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刘 家 强:论经络学说与基因组学关系浅识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摘要:中医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的一种基础理论,它与脏腑理论共同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如何运用基因组学来解释中医学、发展中医学,在于如何运用传统中医学的优秀整体部分来解释基因组。经络学说就是其中手段之一。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医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的一种基础理论,它与脏腑理论共同组成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如何运用基因组学来解释中医学、发展中医学,在于如何运用传统中医学的优秀整体部分来解释基因组。经络学说就是其中手段之一。

    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组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的一种基础理论。传统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经络是“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网状系统,遍布于全身上下内外。具有“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功能,其性能是“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近年来,在针灸镇痛、针灸戒毒等方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取得重大成果。随着基因组学的迅速发展,经络学说必须随之深入到基因组(精)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医学。

1  中医经络学和基因组学结合的可能性人体整体性笔者认为:在整体中经络系统是从属于脏腑系统的,经络系统和脏腑系统结合后才可以看到人体整体性的全部,因而研究经络系统必须紧密结合脏腑系统;人体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表面,从细胞核膜、细胞膜以至组织的表面、系统的表面,膜是内在结构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场所,但是它们是附属于膜内核心成分的。不同层次的整体都有其运行气血的自身的经络系统,从整体上看,这是一个广义的庞大而复杂的由基因演化的蛋白质或者其它物质所构成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和传统中医的脏腑系统、经络系统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从基因组学的角度看,这两者必定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是由基因组(精)的整体特性决定的,是基因组功能和结构作用的结果。人体上有五脏系统,又有精气神系统,这么复杂的系统之间的联系所依赖的就是经络系统,不但有表现在外的经络系统,而且有表现在内的脏腑之间的传递信息的通道;现在教科书上所说的是表现在外的经络系统,实质上表现在内的脏腑之间的传递信息的通道更根本;建立全面的经络系统是一方面为了解释经络系统,但是另一方面是为了解译基因组。只有全面的人体联系才可以与基因组的联系相比较。传统中医学认为,人天相应,人天相通,那么以五脏为基础形成的人体与自然界相通交流的路线就是腧穴和经络系统,基因的整体与人体的广义经络是对应的,但是并不是说每一个基因对应人体某一穴位,因为每一个基因都是经过基因组的整体作用最后表现出来,可能某一基因与某一穴位有某些关系,但是这些必须经过实践、分子生物学的验证。分子基础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生命都是在分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生命的微观分子整体和宏观整体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宏观的生命活动影响着微观的生命基础,于是带来微观整体的逐渐变化,使整体生命逐渐进化;而微观整体是生命发展的内在因素,它的遗传和变异往往造成生命的突变和多样性。在科学发展到生命的微观生命基础时,必然走向整体论,当代基因组学由结构学走向功能学就是典型的代表,这不是由个人的意志所决定,是科学本身的内在的因素所决定的。人体是由“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经脉十二、络脉十五”的经络系统的维系而形成的,人的生命活动的进行则借助于“穴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的“气”完成的。机体脏腑组织通过经络时时刻刻都在与自然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以确保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基因则是基因组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窗口,这两者必定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基因有细胞功能部分,组织功能部分及全身功能部分,其转化后的蛋白质或激素作用的部位和靶点不同,从信息的角度看,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网络整体,这个网络整体就是经络系统所组成的内外结构整体。基因组包含着基因部分和非基因部分;基因部分包含着各种组织细胞的基因,它们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而非基因部分则起着调节作用,非基因部分不但将所有基因组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将全部基因组也连接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统一的整体。人类的基因和老鼠的基因仅差几百个,和类人猿相差也仅有0.01%,由此看来,从低级动物进化到高级动物主要是调节作用的非基因的变化,越来越将基因组成了更完善更统一的整体。经络系统做化至基因组中,与各脏腑基因功能部分的内外相互联系有关,与基因组转化后精、气和神级别部分的作用与转化相关,与受精卵分化和发育的途径相关;每条经脉和络脉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作用路线,基因组微观经络系统很可能是不同基因组基因之间的联系路线。由此,针灸戒毒镇痛的基因作用也就不难理解了。研究基因组必须结合传统中医学的最基本的理论和最基本的方法,生命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宇宙发展和演化到一定阶段后物质的功能和结构的统一体,借助当代科学正在兴起的超弦理论,由四种核酸的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特点组成了人体的阴阳。人体的蛋白质本质上是由基因的序列所决定的,按超弦理论的方法,基因是人体的由基本的结构(阴)和功能(阳)组成的弦相互振动组成的更大的弦;从动态的角度上说,单个基因的振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整体结合在一起的。人类基因的整体是在精与卵在结合后的一刹那形成的,在普郎克时空内由无极生太极,由太极生阴阳,最后形成由五个脏基因组功能块构成的基因组,以至形成以五脏决定的宏观的人体。而五脏是符合整体规律的,因此基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的不同组成部分。

