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治疗近况

来源:《中医药导报》
摘要:女性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临床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在引起慢性盆腔疼痛诸多因素中以慢性盆腔炎占首位。现将慢性盆腔炎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目前中医界认为该病属中医“妇人腹痛”、“瘕”、“月经不调”、“不孕症”、“带下病”等范畴。...

点击显示 收起

    女性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临床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在引起慢性盆腔疼痛诸多因素中以慢性盆腔炎占首位。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法率高的特点。进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有上升的趋势,是当前困扰广大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社会问题,也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难题。现将慢性盆腔炎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目前中医界认为该病属中医妇人腹痛月经不调”、“不孕症”、“带下病”等范畴。其主要病因病机是湿热邪毒乘虚入侵,与气血互结,云集胞脉、胞络,气血瘀滞,或肝经积郁,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久则内结成癓。刘祖如认为湿、热、瘀为慢性盆腔炎常见病因。湿、热、瘀常互结为病。从发病原因来看,经期、产后、流产后调摄不当,房事不节或体虚感染外邪,湿热蕴结于胞宫、胞脉或胞络甚则酿成热毒,日久则邪与血结、阻碍气机以致气滞血瘀,发生输卵管阻塞、盆腔积液粘连、包块等症。尤昭玲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者,为正气不足,肝肾亏损;标实者,为痰、热、寒湿之邪蓄积胞中,引起血运行不畅,胞络受阻,不通则痛,一般以瘀为主因,寒、湿热次之,但肝郁更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

2临床研究

21  内服药

211专方研究刘锋采用清盆汤(土茯苓30 g茯苓当归川芍陈皮  白芷  防风甘草各10 g大黄木通各5 g金银花败酱草各20 g)治疗本病120例,治愈显效率为983%。陈玉伟用加减丹栀逍遥散(柴胡10 g当归12 g赤芍20 g茯苓10 g白术10 g丹皮12 g栀子12 g败酱草20 g红藤15 g蒲公英20 g忍冬藤20 g莪术15 g香附10 g白花蛇舌草20 g甘草5 g)治疗60例,总有效率为967%,并与单用西药抗生素组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杨红丽采用逍遥清带汤(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茜草乌贼骨龙骨牡蛎各20g柴胡贯众各10 g山药狗脊败酱草各30 g甘草6 g)治疗患者81例,与妇科千金片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刘英采用化瘀消炎汤(桃仁10 g红藤20 g鬼针草10 g败酱草10 g乌药5 g三棱10 g川楝子10 g延胡索5 g川芎10 g蒲公英15 g)治疗72例患者,愈显率为7222%,明显高于用口服西药抗生素治疗的对照组的愈显率40%。郭彩虹等用自拟盆腔炎汤(丹参15 g赤芍12 g桃仁9 g莪术3 g延胡索9 g当归12 g败酱草15 g金银花各9 g连翘12 g续断15 g桑寄生15 g香附9 g穿山甲9 g)显效率为82%,高于西药对照组的显效率64%。

212辨证治疗辨证分型有利于在疾病的某一阶段把握病变的重心,进行相应的治疗。从目前的相关资料看,慢性盆腔炎的辨证分型为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瘀证。王莉娜文献研究统计表明:慢性盆腔炎以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肝郁脾虚、肝肾不足和寒湿凝滞5个证型报道最多,基本反映了慢性盆腔炎临床上的病理表现以气、血、瘀、寒、热为主,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的特点。孙英杰将3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3型:(1)寒凝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2)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理脾,行气止痛,方用完带汤加减;(3)肝胆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活络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疗效较好,总有效率94%。石富娟将本病分为湿热内阻、气滞血瘀、脾肾亏虚、肝肾不足4型进行辨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注重养身保健,调畅情志。

22外治法

221  中药灌肠  主要依赖于药物透过黏膜吸收,不经肝脏首过作用,从而避免了胃液和多种消化酶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破坏而减弱药力之弊端。有报道称直肠给药较口服吸收快,利用率高达100%。赵秀清等观察中药灌肠液直肠保留时间对慢性盆腔炎疗效的影响,结果发现药液在直肠内保留4—6 h疗效最佳。许佩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以左侧卧位,不抬高臀部,取掉一次性输液器橡胶管以下部分,将输液器前端插入肛门25—30 cm灌药;对照组以左侧卧位,抬高臀部10 cm,用合适的肛管插入10—15 cm,注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插管时感觉比较,对照组有15例感觉插管时肛门疼痛,17例诉灌肠时有便意,需做深呼吸配合治疗;实验组无1例有不适主诉。冯幕芬采用大红藤败酱草鱼腥草蒲公英土茯苓地肤子蛇床子半枝莲半边莲  白花蛇舌草鸭跖草鸡血藤白毛藤各15 g赤芍黄柏苦参各10 g  黄连5 g。水煎浓缩至200 ml,保留100 ml用于灌肠,另100 ml用于冲洗阴道,10 d1疗程,月经来潮前5 d停止冲洗阴道,观察治疗3个疗程,对205例患者进行观察,收效较佳,痊愈95例,好转10例。

