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赤峰市小学生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来源:中国计划免疫
摘要:赤峰市小学生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情况调查中国计划免疫2000年第4期第6卷短篇报道作者:李秀玲孔健董春明鄢盛恺单位:李秀玲孔健董春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1000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916X(2000)04-0232-02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Bvirus,Cox。B)共有6个血清型,属人肠道......

点击显示 收起

赤峰市小学生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4期第6卷 短篇报道

作者:李秀玲 孔健 董春明 鄢盛恺

单位:李秀玲 孔健 董春明(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 100024);鄢盛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 100730)

  中图分类号:R51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16X(2000)04-0232-02

  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 B virus, Cox.B)共有6个血清型,属人肠道病毒属的小RNA病毒,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体。另外还可引起肋肌痛、脑膜炎、类麻痹症、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皮疹、肝炎、发热等疾病,在儿童期感染性疾病中尤为常见。在缺乏特异性病原学诊断的情况下,很难将它与其它病因所致的疾病区别开。为了解Cox.B在儿童中的感染情况,我们采用血清中和试验法检测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部分健康儿童血清中和抗体,现简报如下。

  1 检测对象和阳性标准 于1995年8~9月抽取赤峰市某小学1、2年级身体健康的小学生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后置-20℃冰箱保存。中和抗体测定采用微孔板法,所用细胞为Hep-2,病毒为Cox.B1~6型,每孔加病毒量为100TCID50。试验前血清经56℃灭活30分钟,血清稀释度从1:5~1:80,连续2倍稀释,以50%孔病变为判定血清效价的终点。抗体滴度≥1:5为阳性。采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出版的统计分析软件EPI info 6.0进行数据处理与检验分析。

  2 血清抗各型病毒中和抗体的阳性率 60名儿童均不同程度地感染了Cox.B中的2~6种血清型,其中5名儿童感染了Cox.B的1~6型,感染其中两型的只有6例。从既往感染的血清型来看,B6、B1的感染率较低,二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儿童感染B2~5四种血清型病毒的均超过了70%,相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B1、B6的感染率(χ2=9.9~44,P<0.01)。趋势性χ2检验表明,儿童感染B2、B3、B5、B4、B1、B6的机会由高至低,呈现出极为明显的趋势(χ2=66.5,P<0.01)(表1)。

  3 血清抗各型病毒中和抗体的几何平均滴度(GMT) 由于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儿童血清抗Cox.B的既往感染情况,因此对抗体的效价未做严格意义上的终点测定,故本试验测定的GMT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各组的真实情况。各组间GMT的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2)。

表1 60名儿童抗Cox.B中和抗体阳性率

  阳性数 阳性率(%)
B1 27 45.0
B2 53 88.3
B3 51 85.0
B4 44 73.3
B5 45 75.0
B6 17 28.3

表2 60名儿童抗Cox.B中和抗体GMT

  GMT(1∶) S
B1  4.47 6.00
B2 22.49 4.25
B3 26.39 4.97
B4 14.27 6.09
B5 16.46 6.31
B6  1.96 3.32

  4 讨论

  Cox.B的6个血清型均可引起人类的疾病,一般情况下,感染并不导致临床疾病,多数为无症状的感染者,少数感染后有轻微的症状。该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耐酸,因此能通过胃而在肠道的下段定位繁殖,在卫生条件较差、婴幼儿、儿童相对集中的地区流行较广泛。

  1993年3~4月在安徽黄山某医院,9~10月在辽宁省沈阳某妇幼医院,曾先后暴发婴儿室内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1994年4~5月在山东省南部地区暴发脑炎,导致数十人死亡,后经实验室诊断证实均为CBV所致。

  人对Cox.B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肠道病毒(EV)感染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隐性或显性感染,人们可逐渐获得对Cox.B2~5型的保护性免疫。本次对学龄儿童调查感染病毒的型别多,感染率较高。

  一般认为,EV感染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可保持一至数年,如某地常年持续有某些EV感染的散发病例,当地人群血清中和抗体一般维持在较高水平,阳性率亦较高。本次调查显示,赤峰市小学生中Cox.B2~5型的感染率均>70%,说明此四种EV的感染在当地甚为普遍。Cox.B1型的感染率尽管低于前四种病毒,但也处在较高的水平。此结果说明在过去的数年内,该市存在有Cox.B的混合感染流行。另外,血清中和试验的结果提示,Cox.B间缺乏交叉保护,因此,感染某一型病毒后并不能使该个体免受其它各型病毒的感染。

  赤峰市该小学学生血清抗Cox.B中和抗体阳性率较高这一事实说明,该校小学生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同时也说明该校学生集体活动中接触较密切。Cox.感染一般为隐性感染,很少出现临床症状。目前在无疫苗可用的情况下,隐性感染的广泛存在一方面可使机体获得抗感染免疫,另一方面也为防止人群中该病的暴发、流行建立了免疫屏障。作者简介:李秀玲(1971-),女,湖北省广水市人,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免疫诊断室助理研究员,医学硕士,主要从事病毒免疫,免疫学诊断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收稿日期:2000-03-06

  修回日期:2000-04-28


作者: 风清扬 2009-2-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