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邓跃毅:也说“肾为先天之本”

来源:家庭用药杂志
摘要:中医医院肾科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因腰酸乏力、头晕耳鸣、神疲健忘等来求治,要求补肾。这反映出大众意识中的几个问题,一是误认为肾病即是肾虚,把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混为一谈。肾为先天之本说的来源中医学古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素问·。中医认为。...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医医院肾科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因腰酸乏力、头晕耳鸣、神疲健忘等来求治,要求“补肾”。他们认为把肾补好了,其他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反映出大众意识中的几个问题,一是误认为肾病即是肾虚,把中医的肾与西医的肾混为一谈。二是易听信不法广告中的宣传,盲目补肾,随意买药。结果产生不良的后果。

    “肾为先天之本”说的来源

    中医学古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金中间匮真言论》篇有“夫精者,生之本也”的论述,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有“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的记载。中医认为。肾藏精,而肾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至明代李中梓在其《医宗必读·肾为先天脾为后天本论》中明确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认为“肾”先他脏而成,并对他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其意即在于强调胎儿时期“肾”之功能对胎孕发育过程中其他脏器形成推动作用。

    强调“肾为先天之本”,主要就是认为肾在体质强弱、生长发育上具有重要作用。数百年来,“肾为先天之本”被后世医家广为引用。对中医临床防病治病、优生优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现代一些中医学家从“肾为先天之本”出发,认为肾与胚胎干细胞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中医肾与西医肾的异同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主骨,生髓充脑,其华在发”“肾藏精,主人体发育与生殖”“肾开窍于耳与二阴”等等,其含义十分广泛。中医的肾如出现病变主要表现即为肾虚,可出现肾精亏虚证,肾气不足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等,临床表现为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生长发育迟缓、水肿气短、性功能减退、潮热盗汗等。

    目前西医认为,肾是调节水液电解质平衡、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的器官,主要功能是滤过、重吸收以及分泌一些内分泌激素。西医的肾病主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病理改变。临床上出现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下降等。

    虽然中医的“肾脏”名称与西医的“肾脏”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有着许多不同。从西医的角度来看。中医“肾脏”的功能包括了泌尿、内分泌、神经、呼吸、运动与生殖等多系统的功能,远远超出了西医“肾脏”的功能。中医所说的肾虚可以出现在西医的各个系统疾病中,当然西医肾脏病的病人中有很多也表现为肾虚证。

    肾虚为虚症之本

    肾藏精,而肾精根据不同的作用可分为肾阳和肾阴。五脏六腑的阳都靠肾阳温养,五脏六腑的阴都靠肾阴滋养。肾的功能涉及到生长发育、生殖、衰老、呼吸、排泄、运动等。因此肾虚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生理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精气衰退,出现活力减退、容易疲劳、齿落发脱、耳鸣耳聋、尿频尿多、性功能减退等衰老现象。在病理上,在人体各脏腑疾病时,均可出现肾虚的表现。

    据此,一般认为肾虚为虚证之本。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只要有肾虚的情况存在,均有补肾的必要。

    但是,如果在炎症活动期盲目补肾,反易致闭门留寇,使病情迁延不愈,此时应先祛邪而后补肾。最后需指出的是,补肾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然,肾阴虚者用了补肾阳的药或食品,反会加重病情。

 

作者: 邓跃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