养是指利用自然界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物理、化学因子,对健康人进行预防保健,或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随着对亚健康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疗养在亚健康治疗中的优势日渐明显。目前,疗养医学在亚健康状态和许多心身疾病、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阶段过后、精神创伤后(精神状态初步稳定后)的疗养康复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疗养地幽雅宁静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和心理环境因素、科学的疗养保健专业指导会使疗养员的生活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使人体的生物节奏得到调节,使身心得到放松,压力得到释放,长期积累形成的疲劳状态得到缓解,从而达到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作用。

    此外,发展中医药特色的疗养医学,能够把疗养中的自然、心理环境优势同中医学的保健疗法如针灸推拿、心理调护、中药调理、运动保健、饮食调节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发挥中医学理念及治疗方法多样、操作方便、效果理想、中药价格低廉的优势,利用非药物保健方式来调治亚健康。

    在亚健康的防治上,中医学及疗养医学弥补了西医的不足,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它的优越性在中国人的亚健康的防治上是十分明显的,为我们防治亚健康拓展了思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亚健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逐步建立有现代特色的亚健康理论体系,必将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做出自己重大的贡献。

作者: 佟子林 刘俊 张荣兴 2008-1-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