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孙清廉:“治未病”概要

来源:中医药报
摘要: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挑战》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这表明,世界医学的发展重心已经从治病向防病转移。一、中医治未病的深远意义如果现在让人们回答医学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医学的任务就是治......

点击显示 收起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挑战》的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这表明,世界医学的发展重心已经从“治病”向“防病”转移。在这种大前题下。从2007年以来我国开展了“治未病”的试点研究工作,现在全国已有多处“治未病中心”正式挂牌工作,深受广大民众欢迎。

  一、中医“治未病”的深远意义

  如果现在让人们回答医学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医学的任务就是治病,因而医学就是关于疾病治疗的科学。然而大量的社会实践却告诉我们。针对疾病治疗的医学思想和行为,虽在降低病死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没有使人类的患病率降低,严格来说还导致了患病率的不断增加,比如医学与药物治疗的男一面导致了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指出.在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中,现代医学的影响率只占8%。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心理压力增加。使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我国从1999年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慢性疾病激增。因而使卫生体系担负着沉重的压力。那么我们如何让亚健康者向健康转化,如何降低老年人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何减少因病致贫的出现,这一切都要求医学应从治疗疾病为主导,向维持健康为主导转变,重预防、“治未病”.使广大民众逐步形成维护健康的意识,并了解其方法和措施。尽最大努力使人们不得病或少得病,摆脱疾病困扰,让自己掌握健康长寿的主动权。“治未病”的思想源于我国现存的最早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书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后来。“治未病”的思想一直被医家所强调。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进一步指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起之病。”然而不幸的是.后代这种“治未病”的思想逐渐被淡化.甚至被“治已病”所代替。正如古代有一个故事说: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其中哪一个最好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你为什么最出名呢?”扁鹊说:“我是治病于严重之时……使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我二哥治病是治病情初起,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而大哥治病。,是治病于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以为他水平一般,其实他的医术最高。”这则故事即说明了扁鹊对。治未病”的重视,也说明了很多人。重治轻防”的思想是比较严重的。

  世界性医疗危机的不断出现,迫使人们对医学的目的开始反思。为此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说到底就是将医学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

  从“治病”到“治未病”只一字之差,则蕴含着深刻的变革.即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以疾病诊断治疗为中心,转向以维持、促进人的健康为中心。“上工治未病”就是指导人们消除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医无事之前。“治未病”是中医学的健康观,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权利。二、哪些人应该重视“治未病”。

  专家指出“治未病”的“治”是管理、治理的意思,它主要包括三层含意:第一是未病先防。因为许多疾病往往处于隐潜阶段,表面看起来没有明显表现,而实际上已潜伏着严重隐患。“治未病”就是在没有发病之前预防其疾病发生;第二是既病防变。在已病的情况下,与已病部位相关的脏器往往处在“病前状态”。“治未病”就是在已病之后防止其进一步发展:第三是“瘥后防复”。就是在病愈之后防止其复发。所以,以下三类人群应该是“治未病”的主体:

  亚健康人群这类人虽然在临床检查上还没发现严重的器质性病变,但他们确时常感到身心不适,比如经常感到疲劳,睡眠质量不高,食欲不好.精神紧张焦虑等。这类人往往处于疾病与健康中间,若不重视干预,不重视养生保健,以后就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慢性病患者这类人以中老年人居多,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癌症与胃肠、肝胆疾病等。这类疾病往往病程长,及时采取各项干预措施就可消除或减少精神、心理问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的影响。

  病后康复者病后康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加强养生保健。防止疾病复发。

  中医“治未病”中心的成立,就是建立一个中医模式的健康管理体系:通过体检。建立档案,进行跟踪,进行健康干预,并进行养生保健的生活行为指导,从而达到“防重于治”的目的。

  三、“治未病”的防治要点那么我们如何“治未病”呢?专家认为.体质辨识应该是治未病的重点。重视人的体质状态。在防病治病上。从具体的人出发,权衡干预措施,体现以人为本,通过中药、食疗、按摩、针灸、运动疗法等治疗与调整,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治未病”的方法.尽管对不同情况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尽相同,但以下方法和认识却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平衡心态中医和现代医学都特别强调,人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中医早在<内经>就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认识到生气、动怒以及忧、思、悲、恐、惊等过度情绪刺激是“百病之源”。所以,中医始终把治病“治心”放在了防病健身/略疗疾病的第一位。其一,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人们应尽量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刺激。其二。医生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不仅应解决其身体疾病,还要关注其心病。宽其心志。答疑解惑.与患者的心灵拉近与沟通,是治疗身病的基础。医生应从了解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人手,针对与病情有关的心理、情感障碍,使用开导、暗示、鼓励、转移、娱乐等多种心理疗法。为患者开出可操作、能实行的心理疗法处方。在帮助患者消除精神障碍的同时,再通过辨证实施其他各种治疗方法。这样就会达到最佳治疗功效。和调五脏不论是强身健体,还是防治疾病,都应特别关注对五脏的调理,如补养心血、舒肝解郁、健脾养胃、宣畅肺气、调补肾气等。其中特别强调对脾胃的保养。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津液、精气的生化之源。脾胃健壮、饮食合理则身体强健而疾病少。所以,中医自古就特别重视食疗。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孙思邈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养生也。”又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察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所以主张,凡治病应先从脾胃人手。俗语说:“虚不受补。”脾胃是否健壮,不但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也会影响药物的消化吸收。若胃气一败。既失去恢复健康的营养基础,也不能使药物直达病所。特别是重病、久病之人,服药太多太杂。若不加强脾胃的护理保养,则正气更难恢复,疾病也更难治疗。所以,重视脾胃的护理调养,是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重中之重。运动健身 “生命在于运动”。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是否畅通,新陈代谢是否正常,机体免疫能力的大小,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的快慢等,无不与运动有关。华陀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如太极拳等.无不体现了运动对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在既病之前,运动疗法强身健体,属于预防范畴;而在既病之后,运动又具有治疗和康复的意义,对药物治疗可起到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科学用药中医认为“凡药都有三分毒”,虽人参、甘草久服也必有偏性。所以,中医防治疾病必须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指导用药。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特别重视强调人的体质,重视“天人合一”。从“整体观”出发。“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这对提高治疗疗效。预防与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中医“治未病”的意义除表现在健康之外,其社会学的意义也非常重大。如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开展了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全民健康教育,结果使很多疾病的发病率迅速下降。因此随着我国“治未病”的开展和普及,肯定会取得更重大的社会成果。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