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外科论文心脏外科学

体外循环的抗凝与拮抗

来源:体外循环杂志
摘要:摘要:一、肝素抗凝肝素抗凝是体外循环(CPB)必不可少的条件,为防止忘给,错给或漏给,必需有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的监测。为防止抗凝不足,肝素用量至少需400U/kg,使ACT大于480。血中存在着天然的抗凝物质,其中抗凝血酶Ⅲ(ATⅢ)占全部抗凝活性70%。肝素能加快ATⅢ与凝血酶Xa及XIa的结合,没有ATⅢ肝素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一、肝素抗凝

  肝素抗凝是体外循环(CPB)必不可少的条件,为防止忘给,错给或漏给,必需有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的监测。为防止抗凝不足,肝素用量至少需400U/kg,使ACT大于480。如果给予抑肽酶则应达到750S。

  血中存在着天然的抗凝物质,其中抗凝血酶Ⅲ(AT Ⅲ)占全部抗凝活性70%。肝素能加快AT Ⅲ与凝血酶Xa及XIa的结合,没有ATⅢ肝素几乎毫无抗凝作用。肝素能加快抗凝血酶反应1000倍,但对Xa抑制不强,小分子量肝素不能用于CPB抗凝,因为其半衰期长达4~7h,且不易为鱼精蛋白拮抗。虽其对Xa抑制较强,但抗凝血酶的作用不如肝素。ATⅢ的蛋白为22~39mg%。AT Ⅲ减少除先天性缺乏症外,还见于感染,内毒素血症,DIC,肝胆疾病,胰腺炎,血栓形成和恶性肿瘤等。肝素耐药多见ATⅢ缺乏或耗竭和血小板计数偏高(〉240×109L)的患者。左房粘液瘤病人要警惕肝素耐药现象,因其ATⅢ含量偏低(22.7±6.26mg%),而二尖瓣替换术病人ATⅢ为36.96±7.6mg%。肝素使血小板聚集,释放血小板因子4(PF4),PF4是肝素拮抗剂。如肝素用量已增达600U/kg,ACT仍低于400S,说明有肝素耐药现象,此时应给予FFP200ml或输新鲜全血补充ATⅢ,最好备有浓缩AT Ⅲ。

  二、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是最强的有机酸,在生理pH下带有较强阴电荷,鱼精蛋白是鱼精子衍生物,呈强碱性(负阳离子),它能与强酸性(负阴离子)的肝素紧密结合,使肝素与ATⅢ分离。

  CPB后对抗肝素,最好根据肝素血中的浓度决定鱼精蛋白用量。但临床上检测肝素浓度难以做到,通常只根据肝素总用量和ACT来计算鱼精蛋白用量,这里并未考虑肝素的消耗和代谢。给鱼精蛋白后,人们往往错误地把ACT延长归咎于残余肝素或肝素反跳,而加大鱼精蛋白用量。鱼精蛋白过量会削弱血凝块结构,降低血小板功能。

  CPB后出血渗血的原因很多,而ACT也受很多因素影响。根据我们研究CPB结束时肝素浓度约下降50%,按理鱼精蛋白与肝素之比0.5:1就可以了,即0.5mg拮抗100U(1mg)但临床上往往需要到1.5:1才能使外科医师放心。

  据报道鱼精蛋白与肝素之比达1.3:1即足以对抗肝素,此时ACT为140±13S,如达到2.6:1则ACT为162±16s,ACT延长在2.6:1时有统计学意义。鱼精蛋白使ACT延长的原因尚不全了解:1.鱼精蛋白是多阳离子结构,一个部位中和肝素,其它部分与多种止血成分结合也产生非特异酸-碱相互作用,降低了凝血酶的促凝作用:2.大剂量鱼精蛋白多阳离子正电荷与纤维蛋白原上D区的阴电荷产生静电作用,是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单体产生沉淀,降低纤维蛋白水平;3.凝血酶与沉淀聚集的纤维蛋白原结合,使凝血酶浓度下降;4.过量鱼精蛋白导致血小板功能不全也使ACT延长。

  CPB后如ACT延长,应做其它凝血试验如凝血酶时间(TT),肝素酶—ACT,肝素—鱼精蛋白滴定以判定肝素是否存在。还可用血栓弹力图(TEG),血小板功能试验,检测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计数指导出血治疗。

  鱼精蛋白拮抗肝素的指导思想是:1.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避免过量,减少失血和输血:2.应用鱼精蛋白代用品如重组的血小板因子4(rPF4)和抗肝素灵,PF4储存与血小板2颗粒中,是天然的肝素结合蛋白。rPF4与鱼精蛋白之比>3:1才使ACT延长,抗肝素灵>5:1使ACT延长。但目前临床尚未使用。鱼精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体质如对鱼、海生动物及碘过敏者,肺动脉高压,糖尿病及二次手术者要提高警惕。给鱼精蛋白前加深麻醉,给予苯海拉明20~40mg预防。给药时宜缓慢或先给20~30mg作试探,一旦出现低血压或高血压,心率减慢或右室胀满,心缩无力应立即停止给药,对症处理。

作者: 邓硕曾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