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升陷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2例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心脏血管功能紊乱所产生的综合征。并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的表现,如头痛、失眠、焦虑、紧张、多汗等。2年来我们以升陷汤加减治疗本病3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62例,均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将......

点击显示 收起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心脏血管功能紊乱所产生的综合征。临床上具有典型的心血管症状,如心悸、气短、心前区疼痛;并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的表现,如头痛、失眠、焦虑、紧张、多汗等;心电图检查大致正常。2年来我们以升陷汤加减治疗本病32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62例,均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在19~55岁之间,平均年龄38岁,病程2个月~3年;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在17~57岁之间,平均年龄40岁,病程2个月~3年。2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标准确诊。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心前区隐痛或不适、全身乏力,或有失眠多梦、自汗盗汗、烦躁焦虑等。中医诊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辨证分型为气虚下陷型,症见心悸、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喜长吸气、胸闷憋气不适、神疲乏力懒言,或头晕眼花、耳鸣、自觉气下坠感,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纳入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标准,进行心电图、心脏8超、心脏X线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并经血清T4、TSH等检查排除内分泌疾病者。排除标准:合并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不能坚持服药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药倍他乐克6.25mg~25mg不等,日服2次;谷维素1Omg、复方丹参片3片,日服3次,服药20d后观察疗效。治疗组采用中药升陷汤加减治疗,处方:生黄芪24g,柴胡12g,升麻10g,桔梗12g,知母12g。加减:气虚重者加太子参;胸痛者加瓜蒌、延胡索、郁金;胸闷明显者加青皮;失眠多梦加茯神、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面红易怒者加牡丹皮、栀子;自汗者加龙骨、牡蛎;嗳气者加佛手、旋覆花;口干者加麦冬、玄参;便溏者加芡实;血瘀者加丹参、降香、红花;阴虚火旺者加生地黄;心阳不振者加桂枝、党参等。每日1剂,分2次温服,10剂为1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2组患者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物。

  2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疗效标准参照朱文锋《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判定疗效。显效:用药后症状消失或频发转为偶发,积分改善>70%;有效:用药后发作频率较前减少,积分改善>50%以上:无效:用药前后积分改善<50%。

  2.2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显效l6例,有效l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g0.6%;对照组30例,显效g例,有效l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2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中医学心悸、心痛、胁痛、郁证、不寐、眩晕、脏躁、百合病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本为气虚,尤以宗气亏虚、气虚下陷为主,兼见虚实夹杂,病位在心,与肝脾肺肾关系密切。宗气亏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不升反而下陷,故见心悸、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喜长吸气、胸闷憋气不适、神疲乏力懒言,或头晕眼花、耳鸣、自觉气下坠感,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当以益气升陷为主。方以升陷汤加减为主。方中重用生黄芪以补益胸中大气;升麻、柴胡善引清阳之气上升,为升阳举陷之要药;配知母之凉润,以制黄芪之温性;配桔梗既可宣开肺气、调畅气机,又可载药上行,以达胸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陷之效。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