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外科论文烧伤外科学

医院进一步重视创面修复研究

来源: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摘要:管创面修复是创(烧)伤外科乃至整个医学界所面临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但真正把它作为一项独立的课题来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近20余年来才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一方面,创面修复的许多基本问题过去并没有真正获得解决,另一方面,现代医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又给创面修复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甚至一些重要的......

点击显示 收起

  管创面修复是创(烧)伤外科乃至整个医学界所面临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但真正把它作为一项独立的课题来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近20余年来才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一方面, 创面修复的许多基本问题过去并没有真正获得解决,另一方面,现代医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又给创面修复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甚至一些重要的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如传统的敷料(纱布)仅起单纯覆盖创面的作用,而现在,研制敷料的概念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敷料不仅要覆盖创面,还应具有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即所谓“活性敷料”或“革命性敷料”。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过去不太为人们重视的慢性体表溃疡与瘢痕防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因此,进一步重视创面修复研究既是学术上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医学与生物学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国外对创面修复十分重视,其基础研究已深入至细胞、分子与基因水平。70年代以来,由于能有效的获取大量细胞因子并用于动物实验,使得在以生长因子与创面修复关系为突破口的组织修复研究中国外走在了前列,并由此带动了整个创面修复的发展。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已在组织修复的细胞学、胞外基质与胶原代谢、生长因子促(抑)创面修复机理、慢性难愈合溃疡的病理生理特征与促愈合方法、增生性瘢痕的成因与控制、活性敷料的研制以及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不少基础研究成果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进入90年代,国外已有部分基因工程产品,如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获准进入Ⅱ、Ⅲ期临床试用。最近,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正式批准重组人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进入临床应用,对促进创面修复起了积极作用。欧洲组织修复学会(1988)与美国创伤愈合学会(1989)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一个更大范围的研究创面修复的热潮已经形成。

  我们国家有关创面修复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并且已在烧伤创面修复等领域取得可喜成绩。但总的来讲,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整体研究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基础研究又落后于临床治疗。主要表现在:①有关创面修复研究尽管已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军队“八五”、“九五”攻关课题中均有此项研究内容,但它仅被作为烧伤和创伤项目分题的一部分,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专项重大课题来立项。由于创面修复是一系统工程,涉及外科、创伤外科、烧伤、整形等诸多医学领域,并与生物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以及生物材料学等许多基础与应用科学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如果不把它作为一项重大的课题来进行跨学科、跨专业攻关,显然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②投资不足,包括经费与人力两方面。前已述及,由于创面修复目前所处的地位,使得在近年来国家与地方对该项目的直接投资仅100余万元人民币,尚不及国外一个较大规模专业研究室一年的投入。人力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除几所大学和创伤中心有部分人在专门进行此项研究外,有一定规模的创伤修复专业研究室还不多见。③缺乏明确研究方向,重复性工作多,创新性研究少,许多研究尚停留在国外80年代末期水平。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重视并开展此项研究有以下有利条件:①创面修复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人们所共识,并且其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②国外的创伤修复研究目前正处于上升阶段,许多成果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借鉴和参考。③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国内在这一领域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单独将其列为一个独立的重大项目进行研究。特别是199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交流会”,不仅检阅了我国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为这一学科跨世纪的发展打下了基础。④目前国内其它基础科学,如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深入进行此项研究提供了技术保证。因此,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创面修复的研究。

  1 减少跟踪,增加创新,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经过十余年的跟踪,我国的创伤修复研究从基础到临床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在某些方面已具备突破和形成自己研究特色的能力,如大面积烧伤创面的临床处理,传统医学特别是中药制剂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某些创伤修复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内脏损伤主动修复研究等均具有我国自己的特色与竞争力,如给予重视并加强研究,将有可能使我国的创伤修复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此外,一些新技术如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的引进与应用不仅能进一步拓宽与加深我们对修复的认识,同时也将为组织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增添新的内容。

  2 注意基础与临床结合,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临床工作应把解决有关创(烧)伤创面修复,加速慢性难愈合创面(如糖尿病溃疡,下肢动静脉疾病所致溃疡等)愈合以及控制瘢痕发生等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基础研究要做到结合实际,目标明确,内容新,起点高。要充分利用现代高新生物技术的成果,从细胞、分子与基因水平探索正常与组织修复失控发生的奥秘,寻找可靠的促修复方法,真正为临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将基础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临床服务是创伤修复研究领域的优势。前几年国内已有医院和科研单位与企业相结合,成功地将几种促修复的基因工程产品,如bFGF与EGF等推向临床成功的范例。在今后的工作中,如能将已成熟的创伤修复理论应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特别是指导新药的开发与生产将会为创伤修复的临床治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在这方面用于神经损伤修复的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神经营养因子(NTF)等生长因子的开发,用于帕金森氏病治疗的FGF与NGF等的研究,将FGF用于神经性耳聋治疗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FGF以及 EGF等用于内脏损伤主动修复的开发等都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与商业利益。此外,一些成熟的促修复产品,如保湿敷料等广泛应用将有助于在加速创面修复的同时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 付小兵盛志勇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