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中医疗法点穴疗法

牙痛的点穴疗法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穴位:合谷内庭二间手三里颊车等操作步骤:泻合谷为主。夜晚睡觉牙痛者为胃热,加泻内庭穴。上牙痛属于胃,局部配穴,取颊车、耳门、丝竹穴等穴,作压穴法。下牙痛属于大肠,局部配穴取颊车、大迎穴,作压穴法。...

点击显示 收起

穴位:合谷 内庭 二间 手三里 颊车等
操作步骤:
泻合谷为主。夜晚睡觉牙痛者为胃热,加泻内庭穴。大便干燥者,为大肠有热,加泻二间、手三里穴。上牙痛属于胃,局部配穴,取颊车、耳门、丝竹穴等穴,作压穴法。下牙痛属于大肠,局部配穴取颊车、大迎穴,作压穴法。肾虚牙痛,补太溪穴。牵掣头痛者,加补列缺、风池穴。如果是虫牙痛,仍按前法治疗,并加泻行间或太冲穴。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合谷穴宜交叉取(即左边牙痛,取右侧合谷;右边牙痛,取左边合谷)。再循按肩髃穴至合谷穴的手阳明经,或循推手阳明经36次(即曲池至合谷穴)。肾虚者,补太溪农穴,并辅助以循按法(由太溪穴循按至膝内侧附近,或由太溪穴向复淄穴循推81次)。
点穴次序:由上而下,依次点穴。
治疗效果:火牙痛,或阴虚牙痛,1-2次即可治愈。如牙龈化脓,则须放脓。虫牙痛,一般仅能收一时之效。
作者: 2007-7-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