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医学与人学研究概述

来源:中医药文化
摘要:上世纪80年代,科学界泰斗钱学森教授首先提出人体科学的概念,继而在90年代,哲学界黄楠森、夏甄陶、陈志尚等一批教授提出人学的概念,他们认为,人学同科学一样,是一种可以从人的行为的经验研究中推论出来的理论构建,并逐渐将人学作为一门学科,欲建立起其系统的理论体系。从人学这个概念的提出来看,其还算不上不是一......

点击显示 收起

    上世纪80年代,科学界泰斗钱学森教授首先提出“人体科学”的概念,继而在90年代,哲学界黄楠森、夏甄陶、陈志尚等一批教授提出“人学”的概念,他们认为,人学同科学一样,是一种可以从人的行为的经验研究中推论出来的理论构建,并逐渐将人学作为一门学科,欲建立起其系统的理论体系。从“人学”这个概念的提出来看,其还算不上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如黄楠森教授所言:“作为一门科学的人学可以说正处于方生未生之间。”  但另一方面,人学又在各门学科中无所不在,人学思想更是早在文明的早期便已萌生。古希腊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及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两个命题的提出,标志着真正哲学意义上的人学的诞生      。而中国先秦时期的“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以德配天”,“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夫民,神之主也”,“吉凶由人”,“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理想,孔子以仁为核心、老子以道为核心等诸子百家人学思想,提出了天人论、人性论、群己论、修养论、道德论等诸多论断,内容丰富、理论深刻、观点多元、论辩精辟,包含了中国人学后来发展的各种流派的思想萌芽。因此,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先秦人学和古希腊人学,是世界人学的真正起源        。然而,纵然人学思潮绵亘数千年至今,但究竟何谓人学,其性质、内容、对象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却未有明确定义,且各学术界看法不尽相同。本文将就人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范围做一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略谈人学与医学的关系。
    一、人学的概念
    “人学”一词是拉丁语“authropologia”的中译,但“authropologia'’后来被用来标识18世纪下半叶形成的一门科学“人类学”。后来西方学术界主张用“homonology”“science of man”来区别于人类学,马克思《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WissenschaftVon Menschen”亦被译为“人学”,然至今日,因为未能回答“人学是什么”的问题,而人学仍未有确定的定义。综观仁者智士对人学的认识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黄楠森、陈志尚等认为    ,人学是关于作为整体的人的学问。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这里人的学问,不是有关人的一切问题,也不是一切人的问题,都是人学。此观点明确是以“完整的个人及其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内容;强调人学是对一般的个人,而不是对一切个人构成的人类进行研究;亦非对人的某一侧面进行专门研究,而是对整体的人,即人的各个侧面进行综合研究,不但要揭示人的本质,而且要揭示人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体现“作为整体的人不仅从其横剖面来说是完整的,就其纵剖面来说也是完整的”。
    万俊人认为,人学是关于作为个体的人的学说。所谓人学,就是关于个人存在、本质和发展的学说。通过对各门有关人的具体科学的研究概括和哲学提升,系统地探讨作为个体的人的本质、价值、自由、尊严、权利及其存在和发展。它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实体存在的完整个人,这个完整个人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经验的存在,又是超脱于具体人称指代的;这个个人不仅是一种身心二元构成体,也是一个感受着、欲望着、思维着、意愿着、行动着的经验、情感、心理、理智、文化、道德、社会和历史的生成者。
    还有人认为,人学是关于人本身的学说。人学是一门对作为整体的人的本质、存在、价值等问题做形而上探究的学科。人学是关于“现实的人”的科学,包括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人学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人类学。
    以上对人学内涵和实质的解说不尽相同,但有其共识的地方。他们均认为人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介于人的哲学和人的科学之间,具有哲学和科学的双重J眭质。区别于那些具体的、经验性的关于人的科学,例如自然科学下的生物学、生理学等,社会科学下的经济学、伦理学、文学等,精神科学下的心理学、逻辑学等。从这方面来讲,人学可以概括为,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吸取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人学亦不同于“人的哲学”、人类学、人道主义等观点,其主题是以哲学的方式来反思关于人的各种根本性问题。例如陈志尚等认为对人学比较恰当的定位是:人学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但仍以哲学思维为主,横跨很多学科的新兴的综合性基础学科。这些观点基本涵盖了人学研究的内容。笔者认为,人学不能仅仅作为一门学科来建立,一门科学、一种学说来认识和研究。人学是在人类起源,人认识自然、社会及自身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变革,人类文化的进化演变,萌芽、诞生、丰富、发展、壮大起来的一种思潮、一种学问、一种认识、一种文化。正如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第二版中的人学条目所说:“与其把它看作是如同各种既成学科那样的实证科学,毋宁说它是哲学性的科学;与其说它是已确立的一个学科,倒不如说它是一种观点,一种认识态度。"人学具有鲜明的真实性和时代性,而非简单的定义所能够概括和诠释的。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更多地从研究人学的意义及价值上,来看待和定义人学。东西方文化之间,农业、工业、后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融,形成了古往今来人类生活的错综复杂,也造就了现代人学的丰富多彩。这种多元文化的发展格局,必然开启人学思想发展的新局面。
    二、人学研究的对象及范围
