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外科论文移植学

肝移植术后三年随访

来源: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摘要:我院外科曾于1994年5月成功地完成一例人体原位肝移植手术。已存活三年。现将该患者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因肝炎后肝硬变晚期并发门脉高压症,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于1994年5月10日接受肝移植手术,术后恢复顺利,一年后出院。术后三年随访:肝脏功能:患者转氨酶(AST,aLT)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血清胆红质2......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外科曾于1994年5月成功地完成一例人体原位肝移植手术。已存活三年。 现将该患者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40岁,因肝炎后肝硬变晚期并发门脉高压症, 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于1994年5月10日接受肝移植手术,术后恢复顺利, 一年后出院。

  术后三年随访: 肝脏功能: 患者转氨酶(AST, aLT)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 血清胆红质20~40μmol·L-1,血清白蛋白35g·L-1, Child分级为A。 肾脏功能:血清尿素氮维持在5~20mmol·L-1, 血清肌酐在80~120μmol\5L-1,肾功能正常。 肝炎血清学检查: HBsAg(+), 患者术前HBsAg(+),术后短时间转阴, 术后半年再次出现HBsAg(+)。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情况及血药浓度测定:患者术后服用环孢素A自术后400mg\5d-1始,目前已减少至150mg\5d-1。 B超检查: 肝脏回声较粗糙,脾肿大, 腹水(-)。 CT检查: 肝左叶萎缩。 上消化道造影:未见食道静脉曲张。 肝活检: 慢性活动性肝炎。

  目前情况: 该患者术后三年一般情况良好,生活能自理, 能从事轻微家务劳动。 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偶有转氨酶升高, 经治疗后均可恢复。目前患者HBsAg(+),肝活检提示移植肝呈慢性肝炎表现,证明移植肝已感染乙肝病毒。免疫制剂的应用现维持150mg\5d-1,术后未出现过排斥现象, 也未出现过任何全身感染性疾患。

  本例肝移植术后存活三年,为目前国内存活时间最长者, 且术后过程顺利, 生活质量良好,为一成功的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肝肾功能均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 child分级为A。虽偶有转氨酶升高现象,经及时用药均得到控制而恢复正常。免疫抑制剂应用维持150mg\5d-1。三年间未出现过排斥现象,术后治疗效果满意。

  肝炎后肝硬变是我国常见病,门脉高压症一直是外科医生们研究的重点疾病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尚不能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本例患者即系肝炎后肝硬变并发门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移植术后门脉高压症即得到明显缓解,食道静脉曲张消失, 腹水征(-)。 本例手术的成功,表明肝移植术对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是理想的。

  在我国肝移植受体以肝癌患者居多,这也是术后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肝硬变为良性病变,肝移植术后可获得很好的近期效果,这对于我们积累经验无疑也是很有益的。

  肝炎后肝硬变接受肝移植因术后肝炎病毒再感染率极高而受到限制,不接受治疗者术后再感染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月。本例患者术后短时间内即出现乙肝病毒再感染迹象,肝活检显示移植肝呈慢活肝表现。移植肝再感染是一个棘手问题,然而即使如此也不应将肝炎后肝硬变患者排出在肝移植受体候选者之外。目前国外多数学者主张应用乙肝表面抗体即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和治疗肝硬变患者肝移植后再感染,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经用预防性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患者术后急性及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本例患者虽然移植肝出现再感染现象,但目前肝功能基本在正常范围。虽偶有转氨酶升高现象,经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

  肝移植被认为是一项耗资巨大的治疗手段,这也是很难在我国开展的主要原因。但是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需终身接受治疗,而在其治疗过程中的累积耗资同样是惊人的,不亚于一次肝移植手术。因此应该做好必要的宣传工作以争取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同时我们临床工作者还应探求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使这项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

作者: 佚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