2  中医学和基因组学的相关性
    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方法学内容与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观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微观水平的基因调控与修饰,反映着生命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基因组的多样性高度强调了每个人的基因组特异性。基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是有密切联系的。在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绘制出之后,基因组学由结构学逐渐转向功能学,基因组学与中医药两个学科在思维方法学上的趋近特征,显示出研究思路与方法相互渗透的可能性。因而中医学和基因组学是可以结合的,可以互相补益的。脏腑理论和经络理论是可以与基因组学相互沟通的。

    “气”的含义  关于“气”的含义有许多种说法,但是笔者认为气是有形物质的场,具有能量性、信息性,是物质整体性的表现。而经络是人体有关组织的“气”汇聚而成的气束。由于血液和淋巴的流动以及神经系统、生命整体性的影响而具有流动性。气柬中气较其他非气束部分占明显优势,使气束所经组织有一定的变化。而且显现一定的特性,用仪器的某些特征可探测到。人体的“气”,从本源上看,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之精气三者相结合而成的;从基因组学上看,由基因序列转化而成的蛋白质或者其他物质及其气场就是人体的“气”。既然如此,“气”、“气场”、经络系统和蛋白质以至基因组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由经络系统联系基因组的一条途径。

    经络系统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关系  基因组在精与卵结合后形成生命整体后在普朗克时空内演化生命的太极,生命的结构(阴)和生命的功能(阳)最后形成的;生命宏观整体和微观整体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是一一对应的;人体微观的基因组分子生命基础和宏观整体由于层次和功能活动的基础不是一样的,因而在表面上这两个整体功能联系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所以,很容易误认为这两个整体不是一回事;其实,在本质上,在整体上,它们仍是同一的。

    脏腑系统、经络系统微化至基因组中,必定存在着脏腑功能基因块和微观经络系统,其根本化生关系和宏观整体的关系是一致的,而且这是人体宏观整体关系的根源所在;五行关系、阴阳关系和精气神与生命的结构(阴)和生命的功能(阳)所演化的基因组整体存在着根本的关系,各经脉、络脉、奇经八脉与各脏腑功能块中的某些基因的功能路线有着必定的关系,疾病的治疗和人类健康的整体性提高都必须从基因组的经络系统考虑。

    基因组的功能形式虽然是动态的多变的,但是其总的功能状态和宏观整体是一致的。

3研究方法
    研究经络学说首先必须从传统中医学的根本点—整体论出发,根据经络在整体中的功能和作用来说明经络的实质;第二,必须坚持关于气的“气场说”,气是精(基因组)及其气场转化的蛋白质或者其他物质及其气场;第三,结合现代科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在坚持传统中医学优秀观点的情况下,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解释中医学,发展中医学,对于不恰当的敢于扬弃。

    经络的纵横关系的衍深研究  根结理论、标本理论、气街理论和四海理论一方面正说明了经络系统与脏腑系统的关系。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络系统将全身联系成统一整体,经络系统是人和大自然联系、交换物质、信息、能量的通道,人和自然是统一的相通的。这种统一性也是可以在微观基因组的水平上得到验证的。

4结论
    经络系统反映的是深刻的人体微观的分子生命基础—基因组内部的整体联系,反映的是基因组中各序列之间、各基因之间的复杂的功能联系。经络系统首先是宏观整体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其次是人体微观的分子生命基础基因组内部整体联系的在宏观上的直接反映,最小的生命整体与最大的生命整体必然存在一定的一一对应关系。

    传统中医学由于超前反映了人体的某些真正整体联系,它必然是模糊的,粗略的,或者类比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正确性必然得到科学证明,在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下,传统中医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然焕发出新的青春。经络系统的正确性必然得到科学技术的证明,它的再一次发展必然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中医药学刊》文/刘  家  强

作者: 刘 家 强:论经络学说与基因组学关系浅识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