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宿荣秦,李凤玲,何巍,李宗友,张早华,范为宇: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纵横谈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摘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医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关系到中医药事业兴衰的百年大计。对近50年来中医药人才状况及院校式教育作何评价,现代中医教育到底应当如何发展,是政府和中医药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为此,笔者应用情报学研究方法,收集近期相关的报刊、访谈等信息,对一些名老中医、中医药院校领导......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
    中医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关系到中医药事业兴衰的百年大计。对近50年来中医药人才状况及院校式教育作何评价,现代中医教育到底应当如何发展,是政府和中医药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为此,笔者应用情报学研究方法,收集近期相关的报刊、访谈等信息,对一些名老中医、中医药院校领导和中医教育学家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力求原汁原味地反映各家之言,供有关方面参考。
1  对近50年来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的评价
1.1几种观点及依据
1.1.1  中医教育严重西化  尽管我国有不少中医院校,每年培养成千上万学生,但多年来,中医院校培养真正的中医不多。中医药科研上有成就者很少,名中医更是罕见。其根本原因是中医教育严重西化,传统中医文化与中医技能被轻视、被遗忘、被丢失。中医院校招生时,重外语、轻中文;进校后外语是硬要求,古汉语训练不严格,导致许多学生基本上看不懂中医古籍著作。在课程设置中,中医基本知识没有被放在突出位置,而是被其他的一些课程挤压,中西医课程的比例最先是8:2,其后是7:3或6:4。
l.1.2  “临证为本,寓教学于实践’的理念被封闭  中医院校教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现代教育模式的惯性驱动,而逐渐丧失了在长期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特色和优势,在强调“规格、规范、规模”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模式单一,构成整个高等中医教育不可撼动的核心体系。围绕这个核心体系,教学手段表现为机械、简单的重复,教学过程强制性、超稳态地高速运转,传统中医教育“临证为本,寓教学于实践”的理念被封闭.
1.1.3  没有把优秀的传统教育方法继承发扬下去  过多地沿用西医学教育的模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造成理论、临床不能有机结合,学生的中医临证少等问题;学生抛弃望、闻、问、切,缺乏中医思维,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已不再是中医了。
1.1.4  现行的中医教学已失去了中医的真谛  可以说,几十年来,没培养出真正的中医来,没有培养出能用中医思维方法看病的中医;如果继续按此教育模式培养中医人才,不出20年,中医就会消亡;院校制教学不适于承继中医传统,反而培养出了中医的“掘墓人。
1.1.5  教育层次越高,离中医的特色越远  中医研究生教育,首先是出现了所谓“硕士不硕”、“博士不博”的现象,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在入校后,围绕其研究方向开设课程,依照其论文选题阅览数据,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外语、计算机、统计学为重点的基础及专业课学习之后,就进入了选题、实验、做论文的程序,虽然部分经过短暂的临床实习,也多以西医为主,中医的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成了点缀.基础或临床研究生的论文也多以实验性选题为主,这既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时髦,且由于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也往往是对某方治疗某病的机理进行浅尝辄止的探讨,实验的低层次重复、数据的随意改动、结论的苍白无力,使其成为一种无效的验证性研究,同样走在中医科研的误区中,对于中医的深刻内涵则不了了之。
    其次则是中医研究生教育的“中不中,西不西”。从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中医理论的充实已经成为次要,如何运用西医学的理论来验证中医理论是否正确、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中药有无疗效,成为研究生及其导师的学与导的目标,将中医这些不争的事实,在与中医证候风马牛不相及的所谓模型上,利用西医学研究领域一些已经过时或落后的生化指标,进行中药作用机理或者病证本质的研究,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歧途,而正是这些被移植的时髦语言,被一些人奉为高科技而津津乐道。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就这样慢慢地被蚕食了,其被取代的命运也为时不远了。
1.2  不同看法及依据
1.2.1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的创建是中医教育的一大进步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的创建,使延续了千百年的中医教育从以传统的师承教育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院校规模教育为主的新格局,初步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这无疑是中医教育的一大进步。
L 2.2  仍应坚持“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  西医学在人类诊疗活动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所占有的地位不可忽视。所以,高等中医药院校从办学起,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现在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对中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中仍有“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建国以后几十年的经验证明,作为一名中医专业人才,学习中西医两套技能是非常实用的;作为一所中医医院,有中西医两套技术和相应的设备,也是必要的。因为两套医学各有长短,彼此能取长补短,将医疗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得更快、更好.高等中医院校始终强调学生以中医为重,要掌握中医学理论、中医学思维,掌握一定的中医临床诊治技能。但不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被认为就是能用三个指头看病的中医师”。
