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

谌宁生主任医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介绍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摘要:谌宁生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带徒指导老师,从事肝病临床、科研和教学五十余年,在治疗肝病病证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深得病友赞誉。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深感老师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经验独持,屡获效验,现整理介绍如下。1发病机制谌师认为慢性乙型......

点击显示 收起

  谌宁生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带徒指导老师,从事肝病临床、科研和教学五十余年,在治疗肝病病证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深得病友赞誉。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深感老师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经验独持,屡获效验,现整理介绍如下。

  1 发病机制

  谌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多因急性乙肝失治或久治不愈,湿热之邪稽留不去,蕴结日久,损伤肝脾肾三脏,导致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湿热邪恋难除尽,肝郁脾肾气血虚”的邪恋正虚、虚实夹杂的复杂结局。其传变规律,一般是湿热之邪,先伤肝脾,使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而症见肝郁气滞之候;肝气乘脾,脾失健运,而症见肝郁脾虚之候;热伏营血,日久耗阴伤肝。肾,故病见肝肾阴虚之症;病久气血运行障碍,脉络瘀阻,瘀血内停,蓄积肝脾,故出现两胁痞块、肝掌、蜘蛛痣等气滞血瘀证候。

  2 治疗用药原则

  谌师认为乙肝病毒(湿热夹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免疫功能低下(正气虚弱,脾肾功能受损)是发病的重要病机;肝组织损伤,微循环障碍(肝郁气滞血瘀)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必须将解毒、补虚、化瘀三法相结合,以达到祛邪、扶正、固本的多重疗效。谌师强调慢性乙肝病程较长,往往缠绵难愈,难取捷效,故治疗时,不可操之过急,进行猛攻或大补,而宜和中守方,缓缓图之,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以求全功。

  2.1解毒用以祛邪  湿热夹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因,邪不祛尽,则乙肝病难求痊愈,谌师强调祛邪务尽的原则,清热解毒可作为论治本病的基本祛邪大法,常用药物有:白花蛇舌草、虎杖、夏枯草、鸡骨草、半枝莲、田基黄、板蓝根、山豆根、蒲公英、猫爪草、垂盆草等。  

  2.2补虚即可扶正  正气虚弱,脾肾功能受损,是本病的重要病机。补益脾肾,不仅可以增强正气,提高免疫功能和机体抗病能力,而且有助于乙肝病毒的清除,扶正即可祛邪,故补益脾肾为论治本病的补虚扶正根本大法。常用药物有:生黄芪、党参或人参、白术、淮山药、云茯苓、桑椹子、枸杞子、女贞子、早莲草、菟丝子、仙灵脾、黄精等。

  2.3化瘀而能固本  久病人络、瘀血阻络是肝病发展的必然病理变化。通过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可以改善微循环,减少病变部位的缺血,增加肝脏营养及氧的供应,加速病灶的吸收和修复,改善肝功能,防治肝脏病变复发。常用药物有: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泽兰、鳖甲、地龙、水蛭、田三七等。

  3 辨证分型与论治

  谌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复杂,临床可按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四型辨证论治。

  3.1肝郁气滞型证见:胁肋疼痛明显,伴纳差,腹胀,疲乏,尿黄,便结,或出现黄疸,发热,苔白润或黄腻,脉弦滑或弦数。治宜:疏肝理气,兼清湿热。

  处方:柴胡10g,白芍15g,枳壳6g,香附log,丹参15g,炒麦芽15g,黄柏10g,半枝莲20g,田基黄20g,板蓝根15g,甘草5g。加减:湿盛者,加泽兰、茯苓;热盛者,加龙胆草、虎杖、山栀;气滞腹胀便秘者,加生大黄(后下)、芒硝;胁痛甚者,加川楝、郁金。

  3.2肝郁脾虚型证见:胁痛,乏力,纳差,腹胀,便溏或恶心厌油,舌质淡,苔白薄或白腻,脉弦滑或弦缓。治宜:疏肝理脾,健脾利湿。

  处方:柴胡1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丹参15g,郁金10g,炒麦芽15g,鸡内金10g,蛇舌草15g,生苡仁5g,甘草5g。加减:脾胃虚弱者,加淮山药、莲肉;腹胀甚者,加炒莱菔子、大腹皮;气虚明显者,加生黄芪,重用党参或改加人参。

  3.3肝肾阴虚型证见:肝区隐痛,腰酸腿软,手足心热,夜眠欠宁,烦躁失眠多梦,口干口苦,舌质红或有裂纹,苔薄黄或无苔,脉弦细或细数。治宜:滋养肝肾。

  处方:沙参15g,麦冬10g,生地15g,当归10g,枸杞10g,川楝6g,女贞子log,旱莲草log,淮山药15g,杭白芍15g,甘草6g。加减:胁痛明显者,加玄胡、郁金;大便干结者,加玄参、瓜萎仁;有湿象者,加茵陈、苡仁;有热候者,加山栀、蛇舌草、板蓝根。

  3.4气滞血瘀型  证见:面色晦暗或黧黑,胁肋刺痛或胀痛,两胁肋下痞块(肝或脾脏肿大),齿、鼻衄血,肝掌、蜘蛛痣,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黄,脉弦或涩。治宜:补气养血,活血化瘀。

  处方:党参15g,生黄芪30g,柴胡10g,赤芍15g,当归10g,丹参15g,茵陈15g,郁金10g,丹皮log,茜草log,鳖甲15g(先煎),白茅根20g,甘草6g。加减:瘀甚者,加桃仁、红花、蒲黄、五灵脂;有热象者,加山栀子、生地、蛇舌草、半枝莲;纳差食者,加炒麦芽、鸡内金;腹胀者,加炒莱菔子、大腹皮;尿少者,加车前、泽泻、猪苓。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