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外科论文心脏外科学

外周动脉病的目前治疗方法(5)

来源:www.ccheart.com.cn
摘要:介入的适应证很宽,临床医师推荐患者血运重建的范围从严重缺血(Rutherford4级)到生活方式受限的间歇性跛行。保守治疗基于这样的假设:a、外周血管病一般不危及生命也不危及肢体。b、介入治疗会消耗有限的资源及稀缺的卫生经费。e、介入(失败)后患者病情偶然会恶化。...

点击显示 收起

阜外医院 蒋雄京教授

何时进行血运重建合适?
    介入的适应证很宽,临床医师推荐患者血运重建的范围从严重缺血(Rutherford 4级)到生活方式受限的间歇性跛行。保守治疗基于这样的假设:a、外周血管病一般不危及生命也不危及肢体;b、介入治疗会消耗有限的资源及稀缺的卫生经费;c、PTA及外科手术的结果均不完美;d、会发生并发症且完全难以预测;e、介入(失败)后患者病情偶然会恶化。但是,一种治疗方法仅仅基于这样的一些假设就忽视了近年来治疗PAD的进展,经皮血运重建的治疗设备和临床经验已显着提高了PAD患者的预后。在过去的年代,除非患者属于患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主要外科血运重建高危人群,否则几乎没有理由进行诊断性血管造影,因此,这类检查严格限于同时患有间歇性跛行或有截肢风险的外科高危病人。
    目前,由于非外科血运重建的费用降低,危险降低,在症状性残废的早期进行介入是可能的。正如Kumpe及Rutherford指出:"患者选择血管成形而非外科手术的优点是早期死亡率及并发症低,不需要全麻,住院时间短及微创",就是把PTA及诊断性造影的死亡率全加在一起,这句话也是事实。大多数患者的PTA并发症轻微,一般不需要外科治疗。穿刺路径有关的事件占并发症的大多数[在多数研究中占2%-8%];这类事件可不严重但普遍(如腹股沟血肿)至罕见但严重(如腹膜后血肿)。在球囊成形处的并发症发生率多数研究报告为1%-7%,这与PTCA的结果类似,主要为急性闭塞,其中大多数可通过溶栓或辅助机械治疗(如支架)加以处理,这样,危及肢体需要急诊外科手术的并发症相当罕见。已有报告远端栓塞发生率可达5%,但多数在临床上无症状。那些可能有潜在栓塞危险的病变,在PTA前或PTA成功后经正确地溶栓治疗常能予以避免。不过,事实上经皮血运重建的费用和危险性随病变的解剖位置及复杂性增加。要决定间歇性跛行患者血运重建必须有二个主要考虑:1、患者的症状。查体时脉搏摸不清或减弱均支持患者有血管病的主诉。无创检查在评估PAD时仍为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发现静息时踝-肱指数异常,并不排除存在严重狭窄,尤其是糖尿病或动脉严重钙化不能压缩的患者。运动或代替负荷试验有助于阐明有症状血管狭窄的血流动力学证据。双功能超声包括彩色多普勒检查有助于澄清事实。虽然目前磁共振已作为血管显像的无创检查方法,但如要了解症状性残废的血管解剖全貌及复杂性仍要考虑血管造影。
    间歇性跛行的解剖情况一经确定,经皮介入的建议要个体化。例如,二个病人大概有类似的制抑,并且制抑的程度可能也不足以证明血管外科重建就危险。诊断性血管造影提示有一患者行经皮血运重建可能有较高的技术成功率,该患者可能系适合作经皮介入的人选。另一例患者的某些危险因素和病变的解剖复杂性提示急性或远期的成功率低,大概可判断仅仅外科血运重建为有效治疗,该例患者可能适合推迟手术的危险,除非残废加重。因此,血管造影可能主导抬高或降低进行介入治疗的门槛。过去除了药物治疗和运动外,高危和高费用的外科治疗代表唯一的选择,仅仅有症状性残废才考虑进行血管造影可能是合理的争辩。但是,选择进行低危和低费用的PTA意味着已制定的治疗症状性残废的门槛可能抬高或降低,这处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其复杂性。
    如果经皮血运重建的患者又有临床再狭窄的证据,再次介入的指证可能与首次介入的指证类似。一部分患者,如一些经过再次或多次PTCA的患者,已清楚地表明,再次介入会达到满意的远期疗效。而那些再次经皮介入失败的患者要尝试达到远期通畅,在作出进行外科血运重建的决定时可能要重新评估患者的血管解剖及临床状况。


未来
    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及这些心脏病患者的存活,临床医师正在重视冠脉以外动脉疾病(包括颈动脉、肾动脉及下肢动脉)的发生率上升及其致残效应。在未来10年里,心脏病学家将会更了解PAD及其相关处理,同时对PAD的发现及认识将会增加。可用的治疗选择,包括保守和有创方法也会扩展。通过使用强有力的新降脂药及积极的危险因素改良,将有助于预防血管病的发生和进展。类似的资源将用于防止首次治疗成功后复发。目前正在研制的新型药物可能被证明用于治疗间歇性跛行有效。
    PAD的介入治疗将继续朝向占绝对优势的经皮方法,而与外科方法的趋势相背。由于介入治疗变得更有效而安全,治疗的门槛会降低,且经皮介入的数量可能会戏剧性增加。再狭窄仍然是经皮血运重建的最大难题,将使结果复杂化,不过鉴于使用血管内支架已对冠脉及髂动脉PTA后再狭窄生产有利影响,这一技术将常规用于其它部位的血管(包括肾动脉、颈动脉、椎动脉、肠系膜动脉、主动脉和股-腘动脉)。同时,其它有希望降低再狭窄的策略,包括众多的基因及分子治疗、X线治疗将被精炼,会增加血管内支架的有益作用,这些措施会进一步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使用复杂的影像技术,如IVUS、MRA及螺旋CT,将便于诊断并提高血运重建的结果。这些技术也能使复杂的经皮手术做起来危险小结果好。最后,对于采用传统血运重建方法没有肢体存活可能的患者,既往不得不选择截肢,但通过引入血管再生因子促使血管再生的可能性,可提供挽救这些患者患肢的新希望。实际上,如果目前进行的血管再生试验和其它分子研究产生有利结果,这将会深刻地改变我们目前处理外周血管病和心血管病的方法。

 

作者: 2007-7-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