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景岳全书卷四十二谟集痘疹诠

疹期六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出疹之候,初热一日至次日鸡鸣时,其热即止,止存五心微热,渐见欬嗽鼻流清涕,或腹中作痛,饮食渐减,到申酉之间,其热复来。如此者四日,用手满按发际处甚热,其面上热少减二三分,欬嗽连声,面燥腮赤,眼中多泪,,喷嚏频发,或忽然鼻中出血。至五日,其热不分昼夜。六日早时,其疹出在两颊下,细细红点,至午时,......

点击显示 收起

出疹之候, 初热一日至次日鸡鸣时, 其热即止, 止存五心微热, 渐见欬嗽鼻流清涕, 或腹中作痛, 饮食渐减, 到申酉之间, 其热复来。 如此者四日, 用手满按发际处甚热, 其面上热少减二三分, 欬嗽连声, 面燥腮赤, 眼中多泪, , 喷嚏频发, 或忽然鼻中出血。 至五日, 其热不分昼夜。 六日早时, 其疹出在两颊下, 细细红点, 至午时, 两手背并腰下及浑身, 密密俱有红点。 七日普遍掀发, 其鼻中清涕不流, 喷嚏亦不行, 七日晚, 两颊颜色渐淡。 此验出疹之要法。

凡疹热六日而出, 一定之规也。 若医人无识, 用药太早, 耗散元气, 及至出时, 变害多矣。 或嗽而变喘, 或出一二日即隐, 或作大泻, 或合目而喘, 此医人用药不当之害也。 吾家治法, 定不在五日内用药, 必待见疹, 方用徐徐升表。 然用药亦有次第, 凡一剂必作十余次饮之, 况疹在皮肤之间, 若作一次服, 则药性催之太急, 每致谵语烦躁, 故当慎之。

景岳曰: 按此万氏之法, 谓医人用药太早, 恐致耗散元气, 故必待见点而后施治, 及作一次服, 恐药性催之太急, 皆惟恐无益而反以致害, 此固其心得之法也。 然以愚见, 则医有高下, 药有宜否, 但使见有确真, 发无不当, 则于未出之前, 或解或补, 必有得愈防之力, 以潜消其毒者; 既出之后, 亦必有善调之方, 而不致催急者, 此在善与不善, 或不嫌早与不早也。 尝见庸流之误治者多, 是诚不服药为中医也。 此万氏之说所以不可不遵。

凡疹热五六日必出矣, 医人用药见不能散, 父母见药不效, 医人见热嗽不能除, 或以别证治之, 主家又或更医, 此世之所以误者多矣。

 

作者: 佚名 2008-5-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