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中医疗法点穴疗法

手部点穴按摩防治漏肩风

来源:中医药报
摘要:在防治上以疏经通络,祛风散寒,和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松解粘连,促进病变肌腱和韧带的修复,使紧张痉挛的筋肉得以放松,肩关节的功能也就随之得以恢复。笔者通过手部点穴按摩方法,用以防治漏肩风,收效良好。在双手手部分别选取如下穴位:列缺:列缺系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八脉交会之一,通任脉。......

点击显示 收起

        王女士,50岁,职员。自述患漏肩风有五、六年时间,后来病情越发严重,形成粘连,左臂已无法抬举、后伸,日轻夜重,夜里痛不可支,已经根本无法入睡。虽经封闭、推拿等多种方法治疗,未见好转,痛苦不堪。

        漏肩风,因其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故也叫五十肩,冻结肩、凝结肩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它是一种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症。

        漏肩风的发病原因,中医认为主要有筋骨损伤,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等。在防治上以疏经通络,祛风散寒,和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松解粘连,促进病变肌腱和韧带的修复,使紧张痉挛的筋肉得以放松,肩关节的功能也就随之得以恢复。

        笔者通过手部点穴按摩方法,用以防治漏肩风,收效良好。

        具体做法是。在双手手部分别选取如下穴位:

        列缺:列缺系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八脉交会之一,通任脉。列缺,主汗出、四肢肿。《马丹阳十二穴治杂病歌》中指出。列缺可治“遍身风痹麻”。

        具体位置,在前臂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可采用大拇指同身寸取穴法,即以受术者大拇指指骨关节的宽度为1寸,以下皆同),侧掌取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是穴。

        通里:通里系手少阴心经之络穴。可治肩肘臂内后侧痛。《马丹阳十二穴歌》有治“实则四肢重”之说。

        具体位置。仰掌。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当人体站立。双手自然下垂,手掌向前,靠近身体前正中线者为尺侧,反之则为桡侧。以下皆同),腕横纹上1寸。

        中渚:中渚系手少阳三焦经“输穴”,“输主体重节痛”,可防治肩背肘臂酸痛,故《肘后歌》有:肩背诸疾中渚下。又阳经“输穴”配五行属木,应于肝,肝主筋,故此穴可疏筋止痛。

        具体位置.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后的掌骨之间,当液门后1寸。握拳取之。

        合谷:合谷穴别名:虎口。系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治疗范围甚广,同样可防治肩背臂痛,系全身镇痛之要穴(孕妇不宜重手法)。

        具体位置。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大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边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是穴。

        曲池:曲池系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可防治手臂肿痛,上肢不遂,手肘无力等。故《马丹阳十二穴治杂病歌》中有治“筋缓莫梳头”等。

        具体位置,曲肘成直角,在肘横纹桡侧凹陷处取穴。

        后溪:后溪系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系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同样有“输主体重节痛”,可以防治肘臂及手指挛急。

        具体位置,在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五掌骨小头后缘,赤白内际处取穴。握拳时,穴在掌指后的横纹头处。

        颈肩穴:颈肩穴系全息反应对应穴位,有防治颈肩不适作用。

        具体位置。约在第二掌骨桡侧远端1/4和3/4交接处。

        在点穴按摩之前,要将指甲修短洗净。用大拇指指端偏峰针对上述穴位进行有节奏的点压按摩。手法宜先轻后重再轻揉,循序渐进,点压穴位时要有一定深透力,以达到略有酸、胀、痛、麻、等“得气”感为度。每分钟频率约同呼吸次数.每穴约4~5分钟,每次1小时左右,术后,通体温热微汗,自感舒泰,随后,喝杯白开水。

        手为四肢之“末”,是阴阳之气会合的部位,刺激手部这些穴位,更容易激发经气,利于促进经脉疏通,行气活血。散瘀化结。疏筋活络,以达营阴阳,濡筋骨,滑利关节的作用。

        王女士经点穴之后,漏肩风终于得到了康复,喜不自胜。二年后,随访未复发。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