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治未病”思想与脾胃病的防治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中医治未病思想始于《黄帝内经》,逐渐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等方面,是中医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hellip。脾胃是人体脏腑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留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等论述体现了脾胃在治未病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在临床防治功能......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医“治未病”思想始于《黄帝内经》,逐渐在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等方面,是中医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脾胃是人体脏腑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留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等论述体现了脾胃在“治未病”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在临床防治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脂肪肝、肝硬化等脾胃病时,注重贯彻“治未病”思想,注重脾胃,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

  1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形成与内涵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日:“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劢者也……故日,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黄帝内经》的这些论述明确提出了治未病思想,成为中医防病治病的指导原则。同时,《黄帝内经》还提出了“治未病”的许多具体措施,如顺应四时养生,防止疾病的发生;小金丹方“服十粒,无疫干也”,开创了药物预防之先例。

  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挥了“治未病”思想并且丰富了“治未病”的理论与具体方法。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提出了实脾防治肝病的指导原则。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均为增强体质以防疾病。唐代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并日“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其所著《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价值。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贯穿于临床医疗实践,如人参补气汤是治疗中风时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清代叶天士《温热论》中指出治温热病“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是控制其发展的积极措施;并充分体现在护阴保津的治疗原则上。

  中医“治未病”思想经历五千年的临床实践与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病盛防危、新愈防复”等方面。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未病先防《黄帝内经》日“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并且认为避邪与精神调养在预防疾病中非常重要。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屋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遭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指出了摄生养慎对未病前预防疾病有积极意义,并介绍了具体的预防措施。提示人体若能内养正气,外慎风寒,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相适应,就可以抵御外邪侵袭,避免疾病发生,这是预防疾病的关键之所在。

  已病防传张仲景《金匮要略》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他依据脏腑病证的传变规律,以治肝实脾为例,系统阐述了这一传变规律,提出了治肝补脾,防止传变的原则。指出在治疗疾病时应注意照顾未病的脏腑,防止疾病的传变途径,防其蔓延为患,使疾病向痊愈方面转化。病盛防危对病情较重者,应采取积极救治措施,防其逆变,这是治未病思想的更深层次的体现。

  《伤寒论》“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指出所有急危重症,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若能防患于未然,在关键的时刻及时救治,多可转危为安。

  病愈防复疾病初愈,人体阴阳平衡还没有完全回复,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此时需注意调摄,防止疾病复发。如张仲景《伤寒论》“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大病瘥后,劳复者……”,均提示病愈后需注意调护,防止疾病复发。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展示了中医学科学性和超前性,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从疾病医学到健康医学的转化,即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化。2脾胃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

  脾胃与治未病有着密切关系。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结局是正邪相争的结果,其中正气是关键。《黄帝内经》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后天之本,是人体正气的重要部分,如《金匮要略》言“四季脾旺不受邪”,即指脾胃在人体四季抗御外邪中起着重要的防卫作用。脾胃的盛衰,关系到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李东垣《脾胃论》日“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邓铁涛亦言“内在的元气充足,则疾病无从发生。元气充足与否,关键在于脾胃是否健旺”、“脾胃的健旺,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强健,身体没有弱点给疾病以可乘之机,则不易成病;既成病之后,调理其脾胃则病易愈”。因此,人们平时应注意节饮食,慎起居,劳逸适度,保护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扶助正气,防止疾病发生。既病之后,亦当调养脾胃,防止疾病传变与加重。

  《金匮要略》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通过实脾,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气血化生,能防止肝病进一步发展,并且能直接治疗肝病。慢性肺病常常见气短、咳痰等气虚、痰湿症状。中医学认为脾胃属土,肺属金,脾土生肺金,是谓母生子;治疗上虚则补其母,即肺虚当补益脾土。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故而慢性肺病咳痰亦当治脾,健脾以绝生痰之源。此外,心病常见心悸、气短、憋闷等症,多因宗气不足,不能助心行血,故当健脾益气以化生中气。肾病常见乏力、纳差、面色萎黄等症,肾病及脾,导致脾虚;同时脾虚则后天不能滋养先天,导致肾病进一步恶化。

