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弃泻拾补治便秘

来源:健康报
摘要:便秘是常见病、多发病,服用泻药、润肠药成了许多患者常年必不可少的功课。而反泻为主、以补为主治疗顽固性便秘的新法,能收到很好的疗效。便秘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情绪紧张、焦虑引起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紊乱。肠道运动迟缓,内分泌失调。...

点击显示 收起

  便秘是常见病、多发病,服用泻药、润肠药成了许多患者常年必不可少的“功课”。这种以“泻”为主的治法,常让人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而反“泻”为主、以“补”为主治疗顽固性便秘的新法,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便秘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情绪紧张、焦虑引起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紊乱;肠道运动迟缓,内分泌失调;肠道运动亢进,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肠道痉挛性收缩;肠道所受的刺激不足,饮食过少或食物中纤维和水分不足;排便动力缺乏,膈肌、腹肌、提肛肌收缩力减弱等。便秘看似小病,但往往出乎意料地引起严重后果,对同时兼有心脑血管疾病者更是“定时炸弹”,可引发心脏病、中风,像马季就是死于排便时用力过猛导致的心脏病发作。

  目前,临床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便秘均以刺激局部神经、增强肠蠕动,即以“泻”为主。但泻药如大黄、芦荟、番泻叶、双酸酚酊等均含有恩醌,人体对恩醌可产生依赖性。此类药虽可很快见效,但泻得过猛、过快,可使体内水分迅速流失或导致体液匮乏,病情反而会加重,进入恶性循环,而且还能引发黑便病。我们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治疗便秘。

  便秘者以老年人为主,而且很多人并非大便干燥,而是多日无便意,说明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老年人已动力缺乏,气机不畅。中医治疗应“以补为通,以补治秘”。据此,我们确立了调肝理脾、补肺强肾、通腑润肠的治则,研制了新中药制剂扶本润肠舒。

  这一全身调理、补益的新疗法的原理是:“肝脉绕后阴”,调肝可通达大肠脉络;“小便属清道属气,大便属浊道属血”,肝藏血主疏泄,调肝以充盈气血;“脾主运化”,理脾以达健运,充盈水谷精微;“肾主二阴,司开合”,强肾以助元气,增加排泄动力;“肺与大肠相表里”,补肺以助百脉,强壮大肠功能,调节排泄,以助通畅。一般两三天即见效,病情严重者最多服药一个月。这种方法虽比芦荟润肠丸等慢一点,但由于能够治本,所以不易复发。 
作者: 辽宁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教授 田振国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