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也谈中医思想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来源:中医药导报
摘要:在科学发展的今天,现代医学似乎成为衡量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有关废除中医的言论此起彼伏,中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的所谓大家们在对中医缺乏最基本认识的前提下,对中医妄加评论。中医是中国古代整体论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集大成者,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

点击显示 收起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现代医学似乎成为衡量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有关废除中医的言论此起彼伏,中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对中医持怀疑态度的所谓大家们在对中医缺乏最基本认识的前提下,对中医妄加评论。中医是中国古代整体论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集大成者,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目前西方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出现了瓶颈问题,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处理社会与经济、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巨大障碍。以整体论思想为基础的中医不仅将大大促进全世界医学的发展,而且它的一系列思想和方法可应用于探索生命现象等复杂科学领域,甚至可以应用于解释整个宇宙的诞生与演化。

  1  整体观念和天人合一理论

  任何医学都不能没有整体观念。整体观念作为一种医学理论图景的预设,始终支配和引导着医学理论的发生和发展。整体观念的产生,不仅有其特定的物质条件,而且必然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无形而化生的“元气论”构成中国古代“大化流行”的整体观。用这种方法在观察客观事物时,既不感到有把对象分解为单元、要素和特定基质的需要,也不认为有按某种严格的、清晰的逻辑形式进行分析和推理的必要。由于其出发点不是关于事物的个体或局部的微观认识,而是求得一种大尺度水平的整体认识,因此,最终获得的是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或宇宙整体的同构认识。这种整体思维在中医学中产生了同样的效果。中医的整体观念强调的是整体的联系性、有机性和不可分割性,一方面与外界有机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自身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天人合一思想是东方与西方文化表现上的又一独特之处。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从天和到人和,再到天人相和,反映了农民朴素直观的农耕文化意识”,人们通过同构规律类推天人相关性,从自然现象“参验”人体的内在规律,亦可通过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领悟天地自然运行规律。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渗透于祖先们的意识中,使他们走上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探索天地宇宙社会的人生之路。这种宇宙观比其他任何哲学思想产生都早,后世的文化传统、科学技术无不有它的折射,中医天人相应说则是直接的体现。中医在《黄帝内经·素问》的“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倡如何顺天时。把天和人看作同一个系统,使得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具有内省性、保守性(保守绝不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讲求整体、注重传承,另一方面又具有全方位的开放性。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最能体现全方位的开放性,其最主要的表现,是在气一元论基础上认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开放性。由于这种开放,中医与许多学科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故常被解释成“哲学医学”、“全息医学”、“生态医学”等。中医具有全方位开放性的同时,具有不可强分的整体性,割裂地分析不利于对它全面地理解、掌握和发展。

  2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描述一切事物和现象既对立又统一的正反双方的概念。阴阳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进行着“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竞争。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当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都可发生疾病,即“阴阳失调”。《黄帝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还发现,把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大致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可以方便地描述这些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种基本类型称为“木、火、土、金、水”五行。这里的“行”字来自易经(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中“行”字的含义是运行的意思。许多人把五行当作是迷信或伪科学的东西,就是因为他们误以为中医中的“五行”是组成人体的五种物质实体。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已经用西方科学的观点对五行概念做过阐述:“五行的概念,倒不是一系列五种物质的概念,而是五种基本过程的概念。中国人的思想在这里独特地避开了本体面。”

  阴阳、五行作为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哲学概念,是中华民族祖先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所获得的智慧。中医不是没有解剖基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其死可剖而视之”的记载。《黄帝内经·灵枢》的“骨度篇”、“肠胃篇”、“平人绝谷篇”等篇章,就记载了比较准确的人体内部解剖结构的数据。但为什么后来没有象西方医学一样走上解剖医学之路呢?众所周知,生命会由于肉体的肢解而不再,但生命并不就只是肉体,因而精确细致的解剖并不能完全把握或认知生命,即使现代西医学的解剖已经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其对生命的把握或认知仍难免有捉襟见肘之嫌。科学家朱清时说:“物理学不可能取代化学,精通化学并不意味着我们了解了生命。同样地,懂得了人体的生理结构和机能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的规律。”