1.2.3  以学院式教育为主,为社会提供“粗加工”的中医大学生  中医特色,实际上就是指中医的特殊性,表现为基于辨证施治的很多个体化治疗方法,即人们俗称的“绝招儿”。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医教育基本是师承教育,即使有少数采取学院教育,实质上也是以师承为主.这种师承教育,就是针对中医的特殊性进行教育。而从1956年以后,我国广泛开始了以现代中医药高等院校为主的教育。这种学院式教育,是讲授医学包括中医的普遍性。即将所有共性、规律性的知识总结出来,教授给学生。所以,在学院式教育中,学生难以学到中医的特殊性。近年来,人们在关注中医特色的同时,自然会反思学院式教育对中医的特殊性传承影响。
    因此,很多中医药高等院校、中医院等中医机构又开始重视且以不同方式针对中医的特殊性开展中医教育工作。这就是我国中医教育的螺旋式发展过程。通观这一过程,不难看出,人们对中医教育是与非的争论,反映出一个总体问题:即以普遍性为主,还是以特殊性为主,这是中医教育的关键矛盾。现在,人们对中医高等教育的质疑,就集中在中医知识的普遍性较多、特殊性缺少问题上。主张中医药高等院校应以学院式教育为主,为社会提供“粗加工”的中医大学生。他们毕业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具体情况选择,如果有志将来成为名中医,可以进一步研修学习、跟师深造。
2  现存的问题与分析
2.1  中医教育“近代模式”的缺陷
    回顾近代以来中医教育发展历程和理论架构的形成过程,对中医学最具深远影响的当推中医教育的改变,许多其他方面的改变莫不以此为根源。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在中医教育中,出现了受西医教育模式影响而形成的中医基础学科体系以及相应的教科书体系,中国的现代学科体制逐步形成。这个过程的核心是以“科学”的方法建立起一个以西医模式为参照系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简称为“近代模式”,即“西学范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近代模式”被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完全继承和沿袭了下来。对中医教育和中医学发展的主要影响是,由于在价值取向上主要以西医学作为衡量和评判标准,因此,在对中医理论原有体系的内容取舍和理论解释方面存在着不合理性;不仅未能充分体现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而且割裂了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使中医学博大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按照西医学的概念、体系简单化、公式化。
    中医教育在大量安排西医学课程的同时,中医基础理论中掺杂的基于西医学的牵强附会的诠释内容也越来越多.中医科研全面采用西医的思路、方法和价值标准。实验研究、动物模型、还原分析、客观标准、定量数据成为中医科研的几乎全部内容,课题的设计、立项、鉴定、评级,完全采用西医的标准与规范。中医临床以辨证分型为特色而纳入西医病名之下,使其变成辅助疗法;中药研究通过植物化学研究提取有效成分的思路成为主流,中药药性的丰富内涵被“据效而用”的线性思维所代替,中药用药思维的源头被截断。这种教育模式的一元化也是近代以来中医学特色淡化、诸多优势逐渐消失、中医各科独特的学术流派逐渐湮没的重要原因。    
2.2  中医教育与临床脱节,必将枯其源、断其流
    院校教育侧重系统理论学习,缺乏临床实战经验,尤其“文革”后的中医院校,5年的在校学习,青睐的是西医基础;7年的研究生培养,重点在实验室研究论文;9年的深造热衷于在实验室论证中医某方某法是否有效.国家花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培养出来的中医后继者,却在临诊实践中不能辨证施治,缺乏用中医理论指导用药的能力,不知道中医名家的一招一术所蕴涵的理论医道之所在,搞不清从实验室论证的方药是该用于病还是用于证。
2.3  课程体系重复繁琐
    西医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是照搬前苏联的基础、临床和实习三段教学模式而设立的,至今没有大的改观。而中医学的课程体系,仍旧是仿照西医学的教学模式设立的,基础理论课与临床理论课的脱节现象与重复现象共存;几经波折而勉强维持下来的中西医课时6:4的比例,出现了面面俱到、不能突出重点、不能保持中医特色的弊端。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现有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多以横向知识为主,这种对系统知识的横向分段,不利于学生前后贯穿。而且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长时期的重新组合,不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同时,由于知识的横向分段,使低年级教学内容要涉及到高年级教学内容,而高年级教学内容又要重复低年级教学的内容,从而使课程内容重复严重,浪费时间;另外,还由于交叉重复而引起授课时的相互推诿造成遗漏。其次,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的设置偏多,除选修课外,中医、中药、针推、中西医结合等专业36—40门不等,课程门数过多,学生考试负担过重,不利于开设其它现代科学等相关课程及选修课,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4  教学內容和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现行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突出了“课堂、教师、教材”的中心地位,学生的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听说教、啃书本、背概念,通过机械地记忆,去消化前人于临证实践中总结归纳的经验,而中医学理论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征,恰恰是这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所难以逾越的障碍。按照前、后期界限分明的阶段划分,学生在校学完全部基础理论、专业理论课程之后,才进入系统的临床实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临证仅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对前期教学效果的检测。加之后期临床教学分散在各个实习基地进行,受到师资、教学管理等非控因素制约,临床教学要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保持前后一致相当困难,这就极大地削弱了临证在整个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学意义和作用。势必对教育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2.5  影响到中医院校教育发展的因素已经远远超出了学校可控的范围
