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血证论卷三

疮血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疮者,血所凝结而成者也,或是寒凝,或是热结,或是风肿,或是湿郁,总是凝聚其血而成,初起总宜散血,血散则寒热风湿,均无遗留之。矣,其继则调浓化毒,此即吐脓条内所言,瘀血化脓之义,治宜托里,使气达疮,所以蒸血成脓,盖疮之成,由于血结,脓之成亦由血化,血何以能化成脓,得气之蒸,而腐化成脓也,气即是水,吾......

点击显示 收起

疮者, 血所凝结而成者也, 或是寒凝, 或是热结, 或是风肿, 或是湿郁, 总是凝聚其血而成, 初起总宜散血, 血散则寒热风湿, 均无遗留之?矣, 其继则调浓化毒, 此即吐脓条内所言, 瘀血化脓之义, 治宜托里, 使气达疮, 所以蒸血成脓, 盖疮之成, 由于血结, 脓之成亦由血化, 血何以能化成脓, 得气之蒸, 而腐化成脓也, 气即是水, 吾已论之屡矣, 惟其气即是水, 故血随气化, 亦变为水, 不名为水而名脓, 以其由血所化, 较水更浓耳, 毒既化浓, 自不内攻, 方其未溃, 气虚者难于蒸化, 及其既化, 虽气实者, 亦随脓渗泄, 而转为气虚矣, 法宜固元以大补其气, 此与本书内证, 原不干涉, 然同是血病, 故兼论之, 以互相发明, 盖气迫血, 则逆而为吐?, 血滞气, 则凝而为疮疽, 气迫血者, 宜破气以和血, 血滞气者, 宜破血以和气, 故吐?宜补血, 血旺则气平, 诸疮宜补气, 气旺则血行也, 至于既穿溃后, 则躯壳已有破损, 与壅闭之证迥别, 试看针功, 剌期门泻肝, 剌肺俞泻气, 以一针之孔, 尚能大泻脏气, 况溃脓之孔甚大, 其能大泻内气可知矣, 故凡溃后, 宜大补元气, 不似吐?, 乃气盛血虚, 只宜滋血以平气, 而不宜助气以动血也, 然疮溃之余, 亦有瘀热未清者, 亦不得骤用温补, 吐血之后, 亦有元阳大虚者, 又不得拘守清凉, 故吐血家, 审其血亡, 而气亦随亡, 与阳气不能摄血者, 十全养荣归脾参附等汤, 亦所宜用, 疮家溃后, 固为必需之方, 而亦有余毒未尽, 诸上方又其所忌, 医者不容执一。

诸疮内治, 初起肿硬, 总宜散血, 仙方活命饮主之, 恶寒无汗, 加麻黄, 发热心烦, 加老连石膏, 大便燥结, 加大黄, 疮肉顽梗黯滞, 乃阴证结毒, 无气以发之也, 加桂枝尖生姜大枣, 疮内平塌不起, 以及走散, 恐毒内攻, 加黄?大枣生姜, 盖血凝于气分之际, 血行则气行, 故以破血为主, 是善调气之法也, 若吐?, 则是气乘乎血分之内, 气降则血降, 当以破气为主, 一内一外, 反观自知。

诸疮调脓, 宜以托里消毒散为主, 盖血既凝而不化, 则须补气以与之战, 使蒸腾腐化, 托令速溃, 以疮乃血凝气分之病, 惟恐气不足以化之, 故宜补气而制血, 若吐?, 则是气乘血分, 惟恐气逆而血升, 故宜平气以调血, 与此不同。

诸疮既溃, 属于虚损, 宜固元以益气, 内补黄?汤主之, 又审脓干者, 其气虚, 盖气既是水, 气不足, 故水少而干, 且气既不足, 则不能送脓外出, 故留滞而结脓管, 黄?建中汤, 重加银花赤豆芽当归治之, 若脓清者, 是血虚, 脓为所血化, 血少故脓清, 当归补血汤主之, 炙甘草汤, 加黄?亦治之, 养荣汤, 亦治之。

又曰, 溃后属虚, 然亦有瘀未化尽者, 仍不得峻补以留毒, 内服托里消毒散, 外用乌金膏化之, 此如失血虚中夹瘀, 亦不得关门逐贼, 溃久而仍有脓管者, 尤宜用乌金膏化之, 若徒生其口, 内毒攻发, 终不愈也, 此如干血痨, 内有干血, 非去其干血, 而新血亦不能生, 皆虚中夹实, 治血则虚虚, 补虚则实实, 未易疗治, 只得攻补兼施, 以尽人事。

又日, 吐血止后, 宜补血以调气, 疮疽溃后, 宜补气以生血, 吐?在血分, 气实血虚也, 疮疽在气分, 血实气虚也。

外治之法, 消肿宜远志膏, 用远志酒煮捣敷, 及金黄散, 化腐去瘀骨, 宜巴豆炒黑研点, 名乌金膏, 田螺捻子亦佳, 生肌宜乳香没药为末, 名海浮散, 再加珍珠, 化腐生肌散, 亦佳。

治疮之法, 此不足以尽之, 兹不过举外证以勘内证, 明于诸疮之血, 而吐?之血, 乃愈明。
 

作者: 唐宗海 2008-5-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