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夏 翔:中医的发展要坚持姓“中”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笔者是1956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学习中医的。近50年过去了,笔者从一名不懂中医的中学生,到现在成为一名老中医,对中医今后的发展问题也在不断思考。要发展姓“中”的中医学发展中医,当然要发展姓“中”的,而不是姓“西”的或是姓“其他”的中医。什么是姓“中”,也就是“什么是中医”。...

点击显示 收起

  笔者是1956年考入上海中医学院学习中医的。近50年过去了,笔者从一名不懂中医的中学生,到现在成为一名老中医,对中医今后的发展问题也在不断思考。以下这些看法供同道们一起讨论。

  要发展姓“中”的中医学
  发展中医,当然要发展姓“中”的,而不是姓“西”的或是姓“其他”的中医。什么是姓“中”,也就是“什么是中医”?这一问题好像太简单了,但是在当今却不得不再思考一下,因为某些中医,忘却了“中医”的内涵,这些人即使打着中医接班人的牌子,实质上已经不是真正的中医了。
  所谓中医,简单地说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病症应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采用中药(或其他工具、器械……)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学。这是中医的根本,中医的底线。如果脱离了这一底线,就可以称为异化的中医、无本的中医,就不再是姓“中”的中医了。以这个底线来看,当前某些中医师、中医院、中医大学、中医科研、中医教授好像都已经有些走样了,变异了。如某些中医高级人才不会运用中医的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更有甚者,个别本科生连“独参汤”的组成也不知道;中医内科医师将“水肿”中的“风水”与迷信的“看风水”混为一谈,有的连桂枝汤、麻黄汤、六经辨证的六经都讲不出来等。这些都是事实,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医如果这样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必将名存实亡。可见,中医必须姓“中”,中医的发展也必须姓“中”,而不是“异化了的中医”、“忘本的中医”、“西医化的中医”。

  每门学科都要发展,都要现代化,不单是中医
  “中医要现代化”这一口号当然是正确的。但再思考一下,哪门学科不需要现代化呢?西医就不需要现代化了吗?应该说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每门学科都在不断地现代化,不断地自我否定,才能不断地发展,正如当今的西医比几十年前的西医就现代化了许多。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提到中医,马上就提出中医要现代化,言下之意就是在数以万计的学科中只有中医不是现代的,所以要强调“现代化”。其实中医几千年来一直是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完善、不断地现代化。李时珍肯定比张仲景现代化;当代的中医治疗非典,肯定比明清时代的温病学家现代化;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代的中医肯定比50年前的中医现代化,不信将今天《中医杂志》上的论文与50年前的做个比较,就能得到可信的结论。因此,当代的中医就是现代的中医。当然,并不是说中医不再需要发展了,相反,中医要和西医等学科一样,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现代化。所以,我认为与其时时处处提“中医要现代化”这一口号,还不如多提中医要发展、中医要创新来得妥当。
  中医要怎样现代化,对此存在两种标尺:一种是依据中医自身的特色来衡量现代中医,就能得出现代的中医比古代的进步了,现代化了,可以得出现代的中医就是现代化的中医的结论;另一种标尺是目前许多局内、局外人所采用的,以现代科学、西医标准来衡量现代中医。因为中医的特色、理论、理念与现代科学、西医不同,就必然得出中医药古老、与“现代科学”格格不入、太不“现代化”了的结论。因而与其他学科相比,更需要按现代科学模式“现代化”了。笔者认为第一种的衡量标准才是真正的中医现代化的方向,而第二种标尺是一种误导,因为其结果即使中医“现代化”了,中医也就“化”掉了,不存在了。只有包含中医内涵和中医特色的现代化,才是中医的创新,才是真正地发展中医。

