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外科论文创伤及骨科学

’98我国部分临床医学学科进展--显微外科学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摘要:一年来,经国内显微外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我国显微外科研究又取得了一些成果。现介绍如下:一、新技术介绍1、周围神经方面:已有5个单位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吻合后神经侧支发芽,可促使远端神经再生。武汉同济医院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2例尺神经缺损采用神经端侧吻合修复治疗,经14个月随......

点击显示 收起

  一年来,经国内显微外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我国显微外科研究又取得了一些成果。现介绍如下:

  一、新技术介绍

  1、周围神经方面:已有5个单位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吻合后神经侧支发芽,可促使远端神经再生。因此,认为神经端侧吻合可作为神经损伤后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武汉同济医院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2例尺神经缺损采用神经端侧吻合修复治疗,经14个月随访,疗效优良,说明这一新技术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2、对骨缺损坏死的研究:解放军济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对吻合血管的第二趾骨移植替代Ⅲ期缺血性坏死的月骨进行了解剖学的研究,认为这一方法有解剖学的基础,取材方便,形态合适,易于成活。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设计了血管蒂头状骨移位替代晚期缺血性坏死的月骨方法,认为可以骨间掌侧动脉背侧支为蒂设计此手术,术式符合腕关节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传导,是治疗晚期月骨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创新设计的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骨膜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良好,经过一系列实验研究证明手术方法既可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又可以新的成骨替代坏死骨,防止股骨头的塌陷。目前进一步实验证明,培养的骨膜成骨细胞具有促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作用。

  3、有血循环的组织移植(位)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1医院设计带血管蒂有腓骨长肌皮瓣移位修复跟腱和皮肤缺损,临床治疗9例,认为此法是治疗跟腱和皮肤同时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传统的脊柱后融合是采用无血运的骨块移植,植骨愈合慢或不愈合形成死骨。第一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经30例成人尸体解剖学研究设计的以颈横动脉浅支为蒂肩胛冈骨瓣枕颈融合术,为脊柱后融合术树立了新的构思,为骨融合术开拓了新的思路。湖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根据胫骨不愈合或骨缺损的不同部位,在4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及30例成人下肢标本上,设计了带血供胫骨内侧面骨膜瓣移位手术和腓血管为蒂的胫骨远段骨膜瓣移位术在临床上分别为胫骨不连不同部位病人治疗7例和6例,皆取得良好效果。

  二、开拓供区移植组织新途径

  1、为供区组织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对40例成人尸体标本的研究为胫前动脉踝上支骨膜瓣移位术提供了解剖学根据。此手术为胫骨中下段骨不连、距骨骨折、踝关节融合提供了一种新的骨膜瓣供区。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经棕对37例成人尸体标本的研究,提出用带血管蒂髌骨移位的方法,利用髌骨的关节面,修复胫骨内侧踝上关节面缺损,以期最大限度地保留膝关节的功能。深圳市定安区人民医院对54例成人尸体标本进行了髂腰血管蒂骨瓣移植术研究,临床应用2例,疗效满意。认为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术式。

  2、扩大移植组织的成活率: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研究设计多血管神经蒂腹内斜肌瓣修复面瘫的手术方法,认为可利用腹内斜肌多血管神经支配的特点,设计超长吻膈多血管神经蒂的腹内斜肌瓣移植治疗晚期面瘫的新术式。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通过对皮瓣微循环状态的研究,判定对移植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为通过显微镜放大技术,直接观察皮瓣在动脉阻断后,静脉栓塞后皮瓣微循环的变化规律,并观察药物对皮瓣循环的影响。观察到皮瓣对动脉阻断耐受时间为5-6小时,静脉阻断耐受时间更短某些药物有增加微血管开放数,扩大微血管口径,改善循环的作用。认为改善微循环状态能有效地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作者: 佚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