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李家新:中药剂型发展亟待改革创新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我国中药的剂型源远流长,早在我国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就有关于丸、散、膏、丹、酒等剂型的记述,反映在汉代以前中药已有多种剂型流行,为中药剂型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70年代初,长沙出土的二千年前东汉时的帛书等文物中,除载方283首之外,并有丸、散、汤等剂型的记载。秦汉以后的历代医药学家为适应病症治......

点击显示 收起

  我国中药的剂型源远流长,早在我国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就有关于丸、散、膏、丹、酒等剂型的记述,反映在汉代以前中药已有多种剂型流行,为中药剂型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70年代初,长沙出土的二千年前东汉时的帛书等文物中,除载方283首之外,并有丸、散、汤等剂型的记载。秦汉以后的历代医药学家为适应病症治疗需要,又发展了各种剂型,其中常用的有汤剂、丸剂、散剂、丹剂、酒剂等,共20多种,这些剂型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且制备简单,安全性较高,基本上适应了辩证施治的需要。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中药剂型在生产和应用上已显得单调,同时存在体积较大、用量较多、质量和疗效难于掌握等多方面的不足,传统中药剂型已不能安全适应现代医药发展的需要,与人民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存在差距。

  新中国成立以后,传统医药学得到较大发展,并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发展速度也是史无前例的。在继承、整理丰富浩瀚的药用遗产的同时,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特别是对常用中药的成分分析、药理、实践、剂型改进等,以及中西药结合,寻找和研制用于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有效用药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进入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我国历史悠久地传统中药老剂型加速更新换代,陆续推出了一些新剂型。但美中不足的是,移植新剂型过多,重复生产新剂型的品种几乎遍及全国。所研制开发的中药新剂型中,大多是各种口服液。往往一家研制成功投产,百家紧跟仿效生产,导致全国有500多种口服液,曾出现滋补类口服液过多过滥,销售日趋疲软,最后淘汰了许多品种。

  随着我国药源性和医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加,在中药的改革、研制、开发中,同时注重为临床提供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中药新剂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时候了。笔者认为,改革、研制和开发新剂型的工作,应当是:
  一、要对古今中药诸多方面进行挖掘与研究。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特色”理论的基础上改革、发展,使中医药学新理论与现代医药同步发展。中药科研工作者要对古今诸多方面进行挖掘和研究,对大量中药进行植物化学和药理分析,在运用生物技术、有效成分、微量元素研究、精简临床用药、临床新疗效、不断研究开发中药单味和复方新剂型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二、要为临床提供一大批速效、长效新药。中药新剂型的研制与开发,是多学科、多技术领域有机结合的应用科学。涉及到现代生物药剂学、临床药剂学、药物动力学、物理药学等科学。一个新剂型的确立,应考虑到临床应用特点、药物理化性质、药物稳定性等问题,如治疗急、重病症用药,应有速效剂型,使机体迅速吸收,尽快发挥治疗作用。静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皮下注射剂、气雾剂等新药,要具有适宜急症用药优点。用于慢性病、疑难病的剂型的新药,应具备长效、吸收完全、安全性好等优点。
  三、在使用范围上要广泛。一个中药新剂型,应具有临床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使用方便,质量稳定的特点。根据所需,亦应分别是速效、长效型、高效型。来自临床的大量事实表明,目前亟待研制开发的中药新剂型是适用于急症、老年病、儿科病、心脑血管病、肝肾肠胃慢性病、某些疑难病及癌症治疗后等的药物。
  四、根据需要着重抓好主要的剂型。当前,临床医师和广大患者比较一致喜爱的中药剂型有复方片剂、口服液、冲散剂、注射剂、微型颗粒、湿润烧伤膏、含化剂等。因此,我国中药发展亟待研制开发用于临床的中药剂型应是复方冲剂、复方口服液、复方颗粒泡服剂、粗颗粒散剂、滴鼻剂、气雾剂、灌肠剂、输液剂、静脉注射液、乳膏剂等患者易于接受和应用的剂型。

作者: 李家新:中药剂型发展亟待改革创新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