  应该如何发展中医
  有学者说得好:“多年来,中医界充斥着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提到中医之长,就一定要谈中医之短,而且总在短字上下功夫,今天‘科学化’,明天‘现代化’,后天‘规范化’,似乎只有看到、抓住自己的弱点……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孰不知这恰恰是对自身的异化。”正如邓铁涛教授所说:“几十年来,中医在医、教、研、药各方面,都以西医的模式为准绳。现在看来,这一模式对中医之束缚多于帮助。因此,必须按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中医重新做深入的研究和整改。”所以发展中医必须按照中医自身的理论、方法和规律来发展中医的特色和长处。当然可以借鉴现代医学,但不能以此为惟一的模式,而应该洋为中用,衷中参西。中医科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本质的结合,虽然不能说永远不可能,至少在很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故而绝对不要急于求成,削足适履。我们应该在中医自身学科的发展中,非常自然地找到二者的结合点、互补点,而不应该在短期内用另一种医学科学(西医)来改造中医中药。      
  现在一些学者和专家(包括中医业内和业外)也特别关心中医的发展,这自然是好事。但他们却在有意无意提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中,误导了中医的发展方向,总是与中医的基本哲理如“阴阳五行”等过不去,认为中医不丢掉这些基本理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其实真正的科学家永远是尊重客观事实的,尊重其他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如果真正热爱中医、关心中医的话,首先要学习中医,掌握学术理论后才有发言权。

  中西医结合与中医发展
  宪法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这说明中医与西医应该是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医学体系(没有提出第三种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医与西医是我国卫生事业的“两翼”,而中西医结合是一种探索,一种相互学习的桥梁,一种互补的方法,但绝对不是一种主流医学,也不是第三冀。在十年动乱期间所提出的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目前看来是脱离客观实际的,也不可能得到世界医学界公认。但是目前尚有个别专家学者抱着创立“新医学”观点不放,认为中医现代化、中医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学”;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发展中医。应该说这完全是一种误导,是中医发展的一种致命错误,因为其结果——“新医学”不可能产生,反之,消灭中医倒是有可能的。
  然而,50年前提出的“西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是有历史背景的。当时党和国家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除了创立中医院校外,还安排个别高级的西医学习中医,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研究和发展中医的学术理论,希望出几位高明的理论家。总之,西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是为发展中医、提高中医服务的,并不是要创立“新医学”,更不是发展中医的终极。不然的话,50年前为什么不强调中医学习西医?
  从当前看,西医一般都懂得一些中医,如对冠心病患者开些丹参片等;中医也都懂些西医,能应用一般的西药。中医和西医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有利于人民防病治病,是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特色。但从学术理论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临床上的中医加西医、中药加西药的医疗行为,绝对不是中医西医两个医学的结合。中西医两者的结合首先应该是理论的结合。而现在为数众多的从临床实践出发的中医加西医,与当初的要求出几位高明理论家的初衷是不一样的。从学术上讲,中西医结合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结合也是远远不够的。故而笔者认为,应如50年前那样,以高级西医参加中医研究班的形式,找到中西医理论的个别结合点,出几位高明的理论家。这才是“西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目的,也真正为发展中医做出贡献。但这只是发展中医的一条支流、一种道路、一个方法,绝对不是主流、目标、惟一道路、必由之路甚至全部。中医的创新发展不能全部依靠中西医结合,而必须是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在充分继承中医学自身基本理论和临床特色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丢失了中医药的本质特征而演变为另类。

  中医的科学性及其衡量标准
  中医是一门学科,是科学的,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目前不论在中医业界内部、外部,还是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或者口头上不否认的中医科学性,而实质上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就在于他们用西方科学的标准、立场来衡量中医。而中医其实是一种东方的、复杂的科学,不能简单地以“还原论”、“客观化”、“数字指标”作为标尺来衡量其科学性。因为凡是高级的复杂的事物(包括人体),其变化的规律会受到多种多变因素的干扰,不具备简单的机械的还原性和可重复性。譬如药物(不论中药和西药)的疗效除了取决于患者的病理、生理之外,还受到心理、社会、气象、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对中医来说尤其是这样。所以医学也绝对不等同于物理、数学、化学等“l+l=2”的模式;即使西医现在也在强调心理、社会等因素,反而与中医的理念接近了。故而长期以来,某些科学家认为中医药缺乏还原性、重复性、规律性,就断定其不科学是非常错误的。