  3脏腑及经络理论

  在人体功能结构的认识上,中医学将整个人体的功能系统概括为以五脏为核心的脏腑系统,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脏腑理论。以今天的观点来看,虽然五脏也有它的结构基础,但在实质上五脏并不是一种以独立的形体结构为单元的存在,而是以功能活动为单元的存在,心、肝、脾、肺、肾实质上是奎体五个大的功能系统,这种系统已经远远超越了某个单一的形体结构单位,而是多个形体结构单位相互协作的结果。正因为如此,五脏的心、肝、脾、肺、肾才不能等同于解剖学上的结构独立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比之西医学的组织器官理论,中医学的脏腑理论更科学地揭示了人体横向功能系统的实质。虽然中医学只是从总体上揭示了人体功能系统——脏腑的实质和基本功能,然而它却在理论上展示了作为一种程序系统的人体功能系统不同于解剖学实物结构系统的根本特性,这对我们从本质上把握人体功能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今天,科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显示,机体的功能活动是以一种超越结构单位的系统质的方式产生存在的,那种以物质结构单位为基础来认识和理解机体的功能活动的方法具有无法克服的局限性;而要克服这种局限性,就必须确立以功能程序系统为中心的研究方法。这也显示中医学的脏腑理论是一种在今天认识和把握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实质和规律的十分有价值的理论。

  对经络的定义,有人误认为是流通血液的脉管。经络绝不是脉管,而是人体生命能量状态的信息线,是人体生物电的线性通道,它触及人体所有的脏腑和组织,当然也包括脉管(或者说血管)。经络的生物电转化成的一种动力,传统中医称为“经气”。通过经气的作用,经络使人体脏腑与肌肤体表、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组织进行着信息沟通,从而成为促进人体气血流通、协调脏器组织生理的信息网线。因此,经络才被作为通过体表来治疗内脏疾病的长臂触手。作为人体能量状态的信息网线,经络虽解剖视之而不见,但其存在却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其重要性也非同小可。中医在《医门法律》中就说了:“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临证时,假若“脉证不一难确断”,那就“但从经络究病机”。经络对针刺、艾灸、按摩等临床外治法的指导,那意义就更大了。

  4藏象及辨证理论

  藏象学说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所蕴涵的哲学思想规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性质和走向。藏象学说中的“藏”是实质器官和功能的统一体,且更注重功能性。那么“象”又是怎样呢?《灵枢·刺节真邪篇》日:“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所以知行气之多少也。”此处的“苇蒲”即为“渐洳”的象。“象”是“藏”的一种状态,一种可阅读有表现场的状态。《内经》吸取《周易》“观象”、“取象”方法,以“象”作为医学理论思维的起点和研究的对象。为了搞清楚“象”的内容就需要结合以往的医疗经验、医学知识,结合哲学分类思想,对“象”进行医学类别属性整理、归纳,从而形成探索人体生理活动规律的学说。再经过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确定其相对合理性,形成了外在“象”与内在“藏”有机联系的理论。如中医藏象学说将疏泄、胆、目、筋、酸味、春季、风等划归为一类,统归于肝,就是因为它们之间有“象”的关联。显然,它不是生命体形态构造原型及其功能的描述,而是探讨生命活动规律的联系性原则,因为这种归类并非以体内的组织形态结构为依据,而是以外在“象”相关属性的整合为依据,概括的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方式。

  中医学是象(状态)医学,西医学是结构(组织)医学。从中医特点出发,辨证论治也可称为辨象论治,一个证是由若干个“象”组成,通过对“象”与“象”之间联系的分析、归纳和综合,找出之间规律性的东西,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最根本目的就是要调节机体状态趋向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恢复健康“象”。如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人们认识到,仅仅着眼于个别变量的对症治疗法只能取得很小的确定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必须考虑到更多的外在现象。如果不仅看到头痛,而且注意到头痛的部位、轻重、时间,注意到出汗、脉象、舌象、面象、睡眠、年龄、性别、情绪等一系列情况,注意到一组相关的综合“象”,以综合“象”作为认识疾病特征的标准,信息增多了,机体状态的辨识就更加细致准确了。

  “象”是全息性的,证型也是全息性的,在此基础上确定选用的复方也是全息性的。论治过程就是调控过程,是根据全息进行的整体调整,不是针对局部某个细胞、分子、基因进行调整的,也不是针对某一个代谢环节进行调整的。这就是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在指导思想上的区别。 

  5结语   

  中医理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科学模式在外“横看”中医,是永远无法识别它的真面目、体会到其中真谛的。探究中医思想体系的文化根源及科学价值对促进人类生命科学的发展,解除现代医学对其桎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刘 洪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