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刘永衡:谈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体会

来源:环球中医药
摘要: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防治肿瘤应采取多学科、多途径、多方法的综合治疗。由于恶性肿瘤病因错综复杂,目前已知的大多数肿瘤的病因仅仅是相关因素,给治疗带来了较大难度。而且恶性肿瘤基于它的生物学特性,极易复发和转移及浸润生长的恶性行为,也给人们带来了悲观恐惧的心理状态。有人形容癌症的严重性时说谈虎惊心、谈......

点击显示 收起

  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防治肿瘤应采取多学科、多途径、多方法的综合治疗。由于恶性肿瘤病因错综复杂,目前已知的大多数肿瘤的病因仅仅是相关因素,给治疗带来了较大难度。而且恶性肿瘤基于它的生物学特性,极易复发和转移及浸润生长的恶性行为,也给人们带来了悲观恐惧的心理状态。有人形容癌症的严重性时说“谈虎惊心、谈癌色变”,可见恶性肿瘤危害性之大。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癌症难治并不等于不能治,有相当多的癌症患者经过合理的、积极的综合治疗后长期存活,有的可以重返工作岗位正常工作和生活。

  在与肿瘤对抗的早期,人们误认为癌症是局部病变,只要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就可治愈。但实践证明,即便切除局部肿瘤,在其他部位还会出现转移或局部复发。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现在已认识到癌症是全身病的局部表现,癌变开始启动时,首先机体内环境就会发生改变,逐渐影响机体脏腑功能,气血变化等出现证候群。因此,在治疗上既要治疗局部,又要调整因癌瘤的发生、发展造成的棚体内环境失调。目前手术、放射、化学、免疫治疗是肿瘤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这些治疗或轻或重的给患者带来损伤,在治病同时也会给病人带来治疗中的痛苦,特别是对中晚期癌症病人。而中医药治疗对于中晚期癌症患者,在配合现代治疗方法中具有增效减毒,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下面就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谈一下心得和体会。

  中医治疗肿瘤由来已久,几千年以来,我们的祖先采用中草药治疗痈、疽、恶疮、无名疮毒、瘾瘕、积聚等,其中也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恶性肿瘤之类疾病。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与其他疾病的治法一样,从整体出发,治病求本、审证求因、综合分析,提出理法方药。并不是将抗癌中草药堆在一起就能治病抗癌,更不是几味补气药或补血药、清热药或解毒药就能保证癌瘤不复发、不转移。正确的辨证和准确的选药是取得疗效的条件。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中医药的抗癌作用

  中医药治疗肿瘤有着悠久的历史,提出了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等治则治法。近些年来,我国在抗肿瘤药物筛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有效的工作,发现了不少抗肿瘤中成药及单味药。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为例,研制的西黄解毒胶囊、征癌片、消瘤丸等均在临床实践中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化瘾回生丹、鳖甲煎丸及片仔癀等均是用来治疗疔、疽、恶疮、无名疮毒,当然也包括现代医学的恶性肿瘤之类。这些传统中成药已被肿瘤患者长期接受使用并取得一定效果。有些药沿用几百年,经久不衰,实践证明了中药效果的确切性,中药及中成药给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