  温热之病,易于伤津伤气,治疗上当注意保护胃气。叶天士谓“留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即指治疗温热之病当以顾护脾胃之气为要。胃气是机体健康的体现,胃气旺盛又是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所谓“得胃气者昌,失胃气者亡”。脾胃健运,患者能进饮食与药物,气血生化有源,药物能驱除邪气,便有了生机。病瘥防复,亦当调养脾胃。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受损,阴阳未平。若不注意调摄,极易病复。必须注意调理脾胃,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阴平阳秘,方能康复。

  3脾胃疾病防治中“治未病”思想的具体应用

  3.1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是以胃肠道功能失调而无器质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痛、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等等。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往往反复检查和就医,造成患者经济和精神负担,以及医疗资源浪费。我们在社区医疗以及临床实践中,对这类患者按照“治未病”思想给予饮食、情志、劳逸等方面的综合调理与健康教育,预防其发病或复发。如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四时养生”理论,指导患者避邪气,扶正气。春季风气主令,当注意避风寒、毋食辛辣发物;夏季炎热,当适当进食绿豆、西瓜等降暑之品,但忌大量使用寒凉食物,如冰淇淋等;秋季干燥,注意补充水分,多是肥润多汁之品;冬季寒冷,当注意保暖,可食羊肉、大枣等温阳阳气之品。以“五神脏”理论及情志学说指导患者调节精神情志。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生于五脏,太过、持久、郁抑均可伤五脏动六腑,致百病丛生。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愉悦,安闲清静,防止过激情绪,达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目的。生活饮食作息要有规律,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饮食有节,是指饮食宜定时、定量,不宜偏嗜、过食、过饥等。否则易引起脏腑气血病变。如“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同时中医学注重食疗,认为“药食同源”。《黄帝内经》日:“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合理搭配即“气味合而服之”有利于改善体质或辅助药物治疗疾病。如健脾消食白萝卜、益胃润肠吃香蕉、温中助阳扁韭菜、暖胃散寒大茴香等。此外中医独特的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导引、气功、按摩等养生保健方法以锻炼身体,保持阴平阳秘。

  3.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程较长。中医学认为“久病必虚”,长期胃炎,往往损伤脾胃功能,脾胃失健,纳运失司,气血化生之源不足,往往会导致脾胃虚弱。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慢性胃炎患者多见面色萎黄、肢体困倦、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脉象细弱无力,或胃脘隐痛、H干便秘、舌红苔少等临床症状,即为脾气虚弱或胃阴受损之候,故而在胃炎治疗的早期以及慢性胃炎的全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顾护脾胃,或健脾助运,或养胃滋阴。治疗上以四君子汤或益胃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此外,胃病初起在气,久病则由气及血,渐致血瘀,胃络痹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病初期在气,久则入血,络脉瘀阻”。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同时也是致病因素,慢性胃炎病变过程中,瘀血一旦形成,则可使胃络痹阻,胃失所养,造成胃粘膜的萎缩性改变。临床常见慢性胃炎患者出现胃脘疼痛、痛处固定、时或有针刺样痛、舌质暗或有瘀斑等表现,即为瘀血内生之候。故我们临床治疗慢性胃炎常用活血化瘀之品如三七、丹参、蒲黄等,防止瘀血形成,同时具有预防癌变作用。

  3.3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非特异性炎症,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常见疑难消化疾病。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特别是轻中症)1临床疗效较好,尤其在维持治疗、预防复发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在临床研究中,认识到溃疡性结肠炎多在先天禀赋不足或脾胃功能失健基础上感受湿热之邪,或是恣食肥甘厚味,酿生湿热,或寒湿化热客于肠腑,气机不畅,通降不利,血行淤滞,肉腐血败,脂络受伤而成内疡。其活动期虽以湿热内蕴肠腑、气滞血瘀、肉腐血败之病理变化为主,但是往往仍可见纳差乏力、面黄舌胖、脉弱等脾胃虚弱的临床表现,尤其是慢性持续型患者。同时缓解期患者多表现脾胃虚弱、大肠不固、湿热留恋之候。我们临床治疗始终坚持以健脾为主,防止湿热之邪损伤脾胃,或扶正以祛邪,往往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溃疡性结肠炎往往容易复发,导致病情迁延难愈。我们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复发时往往有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存在;病理体质表现为脾肾虚弱及湿热瘀血余邪留恋。

 

作者: 2009-7-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