222直肠滴注是由保留灌肠法发展而来的。直肠滴注法给药速度慢,对肛门、直肠等局部组织的刺激和冲击力小。并且减少了因时间短注药大而导致药液易于滋出肛门的弊端,使药液与直肠黏膜充分接触,更加易于吸收,患者易于接受,特别适用于体质较差者。秦永河用当归10 g桃仁12 g赤芍10 g桂枝6g香附lOg丹参15 g延胡索lOg金银花15g地丁30 g鳖甲15 g三棱10 g莪术10 g甘草6 g,将上药浓煎至150 ml,温度降到39-40℃时将药液过滤并装至消毒输液瓶内。用去掉针头的输液器连接输液瓶与导尿管,并在导尿管上涂适量的液体石蜡或甘油以做润滑之用。嘱患者治疗前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将导尿管插入肛门1030 cm,滴速为3040滴/min1次/d10 d1疗程(月经期停药),共治疗23个疗程。治疗100例,显效57例,有效39例,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口服中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

223  盆腔置管灌注  此种用药途径可以使盆腔炎炎性组织直接浸于药液中,可使增生的纤维组织软化、溶解,炎症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李励韫等在患者月经结束后予生理盐水250 ml、鱼腥草注射液(昆明宇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0 ml盆腔置管灌注。穿刺操作方法:术前排空膀胱,取仰卧位,选择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常规消毒皮肤并铺无菌孔巾,以05%利多卡因5 ml局部麻醉,用硬膜外麻醉穿刺针,刺入皮肤,嘱患者鼓腹,垂直进针入腹腔后拔出针芯,调节针口朝向盆腔,将硬膜外导管经过穿刺针插入盆腔2025 cm抽出针套,回抽导管保留于盆腔约10 cm,宽胶布固定导管于腹壁,末端接一7号针头供滴注药液。滴药间隔期导管远端以肝素帽封闭,下次备用。盆腔置管灌注药物每日1次,连续7 d1疗程。用该方法治疗患者40例,总有效率975%,明显优于鱼腥草注射液灌肠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25%。

224针灸治疗利用刺激体表穴位,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治疗疾病。李和等将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取穴:关元、中极、水道、归来、三阴交、次髂,加辨证配穴),对照组用常规药物。结果在治愈率、治疗疗程、复发率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225穴位封闭李秋莲等封闭前嘱患者排空小便,平卧位,常规消毒皮肤,取一侧子宫穴(中极穴向左右旁开3寸处(双穴)即耻骨联合上3寸,正中线左右旁开3),用657号针头和2030 111l注射器,对准穴位进针皮下至前筋膜下,回抽无出血后再注人稀释好的封闭药物(鱼腥草针20ml+2%利多卡因针25 m1),拔针后按压片刻。月经第1 d开始,长者5-7 d,短者3—5 d1周期。1 d1次,左右两穴交替注射。用此方法对500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76%。

226穴位注射郭国田等采用穴位注射疗法,选中极、三阴交为主,配地机、次骼(两穴交替使用),患者取仰卧位,垂直刺入穴位115寸,有酸麻胀痛感、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射药物(当归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交替使用)2 ml/穴,术后休息30 min1 0:/d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821%,明显优于对照组。

227  中药熏蒸利用皮肤渗透力促进患处炎性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疗效。黎素琼等在中西药静脉滴注,中药口服的基础上运用中药熏蒸,即用蒲公英、红花、赤芍、败酱草、当归、党参、丹参、川乌、草乌、甘草、杜仲、木瓜、防风、秦芜、乳香、没药,置于K2000A标准型中药熏蒸汽控治疗器的高压锅中水煎20 min,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熏蒸部位,利用其产生的蒸汽熏蒸下腹部,熏蒸温度为(50±2)℃,每次40min,每日1次,连续熏蒸30—60 d,治疗患者60例,总有效率达95%,明显优于对照组。

228中药局部外敷法  曲如玫等运用柴胡、桃仁、红花、枳壳、丹参、败酱草、鸡血藤、透骨草、水蛭、昆布、大黄、木香各适量,加酒蒸热,每日于小腹部外敷2次。每次30 min。每剂药可用4次,10 d1疗程。腹痛甚者加金铃子散、乳香、没药等,经期停用。附件增厚可触及包块者加三棱、莪术等药以祛瘀生新。治疗2—3个疗程,268例中显效237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66%。

3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多发病,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纤维素渗出,纤维组织增生,盆腔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粘连过硬,西药抗菌局部难吸收,疗效不佳,副作用大,长期使用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和耐药性,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在坚持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采用全身和局部用药结合,多途径给药,多方法治疗,能使药物直接或接近作用于病变部位,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具有显著的优势。虽然现有的文献报道多为临床研究,但缺乏规范的临床治疗方法,今后的研究应多探讨临床的规范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 徐莹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