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外科论文麻醉学

颈椎前后入路同期手术的麻醉处理5例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摘要:颈椎前后入路同期手术的麻醉处理国内未见报道,现将5例麻醉处理和体会报告如下。典型病例例1男性,28岁,70kg,经CT和MRI确诊为:C4~5椎间盘突出、C5椎体骨折、颈髓损伤,拟行颈椎后路减压、前路减压植骨、钛合金交锁钢板固定术。芬太尼、维库溴铵和异氟醚、笑气维持麻醉,持续监测ECG、HR、MAP、CVP、SpO2、PETCO2和尿......

点击显示 收起

  颈椎前后入路同期手术的麻醉处理国内未见报道,现将5例麻醉处理和体会报告如下。

  典型病例

  例1 男性,28岁,70kg,经CT和MRI确诊为:C4~5椎间盘突出、C5椎体骨折、颈髓损伤,拟行颈椎后路减压、前路减压植骨、钛合金交锁钢板固定术。病人入室后生命体征正常,建立静脉通路和颈内静脉、桡动脉穿刺后,1%地卡因咽喉表麻,2%利多卡因3ml经环甲膜注入。静注咪唑安定5mg、氟芬合剂半量,经口插入7.5mm加强钢丝导管,以1%利多卡因和0.25%丁哌卡因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每侧10ml。芬太尼、维库溴铵和异氟醚、笑气维持麻醉,持续监测ECG、HR、MAP、CVP、SpO2、PETCO2和尿量。先安置病人俯卧位,颈椎后路手术操作完成后,由多人协助将病人缓慢翻身在备用推车上,监测15分钟,各参数平稳后再置病人仰卧位行颈椎前路手术。术中依据监测结果及时输入乳酸林格氏液、血代、浓缩红细胞和全血。常规静注地塞米松10mg,手术历时6小时,术毕保留气管导管送ICU行呼吸支持,术后12小时拔除气管导管。

  例2 男性,39岁,62kg,术前确诊为C4.5陈旧性骨折伴脱位,拟行颈椎前后路开放复位、前路植骨融合、钛合金交锁钢板固定术。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张口度好,以咪唑安定5mg、芬太尼0.2mg、2.5%硫喷妥钠8ml、维库溴铵8mg诱导经口插入加强钢丝气管导管,辅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维持、手术体位变更同病例1。手术历时6.5小时,术毕送ICU,术后10小时拔除气管导管。

  讨论

  颈椎前后入路同期手术,手术大、出血多、体位特殊、麻醉要求较高,因此,我们选择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加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选择加强钢丝导管可防止外源性呼吸道梗阻。插管时,头不宜后仰,以免因颈椎伸展致脊髓受压。全麻诱导,一般以慢诱导插管。条件允许亦可采取快诱导插管。若遇插管困难者,可经鼻盲探或逆行引导或纤支镜下插管。颈椎病变伴高位截瘫者(T4以上)易产生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麻醉诱导前后应密切监测ECG和血流动力学,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尤需警惕体位改变导致循环灌注不足引起心搏骤停。因此搬动和翻身放置病人体位时应动作轻柔缓慢,切忌突然,应多人协助,确保头颈合理位置,确保各种导管、监测导线妥善安置。围术期应持续监测ECG、HR、MAP、CVP、SpO2、PETCO2和尿量,及时调控输入液体的质和量。常规使用激素、能量合剂和速尿预防喉头水肿,防止颈髓神经的损伤和水肿,亦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 肖旺频方芬徐荣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