    要搞好中医院校教育,应该澄清几个认识。其一,规模和效益的问题。衡量单位业绩往往从这两个方面看,但中医有疗效,却不一定有效益,而有效益的单位学术也不一定上得去。关键是怎样找到一个平衡点,给中医单位以正确评价,扶持其发展.其二,中医和西医的问题。过去中西医结合被认为是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实际上只不过是另外一种非中非西的新的模式。其三,继承和创新问题。首先应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没有继承讲创新,教育就会走向歧途。
  现代社会中的中医医院已经远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医诊所所能比较,其所拥有的急诊抢救、病房中仪器设备、检查手段大多与西医有关,所以,对中医院校学生的就业要求与传统意义上的“纯中医”就有很大差别,要求其不仅掌握中医,而且要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否则,就面临着被社会淘汰的危险。纯中医的人才能否找到接收单位、能否胜任病房的工作、能否保证对一些急症处理不出医疗事故,即使是开个体诊所的话,这样的纯中医在工作1年后能否通过医师资格考试,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目前,中医院建设参照西医院,病名诊断、医疗规范、医事纠纷、医疗事故鉴定都按照西医的规则,职称、论文、临床能力考评都涉及到西医水平,这些同中医立法、国家政策有关,也同社会发展有关。高等中医院校不希望毕业的学生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其实,这不仅仅是现代中医教育的问题,更涉及中医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多方面问题。
3建议
3.1  保存一点“中医的基因”
    正如京剧演员无须学习外语和数理化一样,应允许一半中医药院校以纯中医药院校方式存在。
3.2把学习的立足点放在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之上 
   中医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中西医的相互学习是必要的,但要把学习的立足点放在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之上,而不是拿现代西医来取舍中医,拿西医的坐标来衡量中医。
3.3  临证是提高理论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中医学的发展始终沿着以临证经验为思维原点,以疗效为判断依据的认识论轨迹,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构成以阴阳五行和脏腑学说为基本框架、具有鲜明实践特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临证在赋予中医学科高度实践性的同时,也造就了中医学理论很强的流动性、变量性和模糊性的特征,中医八纲、卫、气、营、血等基本概念,既是对临证经验的概括但又并不具备纯抽象的性质。它着眼于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外部特征,强调名实相符与对应,在理论建构的方法上,以思辨的综合推演取代科学的分析论证,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这就使得中医理论的传授难免因无类比附、言而无据而失之于抽象宽泛、枯燥无味。中医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临证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将课堂与临床合二为一,理论学习与临证实践融为一体,教学的展开并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固定、规范和内容上的系统、完整,学生在每天随师侍诊过程中将中医典籍中的经文含义、方药用途以及老师辨证论治的点滴经验,同实际相印证,逐步完成对中医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和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化。这种形式和内容看似随意,教学与医疗并无明确界定的人才培养方式,实际上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在生动、直观的临证过程中还原为具体感知,从而强化了理论教学的效果,最终达到“以实用为贵,以涉虚为戒”的教学目标。
3。4  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
    学习中医的门径有二。一种是从源到流。以四部经典著作奠基,系统学习《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学及温病学,然后再下溯历代医著。这种方法能打下较好的理论根基,弄清水源木本,有充足的“后劲”。但在初学阶段会感到枯燥、茫然,难以领悟其中意义,应联系实际消化吸收。另一种是从流到源。就是把后世浅近实用的读物,如《汤头歌诀》、《药性赋》、《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加以背诵记忆,同时阅读《温热经纬》、《温病条辨》、《医宗金鉴》、《医学心悟》、《医方集解》等书,进入临床时还要选读2—3家医案。这种培养途径,容易与临床接近。但理论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才能加深功底,否则缺乏后劲。重视经典、从源到流,应成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主要培养模式;注重实用,从流到源,可作为中等中医药教育、留学生教育及中医普及教育的主要模式。
3.5  学历教育与师徒传授有机结合
    中医教育经历了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院校式教育是工业化模式,已成为现代中医的主体教育体系,使中医学主动融入到了大教育、大卫生的体系之中,培养了大批中医药的医、教、研人才,其编列课程比较周密、规范,为学生系统学习理论、拓展知识面、形成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但还要看到,办中医院校教育缺少经验,院校教育确实走过/一段弯路,许多东西照搬西医模式,后来又提倡中学西,相关课程安排较多。这些都削弱了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教育.研究生教育也存在类似问题。
    中医研究生同西医学生一样,学习期间在实验室做实验,因为过去有一段时间研究生论文要求的就是实验研究.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制的区别并非问题的本质所在。关键问题是要建立符合中医学习规律的教学秩序和模式。院校制与师承制都有优缺点,师承制传统讲究跟师临证学习,强调经验积累和个人悟性。完全可以与院校教育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倡导导师式的跟师形式,博学广拜,融会贯通,因人施教,非真毋授,以促进学术创新。曾有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医师中,那些既经过了院校教育又有师承的人是业务水平最为突出的群体。

作者: 宿荣秦,李凤玲,何巍,李宗友,张早华,范为宇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