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中医针灸文化之传承精髓

来源:环球中医药
摘要:对于中医针灸更是如此。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知识界对中医针灸这一传统医术的尊重和认可,有助于中医针灸的保护、传承及世界传播。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申遗成功只是为中医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中医针灸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仍任重而道远。在中医......

点击显示 收起

    “愈是民族的,也愈是世界的”,国画、书法、京剧……对于中医针灸更是如此。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国际知识界对中医针灸这一传统医术的尊重和认可,有助于中医针灸的保护、传承及世界传播。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申遗成功只是为中医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中医针灸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在中医针灸的传播过程中,将其精髓完整地保存并传承,是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应该说中医针灸传承“传什么”,其内容是随着社会发展与中医学术发展的需求而变化、演进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不管怎样,中医针灸文化传承之精髓应包括“仁、顺、活、和”四个方面。其中“仁”是基石,“顺”是手段,“活”是灵魂,“和”是目标。
1仁
    中医针灸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浸润和影响。因此,就其本质而言,中医针灸不单纯是医学技术,其中更多地贯穿了文化的因素,具有科学与人文交融的特性。这也注定“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成为其最重要的伦理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人文学特征 。正如《黄帝内经•宝命全形篇》所指出“天复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将人之生命视为世上最贵之物,表现出对人的生命、价值、权利的尊重和肯定。
    也正是因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明代汪机在《针灸问答》中提出:“夫医,仁术也。”《灵枢•官能篇》也指出:“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晋代杨泉更明确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强调医者在诊疗疾病过程中,面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之誓言和职责,应“仁”字当头,时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切不可妄为。
    “仁”不仅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之心,更体现在对“大医精诚”的尊重和追求。正如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所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要求医者以慈悲为怀,“笃志于仁,业精心诚”,尽心尽力地救治病人。
    受儒家伦理学影响,中医针灸视“仁心”、“仁人”、“仁术”为行医的三大要素,认为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  ,才能真正达到“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的目的,才能尽到医者“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的职责。
    时至今日,“仁”的传承和发扬,对缓解当今医患关系的冷漠、紧张的现状,重新构筑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顺
    中医针灸主张天人合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界规律。与自然界一样,人体的生息出入均有一定的节律(如心跳、肠鸣、胃蠕动、月经来潮等),顺之则人和,逆之则人病。同时,中医针灸认为人是一个具有“自和”、“自制”调控机制的有机体。
    因此,中医针灸以“顺”为手段,其辨证施治乃至具体的操作,都含有“顺势”的内在特性  。临证治疗时,一方面针对病因及病之所在进行攻逐克伐;另一方面立足于人固有的自愈能力,注重通过经络来激发和调动人体自身的生生之气,以推动机体趋向于整体协调。同时,更强调顺势而治,尽可能选择与患者阴阳气血活动特性相顺应的针刺手法,来调动机体本身的调节能力,以“调”求“和”,而达到整体“阴平阳秘”  ,实现祛病健身的目的。正如张介宾指出的“为治之道顺而已”,也只有顺应机体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才不至犯虚虚实实之戒。
    中医针灸“顺势而治”的特性凸现了针灸“治未病”的特点和潜力,如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提出“逆针灸”的概念,其中“无病而先针灸日逆。逆,未至而迎之也”,主张在机体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以增强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疾病的损害程度。窦材在《扁鹊心书》也提出:“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在压力倍增的当下,以亚健康人群为切人点,能更好地发挥中医针灸“治未病”的优势。
3活
    《灵枢•本神》:“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中医针灸最具特色、最能体现个体化治疗的就是辨证论治,这是中医思维的灵魂和关键所在。辨证论治的特色及深奥就在于其非规范化,在不规范中掌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规律  。因此,有了辨证论治,中医针灸诊病就突出了一个“活”字。“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就是其临证灵活性的最好诠释。
    临床上任何一种疾病,在其整个病程中都是变化多端的,每个阶段都有其当时的病机特点。因此,中医针灸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在治疗上曲应其变,既不是固执成方,也不是以一方贯穿疾病的始终,而是随着疾病的动态变化,方随证变,进行灵活的个体化治疗。在各种书刊所载的中医针灸处方,或用穴例举,仅是辨证论治的提示和参考,并非必须遵循的机械规定。同样,也正是因为中医针灸诊病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许多已知或未知的疾病,只要有症状,医者均可制订出诊疗方案,为及时挽救患者赢得时间,这正是中医针灸最大的特色之一。
    同时,中医针灸诊病又有一定规律性,诊病之灵活性并不意味着随意性和不可预料性。之所以《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是因为人体疾病万变不离其宗,都由经络传变,“知十二经脉之道,则阴阳明,表里悉,气血分,虚实见,天道之逆从可察,邪正之安危可辨”(《类经》)。所以,对辨证论治而言,经络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抓住了经络即抓住了疾病之纲。
    “活”是灵魂,体现了中医针灸对整体的把握与对个体的尊重统一。
4和
    《灵枢•九针十二原》言“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故“以和为贵”是中医针灸的思想模式  ,认为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人体机能的紊乱、阴阳的失“和”,即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胜或偏衰的结果。正如《灵枢•根结》所言“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中医针灸治病的关键在于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通过对机体相应经穴的良性刺激来调动和发挥机体“自和”潜能,使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重新建立“和谐”均衡的态势,复归于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中医针灸认为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即天人和、心身和、气血和。对待疾病讲求的是“三分治、七分养”,提倡一定程度地“善待”疾病,就像人类的生存需要和平共处,不需
要战争一样。健康需要和谐的体内外环境,而不需要太多的对抗治疗,真正战胜疾病还是要靠人体体内自身的抗病能力。也就是说,中医针灸的治病特点,不是直接消灭或祛除病菌,而是通过改变机体的微环境,使得致病因子失去生存、繁殖的条件而间接地治疗疾病。调和阴阳,和谐天人关系正是中医针灸预防和解决人体疾病的不二途径和最终目标。
5结语
    任何一门学科的创新和发展,都离不开传承,否则便会沦为无源之水,中医针灸也概莫能外。所幸的是,如今,中医针灸所蕴含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养生理念乃至具体的诊疗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认同和接受,这有助于从文化层面促进中医针灸的传承和发展。其文化精髓“仁、顺、活、和”,是中医针灸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土壤,既担负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先锋角色,也担负着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任,更是医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针灸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自信自强工程。

 

作者: 欧阳颀 魏智钧 2013-6-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