    对人学研究的对象,诸学者一致明确是“人”,然而又纠结在这个“人”的理解上。首先人学研究者们共识这个“人”是完整的(个)人,黄楠森认为完整的人是指与外部自在的物质世界相对应的一般人或人的世界;董武清㈦认为这个完整的人则是指以类的形式存在的人,即人类;韩庆祥口’认为人学的对象既不是人类,也不是一般人,而是“完整的个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叶舒宪隅’在《马克思主义人学初探》中这样定义:人学是关于“现实的人”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人的本质、人的活动、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这些观点也只是对一般和个别的侧重或分歧罢了,并无矛盾。但对人学研究范围的界定贸没那么明晰。黄楠森吲在《人学词典》中界定:“人学是一种人的科学,是关于作为整体的人碌其本质的科学。”并将人学研究的内容划分为两块:一是人的现代图景,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历史、人的个人生活及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的社会生活,即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二是人的本质,包括人的属性、人性和人的本质三个涵义相近的概念。人的地位,主要是指人在自然、社会及人际关系中的地位。生活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涉及人在自然中的地位问题,人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格、人的尊严等问题等涉及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人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问题;人的发展,指人之存在的最高形态,即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问题。孙鼎国等主编的《人学大辞典》《世界人学史》等著作使用的“人学”,实际上是在“哲学人学”的意义上使用的。其内容包括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关于人的各种观点和理论,内容涵盖人性、个人、个性、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个人生活的意义、人生目的、人道观、人生观、生死观、苦乐观、义利观、荣辱观、美丑观、幸福观、友谊观等等。透过其对人学的研究,我们看到,孙氏更多的则是侧重在人性、人的价值、人生活的意义以及关于人的道德修养。
    纵观世界尤其是中国人学(思想)发展史,我们可以说,人学是研究人是什么、之所以为人、人如何为人的一门学问。“人学”几乎可以描述或贯穿于任何一个学科。自1957年钱谷融先生在((论“文学是人学”》一文中提出“文学是人学”的文学命题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都被称(归属)为人学。这不是说众多学科都成了一个学科,而是说明所有学科都开始跃动着同一种精神——人学精神    。季羡林在(《人学大辞典》的序言中说:一人学’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人自身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人学在坚持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中,挖掘人与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追求精神的超越。它面向主观意识,促进个体的成长,帮助人实现自我。它要弄清生存的意义何在,以及人应该怎样生活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
    三、医学与人学
    人学研究者认为,西方的近现代人学思想启蒙于文艺复兴时期区别于“神主义”的人文主义(Humanjsm,又译为“人道主义”,直译为“人主义”)。而现代医学是在中世纪晚期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才挣脱迷信和教会的枷锁而诞生的,英国历史学家罗伯特•玛格塔  在 《医学的历史》一书中写道:“文艺复兴给了医学两个最不朽的影响:人道主义和解剖学。”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佩雷格里诺对它做出了更具体的定义:人文素质包含了一种体现于医疗专业的各个方面,以人的价值为核心价值的精神。佩雷格里诺与大卫•汤姆斯玛在((医疗实践的哲学基础》一书中认为:“医学既不是纯科学,也不是纯艺术。医学是艺术和科学之间一门独特的中间科学”,“医学是人文科学中最科学的,是科学中最人道的。”因此,从医学的学科定性和研究范围来讲,“医学是人学”。
    同时,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本身。导致人类疾病、影响人类健康、维持人体生命、保持人民生活质量的因素,不仅仅涉及自然、社会科学领域。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满足、医疗水平愈见先进的当今,人们的追求更多的在于生命的质量与延续,在于精神世界的和谐与幸福。从医者角度来讲,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医生说:“一位伟大的医生一定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不仅以他高超的技艺和人格力量在救助病人于困厄,同时他也在职业生涯中吸取着、享受着无穷的快乐和幸福。”史怀哲医生将此称之为“职业的福祉之源”。在现代医学里,人文精神不断失落,主要体现在技术化和商业化  。一方面,病人被当成“肉体物质”或“机器”,仅仅是疾病的载体,诊治的对象变为具体的疾病,甚至病灶,本应是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人与物的关系,而忽视了对患者及家属人性的关注、人格的尊重,更忽视了作为整体的人其社会环境、个人行为及生活、认知方式等多重致病和影响疾病转归的因素。其实质是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医学与人学的矛盾。另一方面,商业逐利的贪婪是医学远远偏离了医学本身的目的——活人,医生的道义、良心与责任被搁置。而医学人文试图化解医患之间纯粹的商业服务和技术服务关系,把“非人”变成“人”,让患者在情感上得到“人”的体验,这就是医治,也是医学的目的  。所以,医学在本质上不是人与机械、人与药物、人与生物监测数据等的问题,而是人与人的问题。医学不应仅以治疗为内容,更应以人文关
怀为己任,医学的人文水平将决定医学的根本命运和走向  。王卫平教授说:“没有人文科学的医学将是人类的灾难,医学的人文精神长存。     王庆其教授强调,医生的道德水准是为医者必备条件,医生的道德修养集中体现在以人的价值为核心价值的职业精神,这种精神专注于生命的价值和对个体自由及尊严的尊重,并处处体现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人性化的处理方式  。由此,从医学的研究对象看,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医卫事业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本的事业、人道事业  。
