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药品不良反应(ADR)主要是指质量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本文就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做如下浅述,仅供同道参考。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药物方面。但是与西药比较,中药因有其自身特点,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多为不适当、不......

点击显示 收起

  药品不良反应(ADR)主要是指质量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本文就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做如下浅述,仅供同道参考。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药物方面;二是机体方面;三是给药行为。但是与西药比较,中药因有其自身特点,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多为不适当、不合理应用。

     1.药物方面的原因:①中药品种混乱或以假乱真:中药的不良反应追究其原因一般多与其所含成分密切相关。由于历史原因,中药品种的混乱现象较为普遍,不少中药的基源品种往往有数种之多,其基源品种不同,则所含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毒性也有所差异。同时,中药还存在地区性的习惯用药不同、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问题。此外,中药因产地不同,其生长环境、自然条件也会影响药材的质量。即使同一地区所产的药材,因生长年限及采集的时间与季节不同,其活性物质的含量也不同。中药储存条件、储存期限也影响其内在质量。中药由野生改为家种,种植过程中施用化肥、农药以及水源的污染均可能影响药材的质量,其所含成分亦有显著差异。②炮制或煎煮不当:中药一般都要经过炮制方能应用,炮制方法不同,药物的理化性质、性味、归经都要发生一定的变化。炮制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该炮制的药材不经炮制而服用,也是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③制剂工艺欠佳:受制药水平的限制,许多中药还没能制订出一套科学、有效表达与控制其内在质量的方法。现行的质量标准不能有效地确保其质量。尤其是复方制剂,用药少则几味,多则几十味,其影响质量的因素很难控制,很难保证不同厂家的同一药品的质量相同。即使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同一药物之间的质量也不相同。民间广泛流传的单方、验方自制自用现象等均可引起不良反应。

     2.机体方面的原因:①种族与遗传因素:不同种族的人群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不同,这是正常的“生物学差异”。遗传是个体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

  这种差别也可造成药物的反应不同。②年龄、性别因素:婴幼儿的肝肾功能、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发育尚未完善,因此对一些药物处理能力较低,易发生不良反应。老年人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分泌能力下降,肾血流量减少而影响药物排泄产生体内蓄积。此外,肝脏药酶活性下降使药物代谢降低而使血药浓度增高或消除延缓,产生毒性反应。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的老人或1月以内婴儿易发生不良反应。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有区别。妇女月经和妊娠期对泻药和其他强烈刺激性药物较为敏感,不良反应发生率多于男性。③患者疾病因素:疾病能改变药物的作用,既能改变药效学又改变药动学,使药物体内过程发生改变而引起不良反应。

     3.给药行为:①剂量不合适:药物具有二重性,使用恰当,剂量准确,起治疗作用。不适当地随意加大剂量常会产生不良反应。②使用时间过长:长期用药易导致药物蓄积,或改变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与反应性,导致蓄积性中毒、生理依赖性等不良反应。③辨证失当,药不对证:应用中药应遵循辨证施治原则,若辨证失误,用药则适得其反。④盲目用药,滥用补药:补药滥用也会产生不良反应。⑤给药时辰与环境不当:服药时间不正确,不但影响疗效,还会有不良反应发生。如镇静安神药宜睡前服用,若早起服用会引起全天精神委靡不振,身体不适。中医用药强调整体观念,并有“用温远温”、“用寒远寒”之说,即强调用药时的自然气候与地理环境。⑥用药禁忌:应注意用药的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禁忌,以防止发生不良反应。⑦药物配伍不当:中药与中药、中药与西药配伍不当或联用也能产生不良反应。配伍得当可起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减轻和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但若配伍不当则可起拮抗作用,降低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防止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

     1.加强中药材的宏观管理,控制中药产地、生长年限、用药部位、贮存期等质量标准,严禁伪劣药品上市。严格按照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有毒中药的收购、经营、加工、使用及保管工作。

     2.控制药物质量。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必须达到安全、有效、可靠稳定的要求。其生产工艺必须具有严格的技术控制条件和质量控制标准,才能使临床用药得到较好的质量保证。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应使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使中药注射剂逐步向定向、定量给药和安全、稳定、高效方面发展。

     3.恰当配伍,合理组方。中药方剂应严格按“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方谴药。组方谴药既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又要有一定的搭配关系,标本兼顾,协同制约,发挥全方的综合作用。因此,对新配方、新剂型、新品种,药政主管部门应严格审查把关,合理配伍,遵循中药配伍禁忌的“十八反”、“十九畏”,及中西药的配伍禁忌原则,避免不合理组方配伍。

     4.依法炮制,严把炮制关。中医在长期的用药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减毒增效转变药性的炮制经验,应严格遵循炮制规范,依法炮制中药。

     5.严格控制用药计量,掌握用法。同一种药物,所用药物计量大小与有无毒性及反应程度大小有直接关系。目前各中药书籍及《中国药典》规定的计量均为汤剂成人的一日用量。儿童及老人体弱者应酌情减量,并注意了解病人体质和个体差异,灵活掌握用药计量和疗程。特别是对毒性大的中药的应用计量应从严限制。某些中药须先煎、后下、冲服、烊化等,也关系着用药安全与疗效。

     6.对证用药。各种中药都有其一定的适应证,临床医生必须辨证施治,辨证用药。

     7.严密观察治疗反应。用药过程中随时或定期观察病人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合理用药。

     8.加强中药的科学研究工作。对毒性中药的化学、药效学、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及药动学等进行研究,逐步明确各种毒性中药的毒性、中毒作用机制、起效量、极量及抢救治疗措施等,做到在科学基础上安全用药。

     9.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宣传教育和监察报告工作。针对目前社会上一些人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甚至说中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误导说法,应大力进行宣传教育,正确认识中药的属性,勿盲目应用,轻信偏方,克服无知性。同时对中药不良反应要加强监察报道工作,逐步建立国家中药不良反应信息的计算机数据库。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