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疾病类风湿病防治340问

对风湿寒性关节痛近年来有哪些研究进展?

来源:大众医药网
摘要:风湿寒性关节痛是著名风湿病专家王兆铭研究员长期深入风湿寒病高发地区的大兴安岭地区及冷冻厂一线工人进行调查研究,于1974年命名,1985年定为风湿四病(风湿寒性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之首,避免了以往在临床命名上的混乱,并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医疗实践,已越来越多地被临床所采用。王......

点击显示 收起

  风湿寒性关节痛是著名风湿病专家王兆铭研究员长期深入风湿寒病高发地区的大兴安岭地区及冷冻厂一线工人进行调查研究,于1974年命名,1985年定为风湿四病(风湿寒性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之首,避免了以往在临床命名上的混乱,并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医疗实践,已越来越多地被临床所采用。

  王氏在临床中对风湿寒性关节痛病人进行甲皱微循环和血流变学检查,表明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甲皱微循环必有Ⅱ°或Ⅲ°障碍;血液流变学检查又均有血粘度增高倾向。同时也初步证明中医学提出的风湿寒邪侵犯人体后,引起气血痹阻,流行不畅,不通则痛的观点是正确的。

  实验室对家兔外感肢体痹(风关痛)造模和多指标观察结果表明,实验后家兔后腿被风湿寒邪侵袭后,可使细动脉暂时出现收缩,此时局部血流产生Sigma效应,随着风湿寒邪继续刺激,局部血流循环出现逆转现象,使局部微血管扩张,产生一时性的限制性散热和复温反应,随即组织cAMP含量下降,微循环障碍,从而局部血液微观流变性能改变,使致痛物质,炎性介质释放,组织发生炎症、水肿、缺血等病理变化,导致组织新陈代谢障碍,功能减弱,并通过血流变性能和微量元素的变化影响全身。

  宋欣伟治痹从肺着手,认为痹证的发生发展涉及五脏,但从急性期以畏寒发热、关节肿胀和慢性期以关节肿胀疼痛为突出表现来看,与肺有密切关系。从肺主卫表,司宣发,主通调水道,主气,朝百脉等方面说明肺在痹证的发生发展上占据重要地位。并提出治痹六法。① 宣肺发汗行水法;②清肺利水消饮法;③温肺通经散寒法;④和营卫舒筋络法;⑤益肺行水祛痰法;⑥养阴行水消痰法。

  (2)辨证治疗

  施亦农将痹证分为三型进行治疗:(1)初期治宜祛风胜湿,益气固表,佐以活络,药用黄芪1 5g,防风、独活、薏苡仁、防己、茯苓、海风藤、海桐皮、桑枝各10g,桂枝、白术各6g; (2)久病治宜健脾益气,胜湿祛风,益气养血通络,药用黄芪15g,白术、薏苡仁、秦艽、独活、防风、首乌各12g,海桐皮、牛膝、海风藤、当归、熟地各9g;(3)迁延证治宜补气血,佐以胜湿祛风、通经活络,药用黄芪、丹参各15g,太子参、全当归各12g,白术、熟地、寄生、鸡血藤、川断、防风、防己、海桐皮各10g,取得较好疗效。

  廖秀英治痹辨部位用药,上肢痹痛用九味羌活汤、防风汤;下肢痹痛用二妙散、独活寄生汤、薏苡仁汤;腰背痹痛用蠲痹汤、黄芪五物汤;周身痹痛用五积散、乌头汤、通痹汤、防风汤、薏苡仁汤、小活络丹、白虎加桂枝汤。共治疗500例,总有效率达96%。

  (3)专方专药

  孙弟维用蠲痹消痛液治疗风湿四病,药用生川乌、生草乌、生地、威灵仙、雷公藤等。按比例放入53度~60度白酒中,浸泡10余日即成。每次服10ml。如无反应可增至15ml。日服2次,1个月为1疗程。观察5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8%。其中风湿寒性关节痛总有效率90%。

  胡同斌用阳和汤加减治疗痹证,药用熟地30g,桂枝、白芥子各15g,鹿角胶5~20g,淫羊藿 20g,生麻黄、蜂房各5g,蚕砂、老鹳草各10g,急性期每日1剂,症状缓解后每周服2剂,连服 3个月。风盛加防风、川芎;湿盛加苍术、薏仁;寒盛加细辛、附子,或川乌、草乌;累及上肢加羌活、桑枝;累及下肢加牛膝、独活;腰背症状明显,加葛根、木瓜,兼筋脉拘急、麻木不仁,加当归、木瓜、络石藤;膝关节积液,加泽泻、泽兰、薏仁;气血亏虚,加党参、黄芪、归尾、五加皮;肝肾亏损,加桑寄生、川断。症状缓解后改每周2剂。治疗48例,总有效率95.8%。

  刘靖涛治疗痹证用黄芪20g,桂枝25g,麻黄、白芍、甘草、桃仁、川乌、草乌、地龙、乌蛇各15g,细辛、红花各10g。风偏盛加防风、羌活、独活;寒偏盛加重川乌、草乌用量;湿邪盛者,加薏苡仁、防己;年老体弱久痹者,加当归、寄生、五加皮、川断。治疗150例,总效率为98%。

  唐茂清用自拟蛇仙汤治疗痹证,药用乌梢蛇、鸡血藤、老鹳草各30g,威灵仙、伸筋草、路路通各15g;风胜加防风、海风藤、全虫;寒胜加麻黄、细辛、附子或制川乌、制草乌;湿重加苍术、薏仁、防己;上肢痛甚加羌活、粉葛根;下肢痛甚加独活、牛膝;关节强直加炮山甲、虫、蜈蚣;久病体虚加黄芪、当归。治疗40例,总有效率为82.5%。

  (4)外治法

  徐金波用外敷麻药方治疗痛痹,药用生川乌、生草乌各20g,生半夏、生南星、荜茇各15g,蟾酥、细辛各12g,胡椒30g,轧碎加25%~50%酒精500ml,密封浸泡1周后使用。将3~4层纱布浸泡药液,铺于患处,再用红外线灯或100~200W的白炽灯照射至纱布干燥。每日1~2次,7日为1疗程。治疗87例,总有效率为81%。

  (5)单味药研究

  姜永明根据江苏泰兴县姚氏三代祖传中医使用的杨瘌子虫(俗称毛虫)治疗关节炎的方法,将瘌子虫药制成胶囊和注射剂,治疗“风湿四病”。风湿寒性关节痛非急性明显活动期患者服胶囊1粒(相当于虫药0 5g),5日后2粒,每日2次,口服;急性及明显活动期患者予注射剂2ml(相当于虫药0 5g),5日后4ml,每日1次肌注或穴位注射。可以加服胶囊,并酌情配合中西药治疗。已使用激素药物者,逐步减少用量至停用。风湿寒性关节痛和风湿性关节炎 1月为1疗程,治疗1~3疗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2个月为1疗程,治疗1~5个疗程。在128例中,总有效率为95.3%。其中风湿寒性关节痛48例,总有效率为98.1%。

  北京当代名老中医谢海洲认为重用细辛治痹痛,可以宣郁开结,用量可由10g逐渐加至30g。重用附子治疗痹痛,煎煮得当,可用至120g,但应从小量用起。均为谢氏几十年来的临床之经验。

作者: 不明 2006-4-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