    医院,是医学实现其价值的最直接也是必须的场所。“仁、义、礼、智、信”是先秦时期萌芽影响人类几千年的人学思想的核心。孔子认为,成为真正的“仁”人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将主体道德修养和济世结合起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医学是济世之学,是实现人学之学。
    四、中医学与人学
    如前所述,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们便已萌生了深刻的人学思想。老子日:“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反映了其“贵身”的思想。他认为人存天地之间,与道、天、地并为域中四大之一,身体是人的根本。庄子把生死看作如同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一样普通,但直面生命时,庄子就明确反对人们为了名利以残生伤性,认为“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儒家也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体现了其对作为当下生命存在的人的关注。另外,儒家强调“立德、立功、立言”,而“立德”居首。植根于传统文化土壤的中医学,深受道家和儒家思想的浸染,且相互影响,古人将“黄老之学”并称,戴人将其医书命日《儒门事亲》,即为明证。而从《黄帝内经》始,中医学就一直传承着人学的基因。
    首先,中医学非常重视人命,即“贵身”。《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张仲景则“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对“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的状况痛心疾首。而中医学“贵生”思想的具体落实,则体现在对医术精益求精的追求。指出:“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治之二失也。”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大声疾呼:“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孙思邈则在《大医精诚》中谆谆告诫习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自幼就勤学苦读医书,他忧心于历代本草谬误较多,立志编写新的本草,历时三十年的艰辛始著成《本草纲目》:“医乃活人之术,医道不精不仅不能救人,反倒会延误病情,甚则虚虚实实,戕害人命。”
    其次,中医学十分重视人的社会性。因为人是社会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因而人的疾病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素问•移精变气论》:“黄帝问日: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对日: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儋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便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变迁、历史时期的变更对人的疾病及治病方法与疗效的影响。故《素问•气交变大论))引《上经》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灵枢•师传)):“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而((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亦云:“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本草纲目•序》谓:“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
    再次,中医学对人尚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指出人要想养生长全,必须掌握并顺应或利用自然规律。《素问•六微旨大论》:“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说明人的发病及病情常与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气候变化失常密切相关。《素问•异法方宜论》:“黄帝问日: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日:地势使然也……”强调不同地域的人存在着体制的差异性,因而对于不同地域发生的疾病,也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
    其四,中医学对医德有着不懈的追求。《素问•徵四失论》日:“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此治之一失矣。”将医者诊病时注意力不集中作为医之“四失”提出了批评。张仲景也痛陈:“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从反面表达了其对医德的重视。南北朝之杨泉在《物理论》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孙思邈《大医精诚》则更为深刻,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不仅提出了医者对待病患的规范,也对訾毁同行、自矜己德的行为进行了鞭笞,从而集中而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传统中医学医德思想的重要基础,被后世医家奉为圭臬,至今仍被人们广为称道。
    以上从中医学对人(生命)、人与社会自然关系,即对整体的人的认识,做了点到即止的探微,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学术理论与临床无不渗透着人学思想,因此,我们说中医学更是人学。有学者直言    :如果说西医西药是西方人长期以来的哲学一一科学的逻辑分析思维和实践的技术产物的话,那么中医中药则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传统人学的仿生思维和实践的技术产物。裘沛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在医学上有高深的造诣,他通晓文史哲,对儒学钻研尤深,晚年精研儒学而撰写力作《人学散墨》,留给我们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富寓探索价值的命题——人学。人学研究一方面可以推动诸如医学、哲学、文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同时人学研究关系到每个个体的思想、感情及道德修养、品格的形成,能够促进个体的成长,引导人实现自我,对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构建和发展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胡玉萍 王庆其 2013-6-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