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闲来读点医学书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业余时间喜欢学点医,对中医更是情有独钟,接触中医,已有几十年了。1960年10月的一天,我突然喉痒咳血,旋即求诊于县中心医院的一位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老中医说我脉弦数,咳血是肺结核引起的。经拍片诊断,果然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活动性病变,我对这位老中医如此精湛的医术深表由衷的钦佩,同时我......

点击显示 收起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业余时间喜欢学点医,对中医更是情有独钟,接触中医,已有几十年了。

  1960年10月的一天,我突然喉痒咳血,旋即求诊于县中心医院的一位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老中医说我脉弦数,咳血是肺结核引起的。经拍片诊断,果然左上肺浸润型肺结核活动性病变,我对这位老中医如此精湛的医术深表由衷的钦佩,同时我也把治愈肺结核的希望寄托在这位老中医身上。经过3个多月的中医治疗,果然痊愈康复,几十年来从未复发。老中医每次处方,我对治疗方案、所投药味总要寻根究底问个所以然,而老中医也像向徒弟授业那样不厌其烦地给我分析讲解。

  “久病成良医”,3个多月的治疗,我也初步摸到了些中医治疗肺结核的门道,同时对祖国医学宝库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我就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简明中医内科学》。这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只要细细研读,就能够“无师自通”。我利用业余时间每章每节反复仔细看,对中医在各种疾病治疗过程中的辨证论治初步掌握了一些皮毛。为了想再钻得深透些,我又请教了这位老中医,他向我介绍了一本《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此书已绝版,只有在旧书店里才有可能买到。于是我日夜企盼着能买到这本书。1980年12月的一天,我在旧书店里终于买到了这本书。我如获至宝,细看里面内容,完全是通过形象思维生动地表达出来的。读古籍中医书简直跟读古诗文一样有趣。以后我又先后从旧书店买了《温病条辨》、《雷氏时病论》、《中西温热串解》等书。

  中医学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治疗疾病的一门科学。其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知识内涵,要学好、掌握好绝非易事,无论是初学入门或入门以后都要不断学习,阅读有关书籍,从中汲取精华,才能广开思路。泛读是指要博览医著、广阅杂志。无论是古代经典医籍、百家著作和现代中西医学杂志均要有重点地选择阅览,博采众长、融古通今。没有广博知识,则临床实践有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读书切忌死读书,读死书,要择其善而从之。绝不能存门户之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任何流派,既有所长,也有所短。读书过程中要善于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忌生搬硬套,墨守成规。古代医书《内经》、《伤寒论》,要多读数遍,方能有所领悟。《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是临床应用的典范,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是一部总结临床经验结晶的著作。

  学习任何一样知识,都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补肾成药中,首推有千年历史的“六味地黄丸”。我就对组成“六味地黄丸”的六味药仔细思考琢磨了一番。熟地滋肾水,添精益髓,用山萸肉养肝阴,防止肝木盗肾水之气,再用山药补脾土,启水津以滋肾,用丹皮清心包络,泻火邪,心肾相交以安肾,茯苓、泽泻化气利水,补中有泻,以泻为补,不偏不倚。肾为先天之本,肾水足则精髓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都是肾虚的表现,而六味地黄丸则能治之。我最近几年来,冬令进补,只服六味地黄丸,从立冬起到第二年立夏,持续服半年左右。如今虽年逾古稀,但腰背一如青年时模样,身高仍保持青年时1.75米的高度,记忆力也没有减退。

  如今,我当然称不上是一名中医师,也不奢望使自己成为一名中医师,只是通过学点医,增加些卫生保健知识,无病自觉防病,小病不求医,延年益寿,如此而已,亦一乐也!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