  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中草药的研究采取了现代化的手段,发现了中药中有效抗癌成分及有效组分,并完成了一部分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如人参皂甙、三七皂甙、仙灵多糖、黄芪多糖及云芝多糖、猪苓多糖等可以增强和激活免疫系统功能,发挥机体自身抗癌作用。中药山慈菇是秋水仙碱的原型药。长春花碱、长春新碱及喜树碱、羟基喜树碱、三尖杉酯碱、半枝莲生物碱等均是从中药长春花(叶)及喜树果(叶)、三尖杉、半枝莲中提炼出的生物碱类。临床上应用这些含有抗癌成分的中药,治疗肿瘸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疗效,从而进一步证实中药具有抗癌的作用。中药提取物长期应用临床并取得较好效果的有:(1)靛玉红:是中药青黛中提取出来的,原系当归芦荟丸组成药物之一,经临床应用,发现青黛中靛玉红抗癌活性显著。靛玉红的研究成功,给那些不能耐受或不适于化疗的病人提供了有效药物。后来又从靛玉红中提出一种疗效更佳、毒性更低的成分:异靛甲。研究证实:靛玉红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肿瘤细胞DNA合成,主要是是通过抑制蛋白激酶(包括CDK、Src激酶等)发挥作用的。(2)马蔺子甲素:天津医药研究所从中药马蔺子中提取出马蔺子甲素,研究证实对肝癌、肝癌腹水、宫颈癌有显著疗效。并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具有良好增效作用。近期研究发现其对于逆转肿瘤多药抗药性(MDR)亦能起到一定作用。(3)冬凌草甲素:原系民间用来治疗食管炎、咽喉炎、食管癌的冬凌草,经从同科属植物中提取出二萜化合物即冬凌草甲素、冬凌草乙素,对动物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用于食管癌有一定疗效。现已制成冬凌草片,用于临床,有一定疗效。其抗肿瘤机理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在临床实践中,近年来我们着重观察和治疗了一些中药及中药配合化疗或放疗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如胃癌、食道癌、肠癌及肝癌患者等,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根据肿瘤发展情况、浸及范围及机体状况采取了攻补兼施和防治并用的方法。如患者正气尚好、邪毒旺盛则以攻为主,常选用穿山甲、三棱、土鳖虫、全蝎、蜈蚣、鼠妇、苏木、白花蛇舌草、守宫、桃仁、红花以活血破淤、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特别肿瘤中期血粘度增高,应用以上药物可起效迅速,缓解症状,稳定瘸情。如病处于正邪相争、正气欲衰、邪气留滞情况下,常在辨证方药中选用太子参、生首乌、生黄芪、藤梨根、虎杖、白屈菜、红藤、水红花子、金荞麦、香茶菜、冬凌草、乌骨藤等具有扶正抗癌中草药,以上药物,药性缓和,疗效肯定,毒性极低。实践证明: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特别对那些失去手术及放、化疗机会或经以上治疗又复发的患者,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稳定瘤体,带瘤生存。中医药治疗相较于放化疗,对于晚期肿瘤患者而言无疑是一种安全有效而无治疗上痛苦的一种手段。

  2  中医药配合放、化疗增效减毒

  食及腹泻等,有的放、化疗中引起口干、咽燥、脱发、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给病人带来治疗中的痛苦,使不少患者产生了恐惧心理。中医采用传统医学的优势,针对放疗出现的热毒反应和毒邪内菹表现的证候群,选用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治则,可以减轻或消除放疗中毒副反应。多年来,我们常以竹叶石膏汤加味或清燥救肺汤加味或五味消毒饮合玉女煎加味,均收到了药到病减或药到病消的疗效。中药对放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骨髓功能均有良好保护作用。笔者曾观察Ⅲ期胃癌(术后)化疗配合健脾益肾冲剂治疗,长期随访303例,其中5年生存率57.73%,而未配合此冲剂同期胃癌单用化疗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40%。说明中药在配合放化疗治疗方面有一定作用。在研究中医药增效放、化疗作用方面,我国中医药学者作了大量的探索,如参芪扶正液、扶正女贞素、扶正抗癌饮、活血益气汤、益气健脾汤等等,均显示了中药制剂有良好的减毒增效、提高机体应激性,增强免疫功能及减轻消化道损伤的作用。

  我们在采用中药观察放、化疗解毒作用研究方面进行了多种的尝试。如针对乳腺癌、鼻咽癌、食管癌等放疗中的皮肤反应,由于热毒灼伤出现的红、肿、热、痛严重时的溃破起疮等,选用加味二黄煎,用黄连、黄柏、虎杖、白藓皮等煎水冷湿敷,可以防止或减轻放射造成的皮肤溃烂。对于临床经久不愈的放射损伤中药外治法收效甚快。对于因放疗引起的顽固性放射性肺炎,中药治以清肺润燥、化痰止咳,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加味:应用如赤芍、丹参、桃仁、地龙、五味子、白藓皮、紫草根、白果等,服药后起效快者3天症状好转,一般服药2周症状缓解。中药对于放射性肺炎、膀胱炎、直肠炎等有较好疗效,较现代医药治疗起效快,且无副作用。通过临床实践观察,我们发现中药对于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保护骨髓、降低消化道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均具有较好疗效。如针对骨髓抑制和血相下降,选用补肾健脾中药如破故纸、仙灵脾、枸杞子、女贞子、鹿茸等补肾生髓,使髓足血长;选用健脾益气药如党参、白术、薏仁米、甘草等,使脾气健运,能生精化血。益气生血药黄芪、首乌、鸡血藤、当归、黄精等亦有良好的生血作用。放、化疗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时,使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中药如橘皮竹茹汤、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可以降低消化道反应。还有不少中药可以提高机体应激能力,减轻化疗、放疗毒副作用:如黄精、黄芪、鸡血藤、地龙、五味子、何首乌、生薏仁、仙茅、仙灵脾、天冬、天花粉、石斛、石苇等;中成药如扶正解毒冲剂、健脾益肾冲剂、贞芪冲剂、扶正抗癌饮、益髓胶囊等应用于临床,均收到良好的减毒增效效果。