  中医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创办中医药高等院校,与现代的教育模式接轨,这是件好事。但是反思一下,这种现代的教育模式与中医传统的师承教育相比,存在不足之处。院校教育注重“学”,而师承教育重视“术”。中医是以临床为本,更加重视“术”,重视临床经验,更重视师带徒式的临证实践,这是现代医学教育所不及的。再有,五六十年代中医药院校的教学中,中医四大经典等科目及中医临床占有较大的比例。而80年代以来,西医科目、公共学科所占比例大大超过了中医学科,以至于《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传统学科的学时数仅占微不足道的份额。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使学历很高,中医的“味道”却很淡薄。正如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所说:“某些中医药大学培养出来的是两个中专生。”也有业界人士认为,现代中医院校培养的一些学生,自己看不起自己,看不起中医,这是教育上的问题,没有教育学生学懂中医。中医院校要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教育,要把中医基础理论的根基打实。否则,教出来的学生既不中,也不西。此外,中医一定要早临床、多临床。现在我们实行的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就很好。
  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教育模式,其重点一定要放在中医的理论与临床上,多培养一些临床型的高级人才。这样才能使中医人才保持中医特色,才能使中医这支队伍永不变色。

  中医科研的发展重点
  当前的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的“味道”也越来越淡化了。有所建树的不多,总体上缺乏系统研究,大多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众所周知,临床疗效是第一位的,是中医的根本。中医的疗效决定于中医理论、辨证、用药经验,这应该是科研的重点。故而中医科研一定要从中医理论及临床出发,使其有所创新提高。

  中药的发展导向
  中医现代化与中药现代化、中医发展与中药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所谓中药应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天然药物,否则就不能叫做中药(如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等)。现在一谈到中药的发展、中药的现代化、中药的科学化,某些学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新型工艺的中成药、单味中药的提纯、中药的有效成分,而忽略了中医理论,忽略了复方,忽略了中药饮片(生药)。可以设想,到有一天中药都变成麻黄素、黄连素来应用的话,中药这一概念也就消亡了,中医也消亡了。而中药现代化不能忽略对饮片、道地药材的研究,依目前而论,道地药材的品种与质量在不断地滑坡与萎缩,临床中医师处方用药的品种越来越少、越来越狭窄,大大地影响了临床疗效。因此笔者认为,发展中药首先应着重提高和发展药材的品类、质量以及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定性、定量)。当然这不排斥单味中药的提取以及有关单体的研究等,这也是对现代医药的一种贡献,但绝不是中药现代化与中药发展的主流。

  中医发展的形式与内涵 
  从表面上看,当前中医的发展在形式上无可非议,有其辉煌的外表。中医与西医一样,有大学本科生,有硕士、有博士,还有博士后;有各类各级的医疗机构和医院;有国家级的研究院以及为数众多的研究所、研究室;有高到国家级的各种科研课题和科研项目,但总体来说缺乏中医特色,而且越来越缺乏中医内涵。究其原因除了一些人对中医误会、不理解,以西医的医、教、研模式来规范衡量中医之外,更为值得重视的是,当前为数不少的中医精英、学科带头人,也同样是着眼于中医发展的形式,忽略了发展中医特色与内涵。这样下去,将不利于中医发展,或者说发展的不是中医,而是另类“中医”,这也是过去近20年来在教育上不重视中医内涵的恶果。

  总之,发展中医的当务之急是人才培养。应重视培养真正的中医人才,培养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中医接班人,也就是邓铁涛教授所称的“铁杆中医”,才能保证中医有真正的发展,才能将中医发扬光大。

作者: 夏 翔:中医的发展要坚持姓“中” 2006-9-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