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八正散在治月经不调中的运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凡月经的周期或经量出现异常者称为月经不调。”因此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量少等。月经不调多因肝脾肾三脏和气血冲任功能失调所致,所以多从疏肝、健脾、补肾、调理气血冲任论治。笔者在临床诊治中,发现湿热内蕴胞宫、冲任二脉失调之月经不调亦很多见,用具有清热除湿的八正散为基本......

点击显示 收起

    月经的周期或经量出现异常者称为月经不调。《妇科玉尺》云:经贵乎如期,若来时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月二三至,或数月一至,皆为不调。因此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量少等。月经不调多因肝脾肾三脏和气血冲任功能失调所致,所以多从疏肝、健脾、补肾、调理气血冲任论治。鲜有清热、除湿为调经治法。笔者在临床诊治中,发现湿热内蕴胞宫、冲任二脉失调之月经不调亦很多见,用具有清热除湿的八正散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月经不调,取得较好疗效,举例如下。

    月经先期

    患者,女,27岁。2003710日初诊。主诉:月经周期提前半年余,甚则一月二至,经量尚可。查阅病历曾予滋阴凉血固冲治疗,疗效不明显。末次月经:2003626日。舌红苔黄腻、脉细。辨证:湿热下注胞宫,冲任失调。拟方:瞿麦12g,萹蓄12g,车前子18g,滑石18g,川木通6g,牡丹皮12g,白芍12g,地骨皮12g,玄参12g,忍冬藤18g,生薏苡仁18g,败酱草12g,石韦15g3剂,水煎服,11剂。复诊3次,每次3剂,均守上方。724日月经来潮。其后随访,周期正常。

    月经先期多从血热迫血妄行或气虚不能摄血辨治,本例患者前期予滋阴凉血固冲不效,根据其舌红苔黄腻的体征,从湿热内董胞富,热这血络而血行先期辨治,拟八正散加忍冬藤、生薏苡仁、败酱草助其清利湿热之力;牡丹皮、白芍、地骨皮、玄参、石韦凉血固冲获效。

    月经后期

    患者,女,40岁。2005415日初诊。主诉:经行后期一年。述一年来,月经周期延迟7天以上,甚则四、五十天一至。量少色暗,经前双乳胀痛,心烦易怒。末次月经:2005310日。舌红苔厚黄腻,脉弦细。尿妊娠试验:阴性。辨证:湿热内蕴,冲任受阻,血不能按时而下。拟方:瞿麦12g,萹蓄12g,车前子18g,丹参15g,栀子12g,牛膝15g,泽兰15g,香附12g,郁金12g,刘寄奴12g,苏木6g3剂煎服。419日二诊:述418日月经来潮,经量较前略增多,舌红苔薄黄腻,脉弦细。前方去苏木,加王不留行12g5剂,11剂,13次,嘱经净后服。此后复诊3次,每次5剂,均按前方。520日月经来潮,量较前多,经前乳胀心烦缓解。经行后期常规辨证有虚实之分,虚者因血海空虚不能按时满盈,实则有气滞、寒凝、血瘀。笔者从湿热阻滞胞宫,冲任二脉不畅,经血不能按时而下辨证,用八正散清利湿热,佐丹参、牛膝、泽兰、刘寄奴、苏木通利经水,香附、王不留行、郁金疏畅气机,使浊祛新生,冲任调畅,经水按时而潮。

    讨论

    八正散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栀子、炙甘草、川木通、煨大黄、灯心草组成。功能清热除湿,利水通淋。主治湿热下注之热淋。胞宫位于下焦,湿热内蕴胞宫之月经不调与湿热下注之热淋同属一体。湿热蕴结胞宫,胞脉阻滞,冲任不畅,或湿热伤血动络,妄行经外,则见月经后期、月经量少、月经先期、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多。月经不调热淋病名各异,但病机相同。故采用八正散为基本方加味施治而获良效,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思想。

作者: 李 萍 张嘉丽 闵泽春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