  3  中医药可以提高免疫功能,防止或降低肿瘤转移和复发

  愈来愈多的国内外资料证明:免疫功能缺陷或降低有利于肿瘤复发或转移,同时癌症形成后病人的免疫功能会进一步受到抑制,这种免疫抑制现象在晚期癌症病人和经过多次化疗或放疗的病人尤为明显。癌症病人的免疫功能的好坏与预后息息相关。因此,提高和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可能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益处,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化疗或放疗的疗效。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反应调节剂(BRM)这个词已被广泛接受,其意义是通过生物制剂来激发或替代机体的抗病力,在中医药研究中发现了扶正中药具有生物反应调节剂的相同效应,可以加强或保护机体的有效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就中医来说:很多中药如补气药和助阳药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激活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吞噬功能,研究较深入的中药有:黄芪、猪苓、老山云芝、人参、五味子、女贞子、附子、故纸、枸杞子、肉苁蓉、仙灵脾、锁阳、冬虫草、牛冀、山萸肉、茯苓、香菇、银耳、金荞麦、马蔺子、海带、商陆、山药、石苇等。关于扶正中药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尚不充分了解,现认为其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3.1对抑制T细胞(Ts)活性的抑制作用

  癌症病人的抑制性T细胞(Ts)的活性很强。Ts细胞对一定剂量的射线和胸腺素敏感,而中药黄芪、女贞子也能抑制或消除Ts细胞的活性。黄芪、女贞子增强效应T细胞的功能,至少是部分的通过控制抑制Ts活性而实现的。同时黄芪多糖和人参皂甙等组成的中药对T细胞亚型中T8的抑制作用说明了这一点。已有学者发现了能选择性地作用于免疫应答不同阶段的一系列中药中药及其成分,这些中药及成分可以选择性对抑制T细胞(Ts)活性的起到抑制作用。对抑制免疫功能的细胞活性控制后,机体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才能释放淋巴因子及抗癌活性物质等。

  3.2激活巨噬细胞的活性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采用黄芪、党参、故纸、枸杞子、菟丝子、白术等治疗消化道肿瘤,用药前病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为(38.27±2.13),经过治疗两个月后结果为(48.55±2.0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差异(P<0.05),如NK细胞活性治疗前为85%,经治疗两个月后上升为95%,上升率为l0%。同时对淋巴细胞转化率、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吞噬活性也有增强效应。证明中药具有激发人体免疫能力,提高或促进杀伤癌细胞的活性,对防止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起了积极作用。

  3.3中药具有促进或诱导机体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

  中药具有促进或诱导机体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例如黄芪有效成分F3在体外与IL.2诱导LAK细胞方面有协同作用。中药女贞子可促进癌症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吞噬细胞功能,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IL-2,以诱导机体产生更多的有功能的、识别性强的LAK细胞,有力杀伤癌细胞。

  此外,中药还可能通过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影响细胞离子通道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等作用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中医药适应证较广,采用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法则来治疗肿瘤及其放化疗并发症,一方面可以改善症状,抑制肿瘤,稳定病情;一方面可以达到放、化疗减毒增效的作用。此外,中医药治疗还可以增强体质,扶持正气,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扩散。临床所见,有不少晚期癌症患者,在无望之际,采用中医中药,调理脾肾、补益气血,配合饮食、气功等治疗,改善了其生活质量,提高了其远期生存率。

    我们在中医药治疗肿瘤方面的体会是:中药治癌副作用少,更适用于晚期癌症患者(尤其是手术后及放、化疗后)的治疗;中药治癌,祛邪不伤正、扶正不助邪,对于体质差的病人,中药所取得的疗效比较理想,可使病人带瘤长期生存。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