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室性期前收缩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之临床研究(问题与展望)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摘要:虽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本病的药物剂型较单一,不能有效的处理心悸、胸痹等急重症。而临床、动物实验、药理学、毒理学的综合研究也将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点击显示 收起

        虽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本病的药物剂型较单一,不能有效的处理“心悸”、“胸痹”等急重症。②用药差异较大,可重复性差。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依次为甘草,丹参,麦门冬,苦参,黄芪,桂枝,当归,五味子,党参,生地黄,酸枣仁,龙骨(齿),川芎,牡蛎,瓜蒌,黄连,太子参,红花,赤芍。③药物剂量差异较大,限制了大规模多中心研究的开展,增加了进行相关研究的难度。④实验研究相对欠缺,不能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展开实验设计。⑤部分报道,缺少对比研究,疗效难以得到认可。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针对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运用新方法、新思路加大研究力度。而临床、动物实验、药理学、毒理学的综合研究也将为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