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临床医学与专科论文检验医学

实验性肝纤维化血清β-NAG酶、TNF及肝脏细胞外基质变化及其意义

来源:中国免疫学杂志
摘要:实验性肝纤维化血清β-NAG酶、TNF及肝脏细胞外基质变化及其意义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年第1期第15卷临床免疫学作者:贾乐文王英德李春梅张大成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内科,大连116011中国图书分类号R575。2通过建立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探讨血清β-NAG酶活性、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细......

点击显示 收起

实验性肝纤维化血清β-NAG酶、TNF及肝脏细胞外基质变化及其意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9年第1期第15卷 临床免疫学

作者:贾乐文 王英德 李春梅 张大成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内科,大连116011

  中国图书分类号 R575.2

  通过建立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探讨血清β-NAG酶活性、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细胞外基质(Ⅰ、Ⅲ、Ⅶ型胶原及层粘蛋白)变化对肝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雌性SD大鼠36只,体重100~300 g,随机分两组,即损伤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参照王宝恩等人的免疫损伤方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见:王宝恩,王志富,殷蔚青 et al. 白蛋白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中华医学杂志,1989;69(9):503〕,在疗程结束后2 w,取左叶肝组织置于甲醛及戊二醛溶液中固定,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及Ⅰ、Ⅲ、Ⅶ型胶原、层粘蛋白的分布及量变化,电镜上观察肝细胞亚结构变化;同时取血,比色法测定血清β-NAG酶活性,放免法测定血清TNF水平。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损伤组血清β-NAG酶活性(94.3±6.3 U/L,n=14)明显高于对照组(75.7±1.4 U/L,n=8,P<0.01);损伤组TNF水平(0.211±0.029 ng/ml,n=14)明显低于对照组(0.248±0.025 ng/ml,n=8),P<0.05。损伤组大鼠肝内可见肝细胞出现透明样变性及灶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出现;损伤组除了Ⅰ、Ⅲ型胶原及层粘蛋白在肝内大量沉积外,特别地发现Ⅶ型胶原在肝内也大量沉积,主要分布于中央静脉周围及汇管区、纤维间隔处,肝窦内呈连续性分布;电镜下损伤组肝细胞发生明显萎缩,有的贮脂细胞周围有大量胶原原纤维的出现。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纤维化时血清β-NAG酶活性明显增高,可能是由于免疫损伤所致溶酶体内β-NAG酶过多释放或者肝内胶原基质增多有关。故血清β-NAG酶活性测定可作为肝内纤维组织增生的重要生化指标。

  肝纤维化时TNF水平明显降低,可能对细胞外基质合成的抑制作用减弱,促进了Ⅰ、Ⅲ、Ⅶ型胶原及层粘蛋白在肝内大量形成,故TNF水平变化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发展有重要意义。

  贮脂细胞周围有大量胶原原纤维产生,表明胶原产生可能与贮脂细胞有关。关于Ⅶ型胶原在肝内分布及肝纤维化中量的变化,国内外少见报道,研究发现Ⅶ型胶原在肝纤维化时肝内汇管区、中央静脉及纤维间隔处、肝窦内大量分布,表明Ⅶ型胶原与Ⅰ、Ⅲ型胶原、层粘蛋白在肝内大量沉积是实验性肝纤维化发生的重要基础。Ⅶ型胶原在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张大成 吉林省白山市中医医院,白山134300

  作者简介:贾乐文,女,30岁,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免疫研究;

  王英德,男,37岁,医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临床肝脏病研究

〔收稿1998-01-29 修回1998-05-01〕


作者: 风清扬 2009-2-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